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凝胶基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遮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以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材料为骨架的复合型抗红外烟幕的制备及其红外波段遮蔽性能,分别将硝化棉、硝酸钠充填到气凝胶内部孔道中制备出气凝胶/NC、气凝胶/NaNO_3两种复合材料,将其掺杂到常规发烟剂中制备几组复合发烟剂,并对发烟剂红外遮蔽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气凝胶/NC复合材料的发烟剂所形成的烟幕对红外具有明显的遮蔽效果,8~14μm波段红外透过率低至3.37%;当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掺杂量为7%时,烟幕对红外的干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赤磷发烟剂对远红外热像仪的干扰效果,选择赤磷发烟剂与铜粉发烟剂复合的方法,采用SC7000远红外热像仪在烟箱中测试了赤磷发烟剂、铜粉发烟剂及其复合烟幕对远红外热像仪的干扰效果。研究表明:将2.73g赤磷发烟剂分别和2.73g、5.46g、8.19g和10.92g的铜粉发烟剂复合,复合烟幕对7.7~9.3μm波段热像仪的透过率从49.6%分别降低到20.1%、13.0%、7.3%、6.0%;复合烟幕对热像仪图像的干扰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朱晨光  吕春绪  王俊  魏峰 《含能材料》2009,17(4):482-485
为了减少烟幕温度对8-14 μm波段烟幕透过率的影响,分析了有红外辐射源和没有红外辐射源的燃烧型红外烟幕的透过率.结果发现两种情况下5 g发烟剂被点燃后的透过率分别是40%-50% 和15%-20%,燃烧形成的红外烟幕导致烟幕云团具有很强的红外辐射.为此提出了减差修正法,烟幕的透过率通过减去没有红外辐射源时的透过率得到修正,5 g发烟剂的透过率减小为25%-35%.  相似文献   

4.
HC基新型抗红外发烟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玄玉  潘功配 《含能材料》2005,13(3):173-175
分析了传统HC烟幕对可见光和红外的遮蔽特性,针对HC发烟剂配方的局限性和发烟原理,通过用镁粉代替锌粉,用氧化锰代替氧化锌,添加红磷和富碳有机化合物等途径并结合大量实验确定了系列抗红外发烟剂配方。在中型烟幕试验柜中对该系列配方的发烟剂形成的烟幕的抗红外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价,给出了具体的评价试验方法和典型烟幕对红外目标进行遮蔽的热成像图。在此基础上优选了两种HC基的新型抗红外发烟剂,给出了相应的红外消光系数测定数据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与传统的HC烟幕相比,新研究的HC10号和HC06号抗红外发烟剂形成的烟幕在3—5μm和8—14μm波段的红外消光系数分别增大了41.86%和78.46%,使传统HC烟幕的抗红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在远红外波段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对抗多模导引头,通过原位反应和复合配药技术制备一种多频谱干扰剂,同时根据发烟弹的使用预期设计、制造多频谱干扰剂配套的发烟组件。通过烟箱实验分析多频谱干扰剂的红外透过率、毫米波衰减值、可见光透过率,基于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其在红外、可见光波段的质量消光系数。运用静爆法对发烟组件与多频谱干扰剂的匹配效果进行测试,得到发烟组件的发烟过程、有效烟幕宽度和持续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多频谱干扰剂在1~3μm、3~5μm、8~14μm的红外透过率分别为1.98%、3.04%、8.11%,3 mm、8 mm波的衰减值分别可达-14.52dB和-11.76d B,0.4~0.8μm可见光透过率为6.96%;1~3μm、3~5μm、8~14μm、0.4~0.8μm的质量消光系数分别为1.28m2/g、1.14m2/g、0.82m2/g、0.87m2/g;烟幕持续时间大于60s,有效烟幕宽度大于60m;装填多频谱干扰剂的发烟组件具有良好的遮蔽能力,成烟迅速,形成的烟幕云团稳定,是干扰多模导引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燃烧型抗红外/毫米波双模发烟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对抗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武器系统,研制了一种以可膨胀石墨、富碳化合物作为主要成烟组分的新型发烟剂。介绍了发烟剂配方,并就该药剂在烟箱内产生的烟幕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烟幕对35μm、8一14μm红外辐射的透过率小于15%,对3mm、8mm波衰减值大于10dB,实现了—剂干扰多频谱的发烟剂设计,  相似文献   

