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居住空间有限、绿化环境有限、邻里交 往淡漠的现实使许多城市居民对“归园田居”式 的、充满人情味的乡村生活十分向往。新冠肺炎 疫情的出现和蔓延,使人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 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互助是共克时艰 的重要支撑。城市居民对充裕的生活空间与紧密 的邻里关系的渴望进一步提升。探索鼓励邻里 交往活动发生的空间因素,促进社区社交网络 的构建,是新的居住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 要问题。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策略的大背景下, 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郊区社区建设逐渐开展, 这是一种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的居住模式实践。生活在这类新型郊区社区的 居民,在没有亲缘联系与宗族文化凝聚的情况 下,自发形成了紧密的邻里社交网络。探索这类新型郊区社区居民社交网络形成的原因与相关的空 间因素,有助于在新社区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更为主动地引导良性邻里社交网络的建构。文章以 坐落于广西南宁市郊的南国乡村为分析案例,通过现场调查与居民访谈探讨以城市中产阶级居民 为主体的新型郊区社区的邻里关系构建,分析邻里交往空间是如何参与并影响这一构建过程,总 结促进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建设原则为构建复合型社区功能空间、强调社区特色与归属感、营造 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建设多层级的邻里社交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2.
熊竞 《规划师》2005,21(1):12-16
郊区社区的发展具有嬗变性,复合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在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双重作用下,郊区社区的发展面临困境,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整体与局部利益相统的理念、政府善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马鹏 《城市建筑》2014,(12):375-376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发展的特点与问题。认为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产权界定、制度变迁是大都市郊区社区发展的四个核心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月季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且栽培品种繁多,其花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上海市崇明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月季专类园为例,参考专类园的设计原则及周边建设环境,引入多个月季栽培品种,运用花海、花廊、花柱等设计形式,讨论如何因地制宜地组织合理的景观架构以营造植物空间。同时研究阐述了月季在栽培养护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及如何在保证品种月季生长良好的前提下,在郊区农村打造可供游人游憩的月季专类品质园。  相似文献   

5.
相比较于传统村落的建设,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往往偏重于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而忽视乡村空间内聚力的营造,致使生活其中的人无法产生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从社会心理学范畴引入"内聚力"概念,强调乡村规划中,人、空间、环境三者的有机融合。该文以空间内聚力为切入点,从生产背景、风水学、族文化、文化象征四个方面,深入分析空间内聚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湖州市德清县郭肇村新村规划为例展开相应实践,逐层提出村落空间"适应自然",村落内部空间"聚邻里而居",村落公共空间"新旧共生"等应对空间内聚力衰退的乡村规划策略,以期实现乡村空间高效集约的同时,又能从根本上提升空间内聚力。  相似文献   

6.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加快农村建设步伐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浙江省德清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发展的思路,编制了<德清县县域总体规划>,规划将全县整个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来研究,打破城乡分割,实现了县域城乡空间规划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顾萌 《中外建筑》2013,(8):84-87
本文通过对武汉汽发社区,深入发掘其场所空间特征和构成要素,探讨其对人行为活动影响、社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助益作用,进而为注重社区文脉继承、场所塑造的老社区改造和新社区建设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罗湘璟 《城市规划》2020,(S1):41-46
浙江省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和重要实践地,"两山"重要思想的时代内涵是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浙江省德清县在践行"两山"发展理念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时代的新模式,在德清县西部地区的保护与开发中探索以非建设用地区域管控为核心的"绿水青山"的发展模式,构建四大控制体系,优化区域土地利用,严保生态底线,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区域总体层面上对开发规模进行精准控制与引导,探索"两山"转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浙江德清县村庄整治建设带来农村建设质的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清县于2001年开始,以村庄整治建设为载体,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到2005年底,德清县共创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4个,投入资金2亿元左右;村庄整治农村受益人口达22.51万人,农村人口受益率达72.4%.通过五年的村庄整治建设,量的积累最终带来新农村建设质的飞跃,从最初"五改一化"(改厕、改路、改水、改房、改线及环境美化)着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如今推进农村全方位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严己 《规划师》2008,24(Z1)
邓三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典型的上海郊区农村.浦东新区选择邓三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试点,以"习俗与文脉保持乡村特色,生活质量向城市看齐"为主导思想,围绕建造集中居住点、配置基础设施、构建道路系统、塑造生态景观、保护特色风貌、培育旅游产业等内容进行规划设计,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桃花源里人家",积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1.
阐述我国农村社区的概念及基本内涵,回顾总结发达国家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建构农村社区单元构造的理念;提出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单元构造"内生型"、"外来型"和"突变型"3个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结合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的规划实践,从农村社区单元构造的产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和物质空间发展3个主要方面,论述了发展的重点内容,作为我国农村社区单元构造的一种规划范式。  相似文献   

12.
黄星溢 《重庆建筑》2023,(11):28-29+33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依托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优势,承载后者的产业和人口转移,因而获得较大发展机会,而与此同时,小城镇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受到大城市的巨大影响。该文以武汉蔡甸城镇发展历史为例,通过梳理该地1978—2020年的城市形态变化,讨论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特征,认为郊区小城镇空间形态趋同于中心大都市,且空间发展支撑系统更加完善、均衡。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特点较为鲜明的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城镇空间质量从城镇体系和城镇内部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并构建空间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的城镇化空间质量进行定量评估.文章指出浙江省空间质量情况不均,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的空间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浙东沿海地区的空间质量明显高于浙南浙西山区域市.最后提出以都市区为基础构建城乡一体的共生发展策略是未来浙江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的4级结构和3种发展途径,并从政府宣传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和挖掘社区"领袖"等不同层面给出社区营造的建议,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5.
老旧社区公共安全问题突出、脆弱性强,在应对安全事件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济南曲水亭街社区为例,基于韧性理论,从公共活动空间、绿化空间、道路空间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同时,依据空间句法理论和Depthmap软件,分析社区公共空间的整合度、可理解度和协同度,从而对公共空间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提出韧性理论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为推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韧性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大批快速建设完成的大规模郊区大学。今天,这些大学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到师生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校园环境面临迫切改造需求。以上海交通大学曦潮书店的改造设计为例,阐述其空间内容策划过程与精准设计应对策略,对该校"社交"生活进行再塑造,以期营造出一个郊区大学里的人文社区场所。  相似文献   

17.
长期处于复杂的高密度城市空间和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容易使城市居民产生压力和焦虑情绪。社区的步行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公共空间,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人工属性,因此有一定的身心恢复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类总结出高密度城市社区步行空间对恢复性存在影响的空间要素及其指标,同时分析广州市两类典型社区的步行空间特征及其空间要素,从增强恢复性视觉感知和促进恢复性活动两种影响途径叙述空间要素与恢复性的关系,为社区步行空间的改造和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郊区化与郊区住宅开发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国外的郊区化发展理论,本文分析了北京市人口郊区化的特点、动力机制和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轴线跳跃式成组团”的郊区住宅开发模式,这对于合理确定郊区住宅的开发时机和开发方式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成都市区四个典型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成都老年人在所住社区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适宜人口老龄化背景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改造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老旧社区街道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众多社区问题集中体现的地方,近年成为老旧社区改造更新的焦点。文章以长沙市广厦新村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明确现有街道交通和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采用语义差异法(SD法)和行为记录法,探析居民街道空间感知和行为特征,并分别从交通改善、环境提升和活动营建维度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为我国老旧社区街道更新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