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GRC构件由于众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但是其长期性能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下韧性降低的问题使其应用藏围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GRC构件的耐久性,本文对玻璃纤维、低碱度水泥、改性硅酸盐水泥、砂、减水剂等原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提高GRC构件的耐久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玻璃纤维预处理对改善GRC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泥净浆滤液浸泡玻璃纤维的方法,考察水泥滤液对玻璃纤维的腐蚀作用。利用热水加速老化实验,考察GRC试样的耐久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偶联剂和苯丙乳液共同处理玻璃纤维,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化滤液和水化产物对玻璃纤维的腐蚀。提高玻璃纤维和水泥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显著改善GRC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郑文豫  贾虎 《河南建材》2010,(6):169-170
从玻璃纤维、低碱度水泥、改性硅酸盐水泥、钢筋骨架和铁件、伸缩缝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对GRC构件耐久性的影响,提出了在原材料选用、生产过程、安装使用等环节中的控制措施,对提高GRC构件的耐久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建筑固废制备GRC进行了研究,通过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抗冻性三方面对再生GRC进行性能表征,同时探讨了建筑固废的取代掺量对再生GRC各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采用喷射成型工艺,再生GRC的力学性能在废混凝土10%,废尾矿10%和废砖1%取代掺量下达到最优,而后随着掺量的增加力学性能逐渐降低。建筑固废的掺入对再生GRC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影响。25次冻融循环后再生GRC没有发现冻融破坏现象,且质量损失在0.2%以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及再生砖骨料对GRC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再生砖骨料的取代率对再生骨料GRC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骨料GRC的强度随废砖取代率的提高呈增长趋势,当粉煤灰取代普通水泥20%,耐碱玻纤体积率1.5%,废旧砖取代天然砂35%~45%时,可达到或超过天然砂GRC的力学性能:其中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砂体积率为45%时,再生骨料GRC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最大,7d与28d抗折强度分别可增长38.5%和38.3%,抗压强度分别可增长25.3%和9.1%.  相似文献   

6.
炉渣中的过烧石灰对GRC轻质墙板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工业炉渣中的烧石灰由于滞后水化易引起墙板产生局部剥离、崩裂等耐久性问题,指出在使用工业炉渣之前必须将其破碎成粒径小于5mm的粒料,并露天存放20-30天  相似文献   

7.
为了再利用废混凝土,改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的性能,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RWCA)取代GRC中的天然砂,以粉煤灰、硅灰取代水泥,分别采用自然老化和50℃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三者单掺和复掺对GRC长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RWCA以30%的质量分数替代GRC中的天然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GRC的耐久性,即从骨料角度改善GRC的性能;用粉煤灰以30%的质量分数替代水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GRC的长期性能,但对GRC的早期抗折强度不利;用RWCA以30%的质量分数替代天然砂,同时用粉煤灰以30%的质量分数替代水泥时,不但GRC的早期抗折强度可得到改善,而且对GRC长期抗折强度的提高效果要好于二者单掺时;用RWCA骨料以30%的质量分数替代天然砂,同时用粉煤灰和硅灰分别以20%,10%的质量分数替代水泥,对GRC早期和后期抗折强度均有较大提高,有利于GRC长期抗折强度的保持;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三者复掺可减少体系中Ca(OH)_2的含量、减小Ca(OH)_2的结晶尺寸,这不但可提高GRC基体的抗折强度,还可减轻玻璃纤维被腐蚀的程度,有利于GRC耐久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9.
1概述墙体开裂是砖混结构常见的病害之一,当房屋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使墙体发生不均匀膨胀或收缩,以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都可能使墙体产生裂缝。当墙体裂缝宽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造成居住者心理不安,裂缝宽度更大时还有可能引起建筑物的不安全。墙体开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砖砌体的抗剪强度不足,尤其是灰缝的抗剪强度不足。由于砖砌墙体开裂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以及对已开裂的墙体如何加固修复是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目前已采用的加固修复墙体的方法有水泥砂浆层或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以…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GRC轻质内墙板产生表面返霜的原因,指出在GRC轻质内墙板生产过程中,轻骨料中的碱含量应加以控制,并结合体系中碱和盐存在的形式,研究了其对玻璃纤维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程海丽  刘国强  杨飞华 《混凝土》2018,(1):82-87,95
为了再生利用废砖土砖,以及改善GRC的性能,采用50℃热水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废黏土砖取代天然砂、粉煤灰取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对GRC抗折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FTIR和SEM的手段分析了其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废砖取代GRC中天然砂可提高其抗折强度和耐久性,即,不但从胶凝材料角度可改善GRC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从骨料角度也可改善GRC的强度和耐久性。废砖以30%的取代率取代天然砂后,较之粉煤灰以20%取代率取代水泥后对GRC的耐久性改善作用要大;废砖以30%取代天然砂,同时粉煤灰以20%取代水泥后对GRC的耐久性改善效果较之二者单独取代时好;以废砖取代天然砂、粉煤灰取代水泥,既可改善GRC性能又可节约水泥、节约不可再生的天然砂资源、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安碑林博物馆历史建筑砖砌体的耐久性现状调查,以及砖表面物质的X-ray衍射分析,发现这些历史建筑普遍存在砖砌体耐久性劣化现象,并且随环境条件和建筑材料的不同,劣化程度出现明显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历史建筑砖砌体耐久性劣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这些建筑物的砖砌体耐久性修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废砖粉为主要原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配以废泡沫塑料以及各种外加剂,经发泡剂发泡,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养护,制备新型轻质墙体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水泥、脱硫石膏、废泡沫塑料掺量和固液比对材料密度、吸水率、强度的影响,得出最优配比为水泥15%,脱硫石膏20%,废泡沫塑科9 g,固液比2.5.  相似文献   

