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自制机械祛栓器在动物体内应用的祛栓效能、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杂种犬7只,采用经股静脉插管至一侧肺动脉主干后注入血栓制作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半小时后开始进行祛栓,入路分别采取经右股静脉5只,左股静脉、右侧颈内静脉各1只。记录祛栓时间和抽出血液量;并行血管造影,肺动脉压测定;血气测定;动物在祛栓2h后处死。结果1只犬在祛栓过程中损伤肺动脉引起出血死亡,6只均顺利完成本实验。平均祛栓干预时间为2.4min,收集的血液平均为84ml ;祛栓后中央肺动脉基本通畅;肺动脉压均可降至正常水平;血气也大部恢复正常水平;病理切片显示祛栓后被栓塞中央动脉腔通畅。结论实验初步证实本器械在急性大块肺栓塞的祛栓治疗中是可行的,基本上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作一种适合后续去栓治疗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方法8只杂种犬,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栓,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选择性插入8F动脉长鞘至犬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后注入自体血凝块,造影复查直至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分别在栓塞后2、4、6和8h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部造影复查,观察自体血栓是否稳定,肠系膜上动脉有无自行再通,并经腹部切口探察,取病理活检。结果8只实验犬均成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缺血模型。大体观察及镜下可见随栓塞时间的延长,肠管损伤逐渐加重,组内一致性良好。结论采用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适合后续去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动脉内尿激酶(UK)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犬自体血栓建立选择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24只犬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30min内经导管注入UK10000u/kg)、静脉溶栓组(2h内经静脉滴入UK20000u/kg)及对照组(2h内经静脉滴入生理盐水100ml),每组8只。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PAMP)、血气分析(PaO 2 、PaCO 2 )、凝血指标(PT、APTT)和D-二聚体(D-D)以及肺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溶栓后2h三组PAMP、PaO 2 及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h动脉组与静脉组的PAMP、PaO 2 及D-D值比较无差异(P>0.05)。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组比静脉组能更快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血供。结论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所需的UK剂量小,并能更快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恢复肺组织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建立可随访的冠状动脉微栓塞动物模型。方法10只巴马系小型猪经导管选择性的于前降支(LAD)内注入15×10
4
个微栓塞球(直径45μm),致使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分别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FR)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组织切片染色和超微结构变化观察;及术后1个月再行血管造影及CFR测量等检验。结果冠脉内注射微栓塞球可导致微血管完整性的破坏(CFR<2.0)及左室功能障碍(LVEF<50%)。组织切片NBT和HE染色均证实存在微血管栓塞;透射电镜微梗塞区心肌细胞水肿、纤维化明显;术后动物存活率高(n=10),且可再行经皮血管造影及CFR的测量。结论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可建立创伤小、死亡率低并可长期随访观察的小型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是临床研究冠脉微血管栓塞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对肺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股静脉穿刺插管,导管导丝置于肺动脉内进行血栓捣碎、采用尿激酶冲击溶栓、球囊扩张术和24 h尿激酶持续溶栓,同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5例.3例血氧饱和度达到100%,5例血氧饱和度达93%以上.结论 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治疗肺动脉栓塞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肺动脉栓塞一种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绵羊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模型。方法实验用绵羊10只,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建立股静脉和股动脉导管通路,在C型臂数字减影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入肺动脉,将羊自体血栓注入选择的肺动脉分支,监测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股动脉压力、心率、PaO 2 等指标评估肺栓塞模型的建立。结果基础肺动脉压力(27.3±9.6)mmHg ,股动脉收缩压(126.4±13.7)mmHg ,心率(103±15)次/min,股动脉血PaO 2 (87.7±12.0)mmHg ,n=10;注入血栓剂量(30±5)ml 后60min,肺动脉压力(52±49)mmHg ;股动脉收缩压(100±21)mmHg ;心率(150±26)次/min;股动脉血PaO 2 (62.4±11.1)mmHg ,P均<0.01;肺动脉造影显示选择的肺动脉栓塞成功。