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脱敏后大豆蛋白制备的豆腐物性研究表明,在11S中添加少量的7S肽可使其凝胶强度增加,但肽的加入却降低了凝胶的凝聚性;咀嚼实验表明,在11S中添加8%的7S肽咀嚼性与11S相当,添加低于15%的肽咀嚼性比SPI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功能特性。利用Maillard反应原理制备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采用Box-Behnken模型对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分析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与普通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复合物最佳制备条件为p H 9.21、温度92.88℃、糖与蛋白质量比4.18∶1、料液比40∶1(m∶V),该条件下氨基酸结合率为21.94%。黑木耳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较普通大豆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18.46%,10.33%;溶解度特性、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说明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具有更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16个品种的大豆蛋白为原料,通过氨基酸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质构分析、感官评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源的大豆蛋白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亚基组成等蛋白特性和不同品种的大豆蛋白对千叶豆腐的质构、感官性质及微观结构等的影响,分析了大豆蛋白与千叶豆腐品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大豆蛋白含硫氨基酸相对含量高于(2.81±0.02)%、平行式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高于(39.96±0.57)%及11S/7S比例高于1.88±0.16时,可加工出品质优良的千叶豆腐产品。说明大豆蛋白特性,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含量、平行式β-折叠结构含量、11S/7S比例对千叶豆腐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5.
豆腐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腐因其丰富营养和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该文从生产条件、凝固剂和外加成分三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改善豆腐品质和提高其经济价值研究现状,旨在为提高豆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今后豆腐工业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大豆蛋白亚基组成与7S/11S对豆腐品质及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采用不连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运用数学归一法对所选不同大豆品种中蛋白质的亚基组成及其比值(7S/11S)进行了测定,得出品种间差异对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变化影响较明显。然后将所选大豆品种分别制成豆腐制品,通过测定豆腐品质(出品率、硬度),将其与亚基组成及7S/11S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各亚基对豆腐品质参数的影响显著程度各不相同,其中α′和α亚基与豆腐出品率、硬度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性;β亚基与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A3酸性亚基与二者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A1,2,4酸性亚基与出品率呈显著正相关性,且与硬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B碱性亚基与出品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硬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7S/11S与二者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最后采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88079、310及东农42为较适合作为加工豆腐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新型豆腐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型豆腐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寡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寡肽时影响水解效果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的水解条件:温度70 ℃,底物浓度60 g/L,Alcalase酶与底物比为20 μL/g,pH 7.5,水解时间为4 h.在此水解条件下,水解液水解度达到了24.1 %.  相似文献   

9.
选用16种大豆品种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原料,测定了各个品种大豆中的蛋白质、水溶性蛋白及各组分亚基的含量,再将这16种大豆原料分别做成豆腐,测定豆腐的得率、保水性及质构特性,通过方差分析得知豆腐湿基和干基得率差异性都比较大,保水性差异不大,各项质构参数差异较大。将大豆蛋白各组分含量与豆腐品质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大豆中蛋白质、水溶性蛋白及各组分亚基含量与豆腐的得率、保水性及质构特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豆腐的品质特性与大豆中7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之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之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11S/7S之间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将豆腐品质特性做聚类分析,由结果可得出:蒙9413、中黄13、中豆20、合丰55和合丰56这5种大豆品种作为原料所制的豆腐的得率、保水性以及质构特性较其他品种好。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壳聚糖共价复合物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干热反应将壳寡糖引入大豆蛋白,形成大豆蛋白―壳寡糖共价复合物,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大豆蛋白―壳寡糖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以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为响应值回归方程。以乳化性为响应值时,优化结果为:反应时间10.4 h,反应温度41.2℃,壳聚糖添加量25.7%;以乳化稳定性为响应值时,优化结果为:反应时间9.6 h,反应温度38.3℃,壳聚糖添加量26.1%。  相似文献   

