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1):257-258
"睡觉"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困觉觉"是黔江方言词,两词都指睡觉,但在语音、语义、构词法、句法等方面也有差异。本文用语言学的方法对"困觉觉"和"睡觉"两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二者相容性语义特征和区别性语义特征,二者尤为接近。通过对"困觉觉"和"睡觉"使用情况分析,发现"困觉觉"一词主要在小孩这个群体中使用,而睡觉相对很正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吴蓓笺释梦窗词时发明"骚体造境"之法,对词意多加揣度,颇有误读、错解的情况。本文从梦窗词文本出发,论证吴文英是否有意识地使用"骚体造境"之法,若存在则又如何表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2)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有曰:"夫水性虚而论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享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1]文中所提到的"质、情、理"和"文、采、辞"等概念,表达的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两个问题,他辩证地阐述了文艺创作的内容与形式是一个相依相存的统一体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现今研究"如何处理好绘画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同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以视觉审美为特征的绘画艺术,其形式的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8)
<正>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闺怨词"呈现出一种卓然不群的独特韵味。本文拟就这位天才女作家的"闺怨词"创作做一些粗浅的探索。一、李清照"闺怨词"例析细品李清照的"闺怨词"不难发现,它们内容真实健康、感情真挚深笃、格调婉约细腻,时而表现志同道合的同志之好,时而传递铭心刻骨的相思之情,时而抒写柔弱低回的离愁别绪,时而倾吐悱恻缠绵的寂寞孤独。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7)
"中国梦"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复兴梦"和"幸福梦"。高校"中国梦"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应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使青年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Z1)
文笔说大约发生在刘宋之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文笔说代表有范晔、颜延之和刘勰,他们以韵脚来区分而又隐伏着情感因素;第二个阶段的文笔说代表有萧绎,他以情感来区分而又兼顾韵脚和词藻,是第一阶段的自然发展,并使文笔的区分标准更加全面。"文"指押脚韵而有情采的文类,"笔"指不押韵、不言情的文类,"文"和"笔"一般指单篇的文章,不同于子书。文笔说的实质是文体论,其基本要义是文章整体观,文笔区分是文体分类,分类的依据和对象都是文体,不可割裂。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5):184-186
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四大翻译家之一,他的一生以译报国奋斗不止;奈达是广为人知的美国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本文采用分析法,探析马君武的翻译"相等"与奈达之"对等"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一方面,二者都呈现出重视内容和读者反应的特点;另一方面,在背景、理论基础、读者反应重视度以及直译与意义倾向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
美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要丰富人类内心世界,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素描是美术情感表达的基础。中职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也要向高职输送专业人才。所以在中职素描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素描的"理",也要重视素描教学的"情",只有"情"与"理"的交融才是完整的教学。本文简单探讨一下中职素描教育中的"情"和"理"以及"情"与"理"的交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9)
副词"一直"和"一向"都可以表示行为状态在某段时间里持续不变,有时两者可以互换,有时不可以互换。两词的差别既有语义上的,也有形式上的。本文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特点从共时方面系统地分析"一直"和"一向"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