结论实验绵羊股静脉、腔静脉系统及右心系统解剖学特征适合于建立导管通路,建立选择性急性肺栓塞模型;建立选择性绵羊急性肺栓塞实验模型可行性、稳定性良好,具有栓塞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的可控制性,影像学特征更适合于急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犬颈总动脉(CCA)末端型囊状动脉瘤(AN)模型,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制作7个CCA末端型动脉瘤,术后7~14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进行动脉瘤模型的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以微弹簧圈(MC)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和病理分析.结果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MC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脉瘤的诊断和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选择性肺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肺转移瘤的可行性和疗效,并通过碘油示踪阐明微小肺转移瘤的肺动脉供血情况。方法实验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4只,建立血源转移性肺癌模型。分为3组,A组(4只)作为对照组,B组(4只)和C组(6只)为实验组。所有兔均在全麻下分离股静脉,采用3F微导管行选择性左肺动脉灌注治疗:A组灌注生理盐水5ml;B组灌注表阿霉素(2mg/kg)和卡铂(15mg/kg);C组灌注卡铂(15mg/kg),同时将超液态碘油1ml和表阿霉素(2mg/kg)混合配成碘油乳剂透视下缓慢注入行化疗性栓塞术。术后3周全麻下处死所有存活实验兔(12只),剖胸取肺组织,用4%甲醛溶液固定,取材后石蜡包埋,分别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比较各组治疗后体积改变。同时,在C组标本中另外取材,冰冻切片下用苏丹Ⅲ染色监测治疗后肿瘤内部碘油沉积情况。结果A组转移瘤平均体积(130.56±9.41)mm
3
较经介入治疗后B组(69.47±10.00)mm
3
、C组(19.73±3.54)mm
3
左肺转移瘤平均体积明显大,而C组左肺转移瘤体积较B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只兔术中死亡,死亡兔肺转移瘤内均见碘油沉积。另外,化疗栓塞后3周C组转移瘤内仍然可见散在碘油沉积,部分碘油已进入肿瘤实质内。结论化疗性栓塞术治疗肺部转移瘤确实可行,有利于控制肺转移瘤。经过碘油脂质染色进一步证实肺动脉参与了转移性肺癌的血供,尤其是参与了早期肺内微小转移结节的供血。随肿瘤结节的不断增大,转移瘤的肺动脉血供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正常肺组织对碘油肺动脉栓塞的反应,在19只兔子耳缘静脉推注碘化油-阿霉素乳剂。定期处死,肺标本钼靶摄片示:注射后即刻碘油沉积在兔肺动脉小分支及肺组织,随着时间推移碘油沉积量逐渐减少,术后5月碘油完全清除。病理学检查示:术后半天内主要为肺组织弥漫性炎症改变伴残留肺泡代偿性过度通气,大量碘油沉积在肺组织内,术后一天起出现明显的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组织细胞浆内有大量碘油颗粒,术后3周至1月炎症吸收,碘油呈灶性沉积在肺组织内,术后2月肺组织结构恢复正常,术后5月磺油完全消失。实验表明:采用碘油乳剂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纯介入机械祛栓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到2008年1月经皮机械碎栓(PMT )或(和)Straub Rotarex系统祛栓治疗急性大面积PE病例6例。结果6例患者的肺动脉主干血流得以再通且临床症状改善。介入术后,患者SaO
2
从术前79.5%±5.3%增加至92.8%±3.4%(P<0.01);PaO
2
从术前从(58.0±9.8)mmHg 增加至(88.7±4.1)mmHg (P<0.01);术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PAP)从(40.8±7.8)mmHg 降至(29.8±8.0)mmHg (P<0.01);Miller指数从术前的0.54±0.03降至术后的0.18±0.07(P<0.01)。在完成临床随访的4例患者中,1~5年内均未有PE复发。结论初步临床经验显示单纯PMT 是治疗急性大面积PE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尤其是针对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总量20万~140万U,低分子肝素应用10~15 d,口服华法林3~6个月.1例因有咯血未用溶栓剂及抗凝.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测定、Miller指数、血氧分压、D-二聚体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100%.肺动脉平均压从(29±3)mmHg下降至(16±8)mmHg,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经导管介入的方法破坏大动物的主动脉瓣,建立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健康山羊8只,侧开胸小切口暴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X线引导下沿加硬导丝送入10 F输送鞘管至主动脉瓣上,退出内鞘。沿10 F输送鞘管送入腰部直径为10 mm的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封堵器至主动脉瓣上,回撤10 F输送鞘管至左心室保留封堵器在主动脉瓣上。快速回拉室缺封堵器至左心室以造成主动脉瓣膜破坏,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模型。手术后即刻主动脉瓣上造影经胸心脏超声确定主动脉瓣返流程度。结果 8只实验羊即时主动脉瓣返流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2只因主动脉瓣返流量过大致急性左心衰竭当场死亡。术后解剖肉眼观察可见主动脉瓣叶受损。存活的6只羊经术后主动脉瓣上造影及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其中5只为中量主动脉瓣返流,1只为少量返流。术后7、15 d分别有1只中等量返流实验羊死于心力衰竭,余4只羊存活超过3个月。3个月后复查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轻至中度返流。结论 经心尖途径经导管室缺封堵器回拉法制作大动物急性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可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可控,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应用机械血栓清除器械(Amplatz血栓消融器17例,Straub血栓旋切器9例)行介入血栓清除术,观察临床症状、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血氧饱和度(SaO