7.
均匀设计法在赤磷发烟剂红外消光性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均匀设计法进行赤磷发烟剂的配方优化设计,减少了试验工作量,根据均匀设计法实验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两组具有较强红外消光性能的赤磷发烟剂配方,一是四组分配方:包覆赤磷87%,高氯酸钾5.9%,镁粉2.5%,氟橡胶4.6%;二是五组分配方:赤磷68.8%,硝酸钾14%,镁粉8.9%,氯化石蜡3.8%,氟橡胶4.5%.实验结果表明,两组赤磷发烟剂配方在相对湿度为48%、质量浓度为1 g·m-3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红外消光效果,对8~14 μm波段的红外透过率分别为12.81%、11.92%.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在赤磷基抗红外发烟剂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多波段红外辐射仪,对含不同聚合物的赤磷基发烟剂燃烧产生的烟雾对远红外辐射的透过率进行测试。试验表明:不同聚合物在发烟剂中所起作用不同,相似成分的发烟剂中加入氟可降低烟雾在远红外波段的透过率。井分析了上述烟雾在红外波段产生不同遮蔽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超细赤磷的安定性及发烟剂烟幕对10.6 μm激光的消光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无机-有机双层微胶囊包覆法对超细赤磷进行处理,研究其安定性,将处理后的超细赤磷与氧化剂等混合配制成发烟剂,测定其烟幕对激光的消光性能。结果表明,超细赤磷包覆后安定性大大提高,其烟幕对10.6μm激光具有优异的遮蔽效果,透过率降到14%以下。  相似文献   

10.
陈宁  陈厚和  潘功配 《含能材料》2005,13(2):103-105
针对太空环境高真空的特殊性,为了研究抗红外烟幕在太空中的适用性,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真空度下,燃烧型抗红外烟幕对近红外波段(0.76—0.95μm)辐射的衰减性能,结果表明,烟幕透过率随着真空度由0.1MPa升高到0.04MPa逐渐增大,并且各相邻真空度间的透过率增幅基本一致;分析表明随着真空度的升高、烟幕炭黑含量的减小、烟幕质量浓度的降低,烟幕红外衰减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某枪弹底火以不同过盈量压入药筒后的撞击感度变化情况,基本明确了装配过盈量对底火感度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导爆管雷管延期体结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索式延期体的纺织方法,其秒量与铅结构延期体秒量的精度对比,并探讨改进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导弹电磁兼容已经成为导弹现代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弹上复杂线束在导弹电磁兼容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以某型号导弹为背景,基于CableMod软件平台,采用仿真预测试的方法研究导弹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了如何建立适用于仿真的导弹结构模型与电气模型,并对导弹内复杂线束间的串扰,以及弹体对线束产生辐射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线束内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敷设,且双绞屏蔽后相互串扰明显降低,并提出使用弹壁电缆套管代替U型电缆罩,能避免因缝隙产生的电磁泄露,抑制电磁辐射,有助于通过电磁兼容测试。  相似文献   

14.
一种便携式红外目标模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头罩式便携红外目标模拟器,采用微型黑体作为红外辐射源,采用卡赛格林平行光管作为光学系统,在可调光阑和电机的配合下,能够快速模拟出不同辐射强度、不同大小的红外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纤测速方法,研究了脉冲推力器用烟火型装药药剂配比和装药密度对燃速的影响。通过密闭爆发器,测试了药剂的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药剂虽然初期燃速不同,但后期燃速趋于相同;随着装药密度增大,燃速先增加、后减少;在装药密度1.45 g/cm3时燃速最高,可达到800 m/s. 在所测试压强范围内,烟火型药剂的压强指数为0.736 4,说明该烟火型装药药剂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可稳定工作,能够实现脉冲推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兵  侯明  王殿宇  董友亮 《兵工学报》2021,42(2):438-448
针对导弹发射的机弹分离过程存在较大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分析了迎角对空空导弹初始弹射弹道的影响。参照美国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开展的一项使用标准机翼/挂架/带舵外挂物模型的捕获轨迹法试验,建立了相似的几何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29]中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四代战机在不同迎角下内埋弹射空空导弹的初始弹道。结果表明:在超声速条件下,迎角变化对导弹初始弹射阶段的六自由度运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迎角的增大,导弹俯仰运动更剧烈、横滚角度更大、偏航角度更小,机弹分离的速度明显下降、分离的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激光引信具有定距精度高,抗电磁和声波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若鱼雷配有激光引信则可以提高其毁伤概率,使鱼雷在现代海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简要分析海水的组成及其光学特性基础上,确定了水下透光窗口,讨论了激光束在水中的传输特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科学设计水下激光引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进行了全弹道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从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计算出发,建立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内弹道、外弹道(含空气动力)、终点弹道计算模型,然后应用三种不同类型的优化方法对火药弧厚、装药质量、弹头长径比、弹芯直径、弹体圆柱部长径比五个设计变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硝化棉作为原料,选择碳系导电填料,通过液相共混复合法,制备了抗静电硝化棉薄膜。用高阻计和静电感度测试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表征了抗静电硝化棉薄膜的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添加1%的碳系导电填料时,抗静电硝化棉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分别为:2.2×109Ω和7.5×109Ω· m,相比纯硝化棉,分别降低了6个数量级和3个数量级。其静电火花感度为2.31 J,相比纯硝化棉,增大了14%,显示最佳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参数有所提高,说明导电填料的加入,不会削弱硝化棉本身的力学性能。制品内部形成的均匀导电网络会使静电荷消散。  相似文献   

20.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国  刘维平  孙伟  李胜东 《兵工学报》2008,29(11):1358-1361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进行了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人的行为模式,通过对装甲车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部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