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三峡库区某污水提升泵站因设计、建设不合理造成的泵站运行能耗偏高,以及设备故障频繁等实际情况,通过实施对泵站流量扬程精确核算、原有提升泵叶轮切削、集水池分区改造、出水管路优化布置等措施,既充分利用了泵站的原有设施,又有效降低了泵站的能耗,解决了提升泵故障频繁问题,优化了泵站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以往设计泵站出水池,泵站距排入水体较近,最长不超过100m。因此,按一般的封闭式出水池设计,没发现过空气管冒水、出水池漏水,甚至损裂等现象。开停水泵时出水池的壅高值也不明显。但有的泵站,如天津民权门合流泵站,原采用封闭式出水池,出水管长约200m,自1971年投入运行后,不久出水池顶板出现裂缝。开、停泵时,出水池上面的两个φ300mm的空气管,虽高出地面7m多仍向外喷水,有时,水泵不能启动,被迫停机;天津中环线上的一座污水泵站,出水管长300m多,并有倒虹管,采用封闭式出水池后,也存在开、停泵时低水池的空气管严重冒水现象。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如何保证出水池的安全运行,消减出水池和压力管路中的压力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等,是设计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江引水工程泵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江引水工程泵站级数、取水泵站及配水泵站的设计情况,对二级和三级泵站加压方案中管道运行压力、经济性及系统控制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泵站级数采用二级,设置取水泵站和配水泵站。从取水头部、前池、水泵配置、水泵调速方案及进、出水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取水泵站的设计要点。从配水泵站加压方式、调节池、水泵配置及进、出水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配水泵站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排水泵站尾水位较低,若出水管路较长则很容易发生水柱脱离,其后果十分严重。防止的方法是在有压出水管路上设置通气孔,减少压力下降。本文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详尽研究了通气后出水管路内的非恒定流过程,以及这个过程随通气孔直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机理,为合理使用这一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彻底解决新疆巴州石棉乡落后的供水现状,设计实施了巴州石棉矿供水工程。水源地采用三口井并联,两用一备,交替供水。分两级泵站加压,管道输水至矿区,水源井及加压泵站均采用自动控制。项目已于2005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经过半年的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南京消防器材厂火灾实验室,配备1台流量120L s、扬程180m的大型水泵,设计选用350kW柴油机水泵机组。水泵吸水管为DN350钢管,出水管为DN300钢管。在水泵的出水管路上安装橡胶接头,以减小水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对实验设备的影响。管道敷设如图1所示。橡胶接头通过其两端的法兰与管道法兰直接相连,图1中黑色橡胶接头为最初的安装位置,未设位移伸缩器。当管道系统通水及试压时,橡胶接头因水压而拉伸,产生20~70mm的位移,使水泵机组后部抬起,导致基础破损,管道法兰边撬坏,多处吊架和支架破坏,管道漏水。维修后将1个橡胶接头改装在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福州市某泵站为例,针对普遍存在提升后的污水出现回流及运行中频繁出现电缆疲劳断裂,水泵机械密封弹簧因杂物缠绕导致油室泄漏现象,探讨该城市污水提升泵站格栅间距的选择,提出了泵站内出水管改重力流明渠布置为压力管布置形式的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泵站作为雨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水泵选型及泵站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雨水系统的排水安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着重探讨了泵站规模确定及大流量高扬程雨水泵站主要设备水泵选型,并介绍了该泵站工艺流程、泵站各工艺构筑物设计功能及设计参数,通过实际运行反馈认为在泵站设计中水泵数量、水泵具体选型、前池及进水流道的设计等对泵站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泵站能否正常、高效运行。泵站压力出水管选用新型管材PCCP,具有施工快捷,防腐性能好等特点,可为实际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伟曾  胡玲  曹晖 《供水技术》2012,6(2):52-55
二泵房和中途泵站的机泵设计选型通常是根据中远期和最不利工况点的要求来设计的,水泵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偏离高效区。机泵节能改造实践表明,通过改变水泵和出水管路的特性曲线及经济运行调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泵房的运行效率,降低供水电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针对机泵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机泵节能技术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5)