2
)、肺动脉平均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
2
)。25例明确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血栓清除术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26例患者介入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SaO
2
明显上升,MPAP明显下降,PaO
2
明显升高,21例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清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36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是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尝试应用经气道球囊导管栓塞术稳定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的生命体征。方法健康绵羊27只,应用自体血凝块或自制可脱落球囊栓塞右肺动脉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18只动物模型当SaO
2
较栓塞前下降≥25%时,于相应的右主支气管放置球囊干预,5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成功后对照观察,4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后未达到干预指标。有创监测肺动脉压、外周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SaO
2
、PaO
2
、PaCO
2
等。结果23只动物成功建立了急性肺栓塞模型,心率、呼吸加快,SaO
2
平均在30min之内下降≥25%,肺动脉压升高。18例实验组进行干预,肺动脉压下降、SaO
2
和PaO
2
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证实球囊阻塞气道可作为大面积肺栓塞急救,为其后的溶栓等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用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例患者经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大面积肺血管栓塞。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肺梗死的症状。采用Straub Rotarex对5例患者进行了经皮机械祛栓,1例使用了辅助局部溶栓。结果所有患者在技术上和临床症状改善上均取得了成功。机械祛栓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从(41.8±7.9)mmHg 降低至(30.7±8.5)mmHg (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
2
)从(56.6±9.3)mmHg 增加至(85.8±5.0)mmHg (P<0.01)。血氧饱和度(SaO
2
)从(79.0±4.3%)升至术后的(92.8±3.5)%(P<0.01)。结论初步经验显示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在急性大面积肺梗死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17.
【摘要】 肝脏肿瘤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介入治疗发展取决于新材料、新设备、新药物的开发及应用,而这些应用的临床前动物实验是评价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一环。肝癌动物模型在介入治疗新方法探索中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但目前适合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肝癌动物模型很有限,主要局限于大鼠和兔。受动物体型限制,常规介入器械和设备不适用于介入操作,针对小鼠肝动脉内介入操作的器械尚缺乏,适用于大鼠介入操作器械也有限。本文就目前经肝动脉插管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经常选用的大鼠和兔肝癌模型类型、造模方法、介入操作、麻醉及影像学检查等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8.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评价经血管栓子祛除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经CT肺血管造影或血管造影证实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肺动脉行传统介入器材碎栓、吸栓及局部溶栓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开通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介入治疗后血管开通良好、症状即刻缓解9例,2例术后数天内症状逐步好转.PaO2术前(54.92±6.17)mmHg,术后达(90.91±1.62)mmHg,SaO2术前(85.17±8.39)%,术后达(95.75±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休克指数明显下降(1.26±0.18/0.67±0.14,P<0.01),Miller评分明显降低(21.75±4.35/13.83±5.69,P=0.0001),mPAP显著下降[(35.59±7.68)mmHg/(30.04±7.93)mm Hg,P=0.001].1例因栓塞面积大,术后3 d死亡,术后并发脑出血1例,3 d后死亡.结论 经肺动脉行血管祛栓综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