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功能性食品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微视频和翻转课堂优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微视频翻转课堂在功能性食品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基于该模式的教学实践应用,认为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最后对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在功能性食品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对功能性食品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其目的在于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行业专业人才,助推功能性食品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也为我国食品健康与安全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要大力推动功能性食品教学创新改革,既考虑行业发展现状,又有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引入案例教学策略,调动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打破了以往机械灌输模式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注重在教育教学当中引入和学  相似文献   

3.
所谓功能性食品,就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有关功能的工程之食品。它必须符合:一、由通常使用原材料加工而成并以通常的形态与方法摄入2二、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三、需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因此,那些添加非食品原料或成分(如各种中草药或药效成分)加工而成的食品,不属于功能性食品的范畴。可以称之为“疗效食品”。根据功能性食品食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日常功能性食品和特种功能性食品。日常功能性食品,是依据各类不同健康状况消费者(包括孕妇、婴儿、老年人和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相关专业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应用范围非常广等特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课堂信息量大,知识点繁多且抽象,而且知识更新快。长期以来,该课程大多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考核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不够,普遍缺乏思辨能力与应用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及探究的积极性校差,教学效果一般。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食品》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弱,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等现象,在学校进入双一流和学科工程认证的大环境下,本文对《功能性食品》实验课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实验课程的改革研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还能进一步深入到科学研究或过渡到企业,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杰 《中国食品》2021,(1):117-117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食物,食品的安全与否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时,应积极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渗透其中,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化学元素在相互结合之后会起到什么样的有害反应,从而提升自身的化学综合素养。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化学时主要将目光放到相关理论上面,很少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分析化学元素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1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管理搞清楚功能性食品的定义,特别是它与药品的区分,这一点很重要。功能性食品应和药品划清界限,否则就不易管理。市场经济的本质之一就是法规经济,任何商品都要受到法规的监督和保护,否则将失去其合法性,也谈不上在市场上的立足和发展。我认为功能性食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首先它是食品,大家公认的食品;b只能口服,也就是吃或喝;。只能以食品的形式,名称和包装进入市场;d.具有同类食品所没有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主要是增加必需营养成分,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e.男女老少特别是幼儿和孕妇均可随意…  相似文献   

8.
蔗糖深加工产品--功能性低聚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已不满足于其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因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功能食品的热潮。功能食品也即保健食品,它强调食品的第三功能,也就是调节人体生理活性,促进机体向健康态转化的功能。在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调节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成分,也称功能因子。功能性低聚糖就是这样的功能因子。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构成的低聚合度的糖类,而功能性低聚糖则是具有一种或多种生理调节功能的低聚糖,它们有的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能选择性地被人体有益菌双歧杆菌所利用,成为双歧杆…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以功能性食品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功能性食品教学相关内容的概述,就功能性食品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从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引入多样化教学模式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从理论研究层面来为高校功能性食品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功能性食品教学概述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食品。其食品功能范围涉及面较广,  相似文献   

10.
食品化学实验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实验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对食品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食品化学实验应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从思政融入课堂、拥抱新的教学载体、深度开放合作、建立合理的评定成绩规则和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食品领域人才培养的思想创新、观点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肖笑洁  庞广昌 《食品科学》2012,33(19):331-337
功能性食品生产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然而近年来,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问题频现,其问题之一是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功能学评价不够科学合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食品通过作用于机体细胞因子网络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发挥其功能特性,基于这些科研成果,将细胞因子的检测纳入功能性评价程序将会是应对功能性食品严重的诚信危机最好方法,既可保证功能性监测的权威性,又可为消费者依据自身情况选购适合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营养和健康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随着对食品功能性认识的深入,人们对健康/营养模式的认识已发生重大改变,功能性食品更是适时而生,并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本文对功能性食品在国内外当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新型功能食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食品     
除营养、味道之外,还具备第三种功能——调节身体条件的功能,这就是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前不久日本宣布将开始制定功能性食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食品原料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伯棣  张旭  宫平 《食品科学》2016,37(17):296
功能性食品(又称保健食品)在法规上被认为是一种食品。因此,食品原料在功能性食品中应当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食品原料包括普通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新食品原料。本文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网站为数据源,对2005-2013年审评通过的所有功能性食品原辅料进行了统计,对普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在这些产品中的应用频率进行了计算。统计结果表明:在2005-2013年期间审评通过的所有功能性食品中,只有数量有限的普通食品原料被使用,食品添加剂多是在辅料中被使用,新食品原料在功能性食品原料中的应用比例较高。对此现象,本文参照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食品原料的应用前景作了适当预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来源不同可将植物功能性食品分为中草药来源的功能性食品、果蔬来源的功能性食品、茶叶及香辛料来源的功能性食品、油料作物来源的功能性食品。本文对当前植物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综述,为研发植物源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功能性食品认知调查。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层次较浅,了解途径以网络推广和电视广告为主,对具有增强免疫力、美容、减肥和延缓衰老的产品表现出更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正处快速发展阶段,其作为高新技术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应用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纳米技术不仅可用于功能性食品生产和加工,也可提高生物活性、吸收率、稳定性、降低毒性。该文重点介绍纳米技术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最显著的教育理念就是"以生为本",讲究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中,要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满堂灌,要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合理、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个性化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来深入探究小学体育课堂的教法创新。  相似文献   

19.
食品功能性色素具有着色、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脂、降血压及其他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功能性色素中共轭双键体系的存在使得其易对光、热、氧及其他加工条件较为敏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将功能性色素制备成乳状液具有保护其稳定性,延长贮藏期的作用。本文拟对食品常见功能性色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素、辣椒红素、虾青素、姜黄素等乳状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但是,实现功能性色素的稳态化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食品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功能性在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在制作功能性食品时需要对原材料当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在目前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应用高效且合理的工艺方式对功能性食品进行加工,从而保障功能性成分的最大化与安全化。为了更好地推动功能性食品领域持续发展,本文详细分析功能性食品加工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