水泵并联输水提高了泵站运行调度的灵活性和供水的可靠性,是泵站中最常见的一种运行方式。因此水泵并联的计算分析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水泵并联计算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水泵并联的特性曲线方程和管路的特性曲线方程联立求解,得出每台泵的工作点流量和扬程。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政雨水排水泵站的设计,受地形、地貌、地质和施工条件的限制,选用立式轴流泵泵型较多。其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运行可靠、货源充足。最近,我们在设计某大厂的雨水排水泵站中,由于泵站排水能力较大,共10m~3/s且出水管较长,约2.1km。经经济比较,为减少泵站数量、减少土方、利于穿越沿途地下障碍和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水泵定速运行和调速运行条件下的选泵模型,并通过实例应用对模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有2条输水干管的城市取水泵站,当其中1条输水干管出现事故时,泵站所承担的水头损失将比正常运行时的水头损失高0.96倍;采用水泵定速运行方案选泵时,所选离心泵的Q-H特性曲线是陡降型的;采用水泵调速运行方案选泵时,应以泵站1条输水干管出现事故时的工况作为选泵依据。但是,在泵站正常运行时,水泵调速后的总流量仅能满足0.5-0.7倍的泵站设计流量,需要再选1台水泵并联工作。  相似文献   

13.
青草沙原水五号沟泵站是上海市青草沙原水系统的枢纽泵站,其严桥支线设计规模440万m3/d,输水距离约27公里,承担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原水供应任务。为配合泵站初期运行工况,对严桥支线I管的定速泵电机进行改造,将495rpm电机更换为375rpm。通过改造后的泵组并联运行数据分析,总结了大型长距离输水泵站水泵选型及安全、高效运行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对雨水泵站设计扬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不同出水管路长度下雨水泵站设计扬程的分析,总结了出水管路长度对雨水泵站设计扬程的影响,力求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道积水影响百姓通行,甚至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城市地道排水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地道排水不畅的三方面主要原因及对策。针对地道排水方案设计,探讨了采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泵站规模与设置调蓄池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合理设置调蓄池并根据降雨统计资料确定调蓄池有效容积的设计方案可充分发挥调蓄池的调峰、缓冲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地道排水安全性并降低泵站与出水管路规模。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供水规模不断扩大。以上海为例,1990年代末,全市自来水综合日供水能力达到460万m3,而至2005年全市日最大供水量已达800万m3。需求的增加,除了寻找城市新的水源地,新建水厂以外,对于原有供水系统中重要的泵站工程进行升级改造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考虑到经济因素,此类泵房结构型式多为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泵房进出水管连接水泵均置于地下。地上常为排架或框架结构,并设有吊车梁系统及控制室等。城市泵站工程大多建于城市中心城区,周边紧临建筑物或道路,泵站工程施工管理应考虑对环境及居民生活出行带来的影响。一般泵站改建的合理施工工期约为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卢沟桥部分地区水压低问题,在张仪村建立了一座全自动无人值守恒压变频控制泵站,采取由市区供水管网取水向卢沟桥地区加压补水的方式提升该地区的供水压力。泵站投入运行后,解决了卢沟桥局部地区供水压力不足问题,同时水厂泵房的出水压力得以降低,能耗明显减少,管网运行工况更加合理,漏水量和爆管次数明显减少,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胶东国际机场下穿隧道工程雨水泵站的设计中,结合短历时暴雨强度和长历时雨量水文资料,分析确定泵站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泵站设计规模、水泵选型、集水池容积、出水管等。通过提高下游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与隧道设计标准一致的方式保障隧道出水管排水通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工程中并联冷却塔常采用在冷却塔进水管设置电动阀与冷却水泵联动、出水管不设置电动阀、各并联塔之间设置平衡管的方案。这种设计方案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措施的规定,但运行时当部分冷却塔的进水管水阀关闭后,常会出现开启的冷却塔持续溢流、而关闭的冷却塔持续补水的现象。通过一个案例的计算分析,研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市水厂二泵站中定速泵、调速泵、定速泵与调速泵并联运行三种压力供水方式适用范围的分析,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根据工作水泵高效运行的原则,分别给出了水泵优化选择的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