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浸出伴随物对极性溶剂浸出效果的影响,即浸出伴随物有利于极性溶剂浸出的油脂,同时能够提高粕的质量;但使成品粕的数量减少,而且使混合油的处理和溶剂回收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用普通谷物膨化机进行大豆挤压膨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水分为12.8%;原料粒度为8目筛上物;螺杆转速为384r/min.在此条件下所获膨化料浸出后粕中残油率低于0.5%,膨化料在浸出速率、溶剂渗滤速度、湿粕含溶量诸方面均明显优于轧制胚.  相似文献   

3.
用4号溶剂油浸出小麦胚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麦胚/溶剂=1:3:浸出时间80min;浸出温度35℃.在此条件下粕中残油率低于1%.毛油经过精炼,即可获得品质优良的小麦胚油.  相似文献   

4.
30t/d米糠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中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米糠膨化浸出制油中间试验,建立了30t/d米糠膨化浸出制油生产线;稳定了米糠贮存性,提高了米糠制的得率,毛油出油率平均为17.5%,出油效率为95%~97%,出粕率为85%~87%,溶剂损耗平均为4.5kg/t,粕残油平均为1.3%左右。  相似文献   

5.
乙、粕处理工序粕处理工序的工艺流程为: 1、烘干的目的和意义 油料经浸出后的粕,因带有部分溶剂叫做湿粕。为除去并回收粕中的溶剂,常用加热的方法进行。这种借助热能从固体物料中除去溶剂的过程,化工生产中称为固体的干燥,浸出工厂称为烘干、蒸脱或脱溶,用于烘干湿粕的设备叫烘干机戎蒸脱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卫星式浸出器的主要特点及在茶饼浸出油中的应用情况,基信要优势在于有利于提高浸出效果,降低粕残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理论和试验结合的形式,描述油脂浸出过程中溶剂或混合油在料层中的渗透过程;讨论溶剂渗透对浸出速率和浸出级数的影响;提出了使溶剂在料层中强制渗透的技术;阐述高、中含油植物油料直接浸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米糠膨化浸出制油中间试验,建立了30t/d米糠膨化浸出制油生产线;稳定了米糠贮存性,提高了米糠制油的得率;毛油出油率平均为175%,出油效率为95%~97%,出粕率为85%~87%,溶剂损耗平均为45kg/t,粕残油平均为13%左右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采用95%的乙醇作溶剂浸出高酸价米糠,通过试验得出:乙醇作溶剂浸出高酸价米糠比浸出低酸价米糠容易进行,而且可以实现在较高温度(75~78℃)下浸出米糠油,在室温下分离游离脂肪酸的油脂制取—精炼二合一工艺,缩短了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国内桐饼浸出均采用6号溶剂,因6号溶剂含有硫,浸出桐油易异构化,从而影响了浸出桐油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项研究采用不含硫的溶剂对浸出工艺进行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用70%和80%乙醇的已烷液(v/v)作为萃取剂,对酸值为28.60%的米糠混合油进行多级错流和逆流液—液萃取脱酸研究.分析讨论了脂肪酸萃取因子与脂肪酸含量、萃取溶剂比(即:萃取剂/混合油)的关系以及理论级数与脂肪酸萃余率、萃取剂的乙醇体积浓度与萃取效果等之间的关系,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波萃取核桃油工艺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Mars5微波萃取系统,对微波萃取山核桃仁油的影响因素,包括溶剂类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萃取溶剂体积进行单因素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是萃取核桃仁油的较佳溶剂,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的微波萃取核桃仁油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min,每克核桃仁用萃取溶剂7mL。将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时间明显的缩短(是磁力搅拌法的1/12、索氏提取法的1/20),萃取温度也比传统方法下降5℃,微波萃取法所用溶剂体积较磁力搅拌法低,而且提油率也比传统方法高。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核桃油中的脂肪酸的组成,微波萃取法得到的核桃仁油与传统方法相比在脂肪酸组成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由82.94%上升到90.25%,而亚油酸的质量分数由43.49%上升到48.23%。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薏苡仁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装置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和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USFE)薏苡仁油,并对各自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在各自优化条件下的产率。实验结果证实,超声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具有明显的强化效应,与超,海界流体萃取薏苡仁油相比,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在较低的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较少的夹带剂用量、较短的萃取时间条件下获得较高的萃取率。对萃取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表明,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引入超声不会破坏脂肪酸的化学结构和改变对脂肪酸萃取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油脂浸出溶剂替代物研究的最新动态。除乙醇和异丙醇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外,异己烷作为油脂浸出溶剂在一家日处理300吨棉子的油厂中也已进行了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分别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3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黑龙江省产酸浆果籽,并获得了油脂,得油率依次为17.26%(质量分数,以下同),18.51%,19.55%.用气质联机(GC/MS)对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酸浆籽油脂成分主要由亚油酸(65%~75%)、油酸(10%~15%)、十六烷酸(6%~15%)以及十八烷酸(1.0%~3.5%)构成.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喷雾干燥得到的蛋黄粉中萃取分离蛋黄油的机理,在本文所列的实验条件下消除了内扩散的影响,萃取过程主要受颗粒表面层流膜内的扩散控制,全部萃取过程分萃取弱吸附型的蛋黄沾分子和萃取强吸附型的蛋黄油分子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定床内萃取蛋黄油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几种产油真菌的培养 ,详细介绍了菌体油脂的观察、检测方法———苏丹黑染色法 ,并以土生假丝酵母和卷枝毛霉 3 2 2 0 8为例进行了前处理方法及油脂提取方法的分析 .结果表明 :苏丹黑染色法中的定性观察法和定量检测法均能成功地适用于酵母菌 ;超声波处理、盐酸处理是较为有效的前处理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超声波处理和反复冻融结合使用效果好 ;酵母菌及毛菌油脂的有效提取方法为氯仿 甲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