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智能负载"这一新的理念。通过物联网将智能负载和智能电网结合起来构成"非并网多能源协同智能电网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将中国大量的高耗能产业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改造成能够适应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电网输出功率巨大波动的"智能负载",为中国政府提供一条适合国情、大幅度提高电网和发电装备利用效率,并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全部利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风电的三种利用模式,详细阐述了非并网风电理论,探讨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多能源协同供电应用于高耗能产业,即非并网风电的内涵。研究分布式发电和非并网风电理论的关系,分布式发电作为非并网风电的一种表现形式,将非并网风电与现存电力系统构建为一个完善的电力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产业再出政策利好,该办法规定,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及地热发电等六种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在并网时享受优先调度权及电量被全额收购的优惠.并且除大型水力发电外,其余可再生能源不参予上网竞价。同时规定若未经许可.没有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未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电网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都面临能源缺乏,可再生能源非常受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各国都得到迅猛的发展。介绍了CSCF和VSCF两种风电系统结构,说明了同步、异步等发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阐述了并网运行时可能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便于对相关并网运行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伏市场概述 当前,"双碳"目标已成为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可再生能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国家能源局在2021年10月20日首次明确发文,要求各电网企业按照"能并尽并""多发满发"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保障及时并网;实现新能源发电项目多发满发,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非线性和冲击性负载的涌现使谐波与无功电流对公共电网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论述了风电并网电网中谐波滤除系统的结构,阐述了谐波的检测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谐波检测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是我们重要的安全可再生新能源。对风电机组及其建模技术、风电接人电网技术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有关风电并网后对电网稳定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风力发电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6.1 GW,累计装机容量为91.42 GW,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却有大量风机不能并网发电。当前,并网难已成为我国大规模风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非并网风电是指风电系统的终端负荷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电网,而是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与集成,直接应用于一系列能适应风电特性的高载能产业及其他特殊领域。在江苏大丰市建成日产120 Nm3非并网风电电解水制氢系统示范工程。该系统利用1台30 k W风机和1台10 k W风机共同给电解水制氢装置供电,采用非并网风电供电模式,风电联网不并网,消除了风电对电网的冲击,实现风电100%高效、低成本利用。该系统的研究可以揭示风电与电解水制氢工艺之间的耦合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缓解我国淡水缺乏的现状,将海水进行淡化成了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传统海水淡化方法属高耗能产业,并且使用常规能源,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基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基于非并网风电原理,利用风、光、潮汐等绿色能源对海水淡化系统供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单台风机日产万吨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利用1台2.5 MW风机对海水淡化系统供电,基于非并网风电理论,做到了风电高效、低成本、全部利用。  相似文献   

10.
《硅谷》2013,(4):I0008-I0008
<正>电监会公布的2012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显示,去年全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13亿千瓦,同比增加11.22%;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较上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国内太阳能的装机增速首次超过风电。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中,水电装机2.49亿千瓦,同比增长6.8%;风电并网6083万千瓦,同比增长31.6%;太阳能发电并网328万千瓦,同比增长47.8%。去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与消纳量为9680亿千瓦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电力作为最清洁、便利的能源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解决中国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的必然选择。新能源发电具有优势,但有必要指出的是新能源发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的风能具有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的特点,并受到地理分布、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的影响。这些局限性使得风电并网发电后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以及电网的供电质量等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风电并网在给人们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给电网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随机波动性是其根本原因。本文先总结了风电并网对电网造成的影响,重点说明了有功平衡问题及相应的“弃风”,然后探讨了可能的解决之道,最后从电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风电波动性的衡量指标。以期能够为减轻风电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志成 《硅谷》2014,(15):55-55
风力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替代能源。随着我国近几年风力发电的发展。并网的风电机组逐年增加,以及我国风电大规模高集中的开发模式,给电力系统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本文研究将对比分析风力发电机内部系统模型对输电网的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能源供应的渐趋紧张,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越来越被重视。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又是新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和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本文笔者介绍了CSCF和VSCF两种风电系统结构,说明了同步、异步等发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阐述了并网运行时可能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对相关并网运行方式的研究提供借鉴,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作为辅助新能源并网的储能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氢储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已被我国列为战略性能源技术,并积极应用到市场和企业发展中。电解水制氢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波动,帮助电网削峰调频;燃料电池作为提高能源转换率的发电装置,同时具备噪音小、无污染等优势,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式之一。对现有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介绍了氢储能系统目前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并对氢储能商业化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大力实施节能环保战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机组迅速增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并网以及消除峰谷差日益增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电网对火电机组的调峰次数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供暖季,受系统热力特性的限制热电厂均采取"以热定电"的模式运行,而供热负荷随时间变化缓慢,为保证供热质量,机组基本不具备调峰能力,稳定的供热需求和频繁的调峰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已有一些电厂通过低压缸零出力、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改造以及蓄热式电锅炉等技术来增强机组的调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多种风电利用技术也伴随而生。从我国风电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综述并对比了我国集群风电并网运行、风电与其他能源互补、风电的大规模直接利用及分布式风电接入与控制等技术现状,指出我国风电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促进多能互补利用技术推广、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风电利用技术方向发展的趋势,最后从加强新能源激励政策、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风电并网与技术标准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上风电是世界风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经济高效地解决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问题是海上风电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本文总结了世界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环境及行业进展,归纳了海上风电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从海上风电场单场典型并网、大规模海上风电集群送出两类典型情景出发,梳理了相关技术特征及其代表性应用。在凝练我国海上风电并网送出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上风电并网的整体发展策略,并就两类典型情景的送出方案开展适应性分析和评价。研究建议,摸清资源储量、确定统一规划理念,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并网关键技术,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际产业合作,以此谋划和建设一流水平、契合国情的海上风电并网送出工程,更好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风电已经迈出快速发展的步伐。按装机总容量计算,我国已经超过意大利和英国,成为世界第6大风电大国。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必须要实现并网运行,然而由于风电自身的特点,大规模风电接入会对电网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风力资源分布的限制,风电场大多建设在电网的末梢,网络结构相对薄弱,风电场并网运行必然会影响到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电压稳定性。由于风电本身具有不可控、不可调的特征,造成风电出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智能电网的一些重要特征,指出智能电网的安全性方面具有自愈功能,容许电力用户的参与和分布式能源的接人并建立各种双向联系,保证电能的合理和高效利用。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智能电网的策略,指出发达国家的基础电网比较完整,智能电网发展的侧重点是配电和用户侧的改造,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现有的电网设施还跟不上用电需求增加的要求,因此智能电网的建设的重点还包括远距离电力输送在内的基础电网建设。介绍了智能电网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智能电网的产业链情况,并对发展我国智能电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