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公司有一台博斯特LEMANIC DELTA十色凹印机,在一次"七匹狼"(蓝)烟包的打样和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在印刷浅蓝色时,印品上经常会出现拉暗线、过渡不自然、掉点等质量缺陷,严重时甚至还会频繁地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白斑现象,俗称"墨皮故障",大大降低了成品率。墨皮故障原因分析在分析墨皮故障原因时,考虑到墨皮故障是在印刷浅蓝色墨时才产生的,在印刷其他色墨时并未出现,因此笔者首先想到从浅蓝色墨上找出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厂有一台J2108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该机印刷时有套印不准的现象.其故障表现为叼口时大时小,误差在O.01~O.04mm之间,左右一致.并且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B-B型双面印刷机没有压印滚筒,印刷时由两个橡皮滚筒加压对滚,纸张从两个橡皮滚筒之间通过,一次压印完成双面印刷。由于B-B型双面印刷机的结构特点,在进入印刷点前上下橡皮滚筒上都有油墨,这造成了纸张在行进过程中极易蹭脏,引起重影的几率加大,尤其在用大墨量印刷薄纸或吸墨性能比较差的轻涂纸时。  相似文献   

4.
《今日印刷》1999,(3):90-92
随着快干油墨及高效干燥系统在不干胶标签印刷中的应用,其印刷速度在不断提高,而轮转模切反而成了抑制速度提高的“瓶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本文就轮转模切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滚筒对角线调节误差对印刷压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胶印机印刷压力的调节精度,针对实际印刷过程中印版滚筒对角线套准误差的调节对印刷压力的影响,分析了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间印刷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建立印刷滚筒的三维模型,对印刷滚筒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了橡皮布接触区域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印版滚筒对角线方向的偏斜量越大,对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间的印刷压力影响越大,且滚筒的两端都有偏移量时的影响比滚筒一端偏斜时的影响大。在实际印刷中可根据所需的印刷压力大小来调节印版滚筒对角线的方向,使印品质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胶印机的印品品质指标中,传纸精密度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指标,进口品牌机的标准值一般控制在10μm内。因为对于多色机印刷,一般都采用湿压湿方式,印刷时,前一色印刷墨迹未干,随即进入后一色印刷,前一色印刷网点通过合压,将在后一色橡皮上留下反印印迹,当传纸精密度稍低时,  相似文献   

7.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之一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齿数的齿轮及其相应直径印版滚筒的方法来印刷不同重复印刷长度的印品.所以,每一个使用柔版印刷机的厂商都应该准备一套与自己常用印件规格相适应的印版滚筒. 印版滚筒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两端镶轴头式和芯轴插入式.前者因为其换版时的装拆不方便,换一次滚筒必须调整一次印刷压力,操作麻烦,很少在进口或国产的先进设备上应用.后者则由于其换版时只需抽出芯轴便可取下印版滚筒,装版时操作工一只手托起印版滚筒,另一只手将芯轴穿入印版滚筒支承座上相应的孔,装拆相同重复印刷长度的印版滚筒就不用重新调整印刷压力等优点,而在大部分进口或国产的先进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后一种形式通常还用芯轴的手柄兼做滚筒的左右套准调整之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要印刷机械的制造厂商严格控制好滚筒芯轴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就不会产生印版滚筒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  相似文献   

8.
胶印印刷过程中,纸张粘橡皮是指在印刷过程中.纸张的表层纤维类物质被油墨粘附在橡皮布表层。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它影响印刷产品图文的再现和网点的完整,使印刷无法进行。印品墨迹糊花造成废品。如果发现不及时橡皮布将被压凹或者通过印版滚筒将橡皮布表层粘附的纸张转移到墨辊中去,使印刷品粘附纸屑墨渣,印刷中断。纸粘橡皮一般情况下在印刷满版实地和用墨量较大的情况下出现。特别是在印刷铜版纸的时候,当印品墨层比较厚实,用墨量较大时,纸张粘橡皮的现象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印品打皱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应该杜绝发生。印刷过程中纸张打皱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纸张表面各质点不能处于同一面上,受到两滚筒挤压时产生皱折现象;二是纸张表面质点产生切向位移,轻则产生套印不准,重则打皱。具体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胶印机的输纸过程中,递纸咬牙把静止在输纸板上的纸张叼起,交给压印滚筒上的咬纸牙,送入旋转着的印刷滚筒中进行压印,纸张在进入压印滚筒印刷时,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受摩擦力的推动会产生位移的趋势,为了保证套印的准确性,严格防止纸张位置有任何变动。滚筒咬牙就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机件,纸张经过滚筒压印后,  相似文献   