11.
12.
发芽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豆及其制品的生理功能性,对大豆进行发芽实验,分别采用ABTS法和DPPH法测定了发芽过程中发芽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发芽处理对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芽进行,发芽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水提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升高,但两者的80%(v/v)乙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则不随发芽时间而变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获得了相似的结果。研究发现发芽处理能显著提高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主要来自于发芽过程中产生的水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向脱脂豆浆中添加大豆油体,研究其对豆腐凝胶性质的影响。运用质构仪和离心机分别测定了豆腐凝胶的硬度和失水率。结果表明:非油体成分含量一定时,油体的加热时间延长(0~4min)对豆腐凝胶有利,体现在硬度增加和失水率降低;体系固形物含量一定时,油体与非油体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干基比值(0.143),此比值下豆腐凝胶性质最好,过高或过低凝胶性质均会减弱;室温下,随生豆浆放置时间的延长(0~60 min)制得的豆腐硬度略有下降,失水率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与大豆油相比,油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对豆腐凝胶有利。  相似文献   

14.
大豆肽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中性蛋白酶AS1.398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经超滤分离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大豆肽。研究了大豆肽的一些理化特性及其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大豆分离蛋白基本相同,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大豆肽在0.1~500mg/ml浓度范围内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0.1~0.5mg/ml)与高浓度(250~500mg/ml)下抑制率较高,均大于90%,而在中等浓度(1~100mg/ml)下抑制率较低,均不到80%。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但同时也是八大食物过敏原之一。大豆蛋白中Gly m Bd 28K,Gly m Bd 30K(P34)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亚基Gly m Bd 60K被普遍认为是大豆中的主要致敏原。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主要过敏原的结构、功能及其过敏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适合豆腐样品的DNA抽提方法并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豆腐试样中的转基因大豆成分进行检测。方法分别采用CTAB和SDS配制抽提缓冲液提取18个豆腐样品中的DNA,针对转基因大豆都含有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及共同元件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epsps基因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结果 SDS法比CTAB法提取的豆腐DNA质量更好;18个豆腐样品均检测到了lectin,其中有2个样品检测到了CaMV35S启动子的荧光信号,4个样品检测到了nos终止子的荧光信号,所有样品均未扩增出epsps基因。结论 SDS法比CTAB法更适合于抽提豆腐样品的DNA,提取到的DNA可用于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豆腐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亚基与豆腐的质构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河南省16个不同大豆品种中水溶性蛋白组分的构成和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大豆蛋白亚基与豆腐的质构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品种间7S组分及其亚基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α'亚基与质构特性的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α亚基与硬度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β亚基与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差异较小,其中BS组分与黏聚性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11S/7S与硬度、弹性、黏聚性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回复性指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豆腐渣代替豆粕酿造酱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用豆腐渣代替豆粕生产酱油的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要点等。并对成曲蛋白酶活力、成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全氮利用率等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 SSPS)对大米淀粉物化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将SSPS以不同比例与米淀粉进行混合,分析SSPS对大米淀粉膨胀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以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大米淀粉中加入SSPS可显著降低淀粉的膨胀度及溶解度,当SSPS添加量为10%时,膨胀度和溶解度最低,分别为10.99 g/g (95℃)和70.52%。随着SSPS添加量和冻融次数的增加,体系的析水率呈上升趋势。糊化性质表明,SSPS的添加使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及回生值均降低,但是糊化温度上升。动态流变学结果表明样品体系G’均大于G”,且呈现出频率依赖性,说明具有典型的弱凝胶特性。结论 可溶性大豆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大米淀粉的特性,为SSPS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The relationships of contents of phytic acid and protein to the breaking stress of tofu were examined using soybeans of three Japanese varieties with high protein content harvest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from the years 2001 to 2003.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was more variable than protein content within different cultivating locations and years for the same variety and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the breaking stress of tofu made with 0.25% MgCl2 for all the varieties (P < 0.001, r = ?0.60). In particular, Sachiyutaka variety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es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reaking stress of tofu and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in soymilk (P < 0.001, r = ?0.73). As MgCl2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and the breaking stress of tofu was reduced, and final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when the breaking stress reached a maximum at the particular MgCl2 concentration which is probably concerned with varie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idea that the variation in the content of phytic acid, which can act as a buffer against coagulation of soy protein, accounts for the fluctuation in consistency of tofu made with lower MgCl2 concentrations (ca. 0.25%) using soybeans of the same variety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ng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