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皮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瘘(PAV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PAVF患者治疗方法,均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根据术前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结果选用弹簧圈栓塞或封堵器封堵治疗。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植入弹簧圈3枚,1例植入6枚;3例各用PDA封堵器1枚,2例分别用VSD封堵器1枚;引入血管中位直径6 mm(3.9~63 mm)。术后48 h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随访24~48个月,6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NYHA分级均减轻,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PAV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9mm,平均(5.82±2.09)mm。经股静脉通过6~9F鞘管送入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结果左心室造影8例为膜部瘤型,3例为漏斗型。造影显示单出口6例,多出口5例,缺损口直径3~9mm,平均(6.09±1.58)mm。应用封堵器直径(8~12)mm。10例患者应用1个封堵器完全封堵。1例残余漏有4个漏口,应用2个封堵器后仍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均无主动脉瓣返流。1例术后第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2周后完全恢复。术中X线透视时间8~30min,平均(16.91±4.23)min。术后随访1个月~4年,1例残余分流仍存在。全部患者无血栓栓塞、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封堵器移位,无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疗效可靠,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老年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于我院行房缺封堵术的3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5例老年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继发孔房缺患者作为肺动脉高压组。全部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d、1、3、6和12个月行经胸心动超声图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在透视及经胸心动超声图引导下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闭合房缺。结果所有患者封堵器植入均获成功,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肺动脉高压组与非肺动脉高压组年龄分别为(67±5)岁和(24±9)岁,(P<0.01),心功能分级分别为2.8±0.7和1.7±0.7,(P<0.01),房缺直径分别为(30.5±3.2)mm和(14.2±4.0)mm(P<0.01),封堵器直径分别为(35.3±4.5)mm和(18.2±4.4)mm(P<0.01),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65.2±11.2)mmHg 和(29.5±3.3)mmHg (P<0.01)肺动脉平均压分别为(31.0±4.4)mmHg 和(17.9±1.1)mmHg (P<0.01),封堵后,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为(36.6±11.4)mmHg ,肺动脉平均压为(21.6±4.3)mmHg ,均有明显下降,两者与术前比较P均<0.01,心功能有明显提高(从术前2.8±0.7增加到1.8±0.8,P<0.01)。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老年继发孔房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零边偏心型封堵器治疗16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为IVSD,经胸超声(TTE)大血管短轴观室间隔回声失落,且其分流束位于时钟11点半~1点钟之间,测得VSD距主动脉右冠瓣0~2(平均1.4±1.1)mm,VSD直径为3.5~12mm(平均6.4±4.6)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得VSD为4~14(平均6.5±4.8)mm,均应用国产零边偏心型封堵器(腰部直径6~14mm)。结果16例IVSD患者15例即刻封堵成功,成功率93.8%,2例术后即刻左室造影及超声检查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及房室瓣的反流。1例缺损过大,应用14mm封堵器不成功而放弃封堵治疗。术后1周心电监测无房室传导阻滞,术后1周至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下反流,ECG无传导阻滞等特殊异常表现。结论应用国产零边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IVSD安全、疗效好,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用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例患者经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大面积肺血管栓塞。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肺梗死的症状。采用Straub Rotarex对5例患者进行了经皮机械祛栓,1例使用了辅助局部溶栓。结果所有患者在技术上和临床症状改善上均取得了成功。机械祛栓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从(41.8±7.9)mmHg 降低至(30.7±8.5)mmHg (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 2 )从(56.6±9.3)mmHg 增加至(85.8±5.0)mmHg (P<0.01)。血氧饱和度(SaO 2 )从(79.0±4.3%)升至术后的(92.8±3.5)%(P<0.01)。结论初步经验显示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在急性大面积肺梗死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盘封堵器在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应用效果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入住我院的VSD患者78例,于X线下行经皮VSD封堵术,术后1周内、3个月、1和2年的随访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等检查。结果73例双盘封堵器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3.6%(73/78),封堵器直径为5~16mm,平均(10.3±3.2)mm;73例患者均完成全程随访,随访率100%。术后1周TTE随访,8例有残余分流,3个月时5例有残余分流,1、2年时随访残余分流消失。术后心律失常的随访,1周内偶发的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28例(38.4%),2例(2.72%)于封堵术后3d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泼尼松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4~10d后消失。术后1、2年随访束支传导阻滞8例(10.1%)。结论双盘封堵器治疗VSD安全、有效,但术后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到2010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共16例,经皮穿刺导管引导左侧精索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硬化剂,平均应用泡沫硬化剂5.9 ml(5 ~ 8ml)。术后随访时间1 ~ 24个月,16例患者中,11例1次泡沫硬化剂注射达到满意治疗效果;5例患者接受2次泡沫硬化剂治疗,3例联合弹簧圈栓塞精索静脉,1例同时行右侧精索静脉造影,泡沫硬化剂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治疗效果满意,2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干咳。全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导管引导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三明治法”栓塞治疗巨大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治巨大脾动脉瘤6例,其中真性脾动脉瘤5例,2例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假性脾动脉瘤1例,位于脾动脉中段。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和(或)CTA确诊。治疗方法均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流入动脉和流出动脉,即所谓“三明治法”。术后随访1~9年,依据CT增强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后临床症状评估疗效。结果所有6例脾动脉瘤均通过“三明治法”成功孤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伴发恶性骨肿瘤死亡。其余5例存活患者随访CT检查显示动脉瘤腔封闭良好,未见血管再通,2例患者有小面积扇形脾梗死表现。结论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三明治法”对于巨大脾动脉瘤栓塞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评价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封堵成功,瘘管平均直径(2.17±0.07) mm,平均植入弹簧圈(2.31±0.17)枚;1例因术中突发急性心力衰竭终止手术。29例中1例予1枚弹簧圈未能完全封堵靶血管,加用1枚弹簧圈后封堵成功;1例因血管迂曲导丝不能到位,1个月后再手术时更换指引导管和微导管,即刻封堵成功。16例有胸闷、胸痛临床表现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1、3、6个月随访未见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27例瘘管完全封堵,未完全封堵、复发各1例,遂再行弹簧圈封堵成功。结论 经导管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冠状动脉瘘-肺动脉瘘微创、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联合微弹簧圈经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所致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HF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5例HFP患者,均有会阴部外伤病史。术前均行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超声和髂动脉CTA检查,确诊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体瘘形成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5例患者彩色超声显示阴茎动脉血流呈高流速、低阻抗,CTA表现为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和海绵体瘘形成。所有患者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后4 d内阴茎异常勃起症状消失,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栓塞患者2周后HFP复发,再次微弹簧圈栓塞后无复发。术后随访6~60个月,所有患者勃起功能均恢复至损伤前水平。结论 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性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体瘘形成HFP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