11.
<正>印刷机滚筒的肩铁和空档往往是印刷从业人员容易忽视的重要部件,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进行了一次滚筒的更换工作,将一个印刷塔彻底的拆除,更换滚筒、肩铁、轴承等部件,整个工程中,对滚筒的肩铁和空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对肩铁和空档的结构认识印刷机中一般都有三大滚筒,印版滚筒、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滚筒的结构图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12.
金伯云 《印刷杂志》2001,(12):36-36
胶印机印刷产生的杠子,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无论操作工或修理工碰到它都感到头痛,想就这一现象谈点看法。一、杠子产生的原因杠子产生的原因,是滚筒或墨辊产生颤动造成的现象。胶印机的齿轮与轴承要求很高。轴承作为滚筒、墨辊圆周运动的支点,与齿轮杠子有密切的关系,但最终反应在齿轮的颤动上。理论上讲胶印之滚筒在齿轮的作用下作相对运动应是纯滚动(各滚筒至匀墨轮的直径是相关齿轮的节圆)。也就是说最理想滚筒表面没有丝毫滑移、颤动现象产生。但事实上由于各滚筒还有很多相关件的动力来源(例如印版滚筒往往带动匀墨辊等等),工…  相似文献   

13.
本厂有一台J2108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该机印刷时有套印不准的现象。其故障表现为叼口时大时小,误差在0.01~0.04mm之间,左右一致。并且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我们检查了与套准有关的各个部件,都没有发现故障。后认为压印滚筒叼牙轴与轴套间有磨损,导致套印不准。经仔细检查压印滚筒叼牙轴与轴套,认为此处虽有一些磨损,但尚不至于对产品产生这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次彩色印刷品的印刷训练过程中,彩色印刷品出现了印刷故障(如图1),通过与标准样张(图2)比较,印刷品的颜色偏红,但测量品红密度,发现其密度符合印刷要求。由于此次印刷的印  相似文献   

15.
林志龙 《印刷技术》2009,(14):62-62
笔者在用小森四开双色机正常印刷定量为128g/m^2的大度四开铜版纸时,遇到了印品青色有纵向重影的问题。当印刷速度达10000张/小时时,每隔几张印品就会有一张或接连两张出现重影问题,在两张印品接连出现重影时,第一张印品的重影总比第二张印品严重一些:当印刷速度达7000张/小时时.印品的纵向重影现象会轻一些,时有时无。  相似文献   

16.
胶印机印刷过程中,引起印张上产生墨杠的原因很多,其中直接原因是,印刷时印刷滚筒相互接触点或水墨辊相互接触点及与印版滚筒接触点、或交接点的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或相互产生位移。产生相互间速度突然变化或相互位移的因素则很多,总体上讲有胶印机操作上的因素,也有胶印机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印刷用上光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印刷轮在传动时会产生振动,容易导致上光时出现振动纹路,影响印品的上光质量及光油的保护效果,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残次品。这是因为与压印滚筒和印刷轮啮合的传动带具有双面棘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传送带容易被磨  相似文献   

18.
对胶印机刚性滚筒与弹性滚筒间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刚性滚筒与弹性滚筒间的压力进行了研究。以胶印机印刷滚筒为例,从油墨附着和印刷机精度的角度分析确定了印刷滚筒包衬的压缩变形量和滚筒挠度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压缩变形量计算横截面上的最大印刷压力、任意点印刷压力和总印刷压力,以便在印刷设计和使用中控制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9.
37.什么是重影?在一个组成图像的网点或文字旁边出现一深一浅同一种颜色的现象为重影。38.产生网点重影有哪些原因?①印版滚筒或橡皮布滚筒有轴向窜动;②滚筒轴与轴承间间隙过大;③印版滚筒齿轮与橡皮布滚筒齿轮啮合侧隙偏大;④印版滚筒微调机构存在较大的轴向间隙,使印版滚筒或齿轮在印刷过程中产生轴向窜动;⑤橡皮布不平行,两边有松紧;⑥组间印张有位移,造成湿压湿重影;⑦倍径滚筒咬牙不准造成AB重影等。39.常见的条痕有哪些?①齿条痕;②墨辊条痕;③水辊条痕;④震动撞击条痕等。40.产品出现条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①滚筒表面有相对滑动;②…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印刷滚筒磨削后交检合格,但在装配时径向跳动超出公差范围,从而造成零件无法使用,重新返工的现象。通过分析磨削变形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