14.
宋建麟 《山西建筑》2006,32(19):155-156
介绍了GRC构件的特点及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比较了传统膨胀螺栓和平头内膨胀螺栓的使用原理,探讨了GRC的安装过程,明确了GRC构件的重点控制要点,确保GRC工程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废旧混凝土制备再生高品质GRC板材进行了研究,通过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抗冻性三方面对再生GRC板材进行性能表征,同时探讨了废混凝土的取代掺量对再生GRC板材各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采用喷射成型工艺,再生GRC的力学性能在废混凝土取代率达到30%时达到最优,而后随着掺量的增加力学性能逐渐降低。25次冻融循环后再生GRC没有发现冻融破坏现象,且质量损失在0.25%以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绿色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研究了橡胶粉与废砖粉对粘结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在砂浆中分别单掺5%、10%、15%、20%(体积分数)60目的橡胶粉(取代砂)和5%、10%、15%、20%(质量分数)的废砖粉(取代水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试验,测试单掺橡胶粉、废砖粉对砂浆的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自由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粉、废砖粉掺量的增加,砂浆流动度、强度、自由收缩率均呈减小趋势,最后利用SEM照片对砂浆水化产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军花 《市政技术》2021,(1):150-152,155
讨论了不同掺量和不同细度的废砖粉对混凝土坍落度、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废砖粉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早期强度和干燥收缩率,而且这些性能还会随着废砖粉掺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废砖粉在比表面积为554m2/kg且掺量不超过10%的情况下,则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改性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废砖仍是我国建筑废弃物中的主要组分,利用再生废砖骨料可生产低标号混凝土及其制品。本文探讨了粉煤灰对再生废砖混凝土的改性效果,表明利用粉煤灰同时取代部分水泥和再生废砖骨料,将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表观密度和表观质量,降低混凝土及其制品生产成本,这将会促进我国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超细尾矿粉为主要原材料,改性EPS和秸秆为填充料,水泥为胶凝材料,经活性激发剂的作用,制备出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好且保温性能优异的固废基免烧保温砖。研究了改性EPS和秸秆用量对材料主要性能的影响,并对配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改性EPS用量为超细尾矿粉质量的4.5%,秸秆用量为超细尾矿粉质量的4%~6%时,保温砖的7 d抗压强度≥17.5 MPa、抗折强度≥3.5 MPa、28 d抗压强度≥23.0 MPa、抗折强度≥5.5 MPa,冻融循环50次后的抗压强度损失率≤2.5%,质量损失率≤1.5%,导热系数≤0.055 W/(m·K)。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清晰方便地观察并研究再生混凝土裂缝开展规律,利用模型混凝土的概念,将普通混凝土、废混凝土骨料混凝土和废砖骨料混凝土平面化,制得模型再生混凝土试件。在试件受压破坏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模型混凝土前后两个表面制作不同尺度的散斑,分别用一般工业相机和显微镜相机采集图像,并分析得到全局应变场和界面过渡区附近的局部应变场,用以揭示再生混凝土裂缝开展过程和损伤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废砖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最小,但是抗压强度反而比废混凝土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的高。废混凝土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全局应变场能表征应变集中位于旧砂浆区域,但不能区分新、旧界面过渡区,而局部应变场更加细致地显示裂缝首先在旧界面过渡区开展,然后新界面过渡区才有裂缝开展。对废砖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的分析发现,砖骨料和新砂浆之间的界面过渡区首先出现了应变集中,但是裂缝并未沿界面过渡区开展,而是贯穿了砖骨料,然后位于界面过渡区的应变集中由于应力重分布而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