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3—1984年抗辐射药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1983—1984年可以看到的有关辐射防护剂主要文献66篇。包括含硫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胺类、抗氧化剂、含羟基物质和糖、性激素、抗菌素和维生素、生物生化制剂、微生物制品和免疫调节药、多糖和其他天然药物、金属及其络合物等,并获得如下印象:(1)1983—1984年间国内外关于抗辐射药物的研究继续取得良好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对抗放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抗放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放疗及其他疾病)两方面。(2)关于新的辐射防护剂的探索,范围仍是十分广泛的,但仍待有重点、有选择地研究其中一些化合物或制剂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新型抗氧化剂SS31在体外对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和初步机制,用60Coγ射线照射细胞,用不同浓度的SS31对细胞进行干预,观察照射后细胞的增殖、生存状态、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并将药物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7.5Gy的γ射线照射后24-72h,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48h内细胞凋亡和坏死比率显著增加,并伴随胞内ROS增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细胞周期阻滞。SS31能明显改善这些反应,药物干预组与阴性对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通过本实验,观察到了SS31具有明显的体外辐射防护作用,提示其有潜力作为一种新型的辐射防护剂。  相似文献   

3.
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日益增多。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的应用倍受关注,但目前使用的许多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都不太理想。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效、低毒的天然辐射防护剂。本文主要关注了化学类、植物和天然中草药的辐射防护剂以及细胞因子和干细胞辐射治疗剂的应用前景。氨磷汀(WR-2721)及相关化合物最具市场前景,但是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植物提取物和天然中草药具有毒性小、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口服给药,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的优势,因此成为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细胞因子治疗能够预防或减少急性辐射综合症(ARS)。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分泌造血生长因子、重建造血微环境、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急性辐射损伤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因此,植物和中草药作为辐射防护剂和MSC作为放射治疗剂的协同应用可能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海藻硫酸多糖(SP)是一种从褐藻中提取的天然硫酸酯化多糖,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国内外对其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仅限于整体水平。该课题就动物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对SP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1)以γ射线照射小鼠为模型,观察了SP对受照小鼠的外周血恢复及30d存活率的影响;(2)以造血因子依赖细胞株(NFS-60及TF-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对NIH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分析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表明,螺旋藻多糖蛋白能显著减轻辐射对小鼠PCE微核率及白细胞数的影响。故螺旋藻多糖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天然辐射防护剂。  相似文献   

6.
多糖辐射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多种多糖有明显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可能与免疫调节、保护造血系统、清除自由基等方面有关。本文介绍了一些多糖辐射防护实验研究结果,并对多糖辐射防护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离辐射作用于体内水分子可产生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等物理化学反应。因而,清除自由基可以对电离辐射引起的机体损伤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很多辐射保护剂剂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效应从而发挥其辐射防护作用。本工作围绕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类重要抗氧化剂的自由基清除效应作一概述,主要包括了多糖类、酚类物质、激素类、维生素类等等。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SPs)是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非特异性保护蛋白,参与细胞的损伤修复。本文介绍了热休克蛋白的分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概述了其分子伴侣、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功能等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从射线诱导HSPs表达、抗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DNA损伤防护等方面总结了HSPs的辐射防护作用。HSPs有可能成为新一代辐射损伤防护剂。  相似文献   

9.
抗辐射损伤药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氨琉基类辐射防护剂、细胞因子、激素、中草药等6类抗辐射损伤药物的特性,抗辐射效果、作用机理以及常见毒副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海藻硫酸多糖(SP)是一种从褐藻中提取的天然硫酸酯化多糖,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国内外对其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仅限于整体水平。该课题就动物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对SP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1)以γ射线照射小鼠为模型,观察了SP对受照小鼠的外周血恢复及30d存活率的影响;(2)以造血因子依赖细胞株(NFS—60及TF—1)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建立了简便且重复性好的体外照射模型,研究了SP对造血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3)应用ESR技术,以5′—TMP作为DNA模型,研究了SP清除辐射所致自由基的作用。结果发现,SP确有促进受照小鼠外周血恢复,促进造血细胞增殖,提高其30d存活率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自强 《辐射防护》2003,23(5):274-277,292
从中国辐射防护的实践看,现行辐射防护体系进行适当简化和更加协调一致是必要的。仅仅基于保护人的防护举措不是在各种情况下均能满足环境的要求。辐射防护的含意应该包括保护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影响。集体剂量是一个有用的但需要明确其应用范围的指标。它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辐射防护水平的提高,但应明确其应用的条件,如时间和空间等。天然辐射是人类所受照射的最大来源。有必要控制天然辐射产生的职业照射,如地下矿工和航空机组人员。加强控制人工辐射和天然辐射对孕妇和儿童的照射是重要的,其中特别是放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前一工作报道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芥子碱对小麦和元麦有辐射保护作用。芥子碱的水解产物为芥子酸和胆碱。为了探索芥子碱辐射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本文用氯化胆碱预处理小麦萌发种子后用X射线辐照。6天后的生长表明氯化胆碱对小麦萌发种子没有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植物凝集素PHA-L对小鼠急性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动物30 d存活率实验,即小鼠全身辐照至吸收剂量为7.2 Gy后观察其存活情况;利用外周血和免疫学实验,小鼠全身照射至吸收剂量为7.2 Gy后测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股骨有核细胞数(The number of nucleated cells in bone marrow,BMNC)、骨髓DNA含量以及各脏器指数;对小鼠进行9.0 Gy腹部照射,取小肠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照射给药组小鼠30 d存活率比单纯照射组均有提高,特别是高剂量组提高约60%;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脾结节数均有提高,分别从0.74±0.16、1.02±0.17和9.80±6.46提高到1.18±0.40、1.22±0.17和18.10±6.87,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HA-L对脏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高剂量组小鼠肠道组织损伤恢复明显。提示植物凝集素PHA-L对急性辐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可引起照射部位骨组织产生放射性骨损伤,发生骨丢失、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放射性骨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电离辐射可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抑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过程。根据电离辐射对骨组织细胞影响的具体机制,以及骨组织细胞对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的不同响应,可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本文从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两个方面介绍放射性骨丢失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其发生机制提出可能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黄冈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辐射防护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方法: 应用PDCA循环, 建立科室放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 分析和对比2016年6月份(整改前)及2017年9月份(整改后)采用PDCA法进行放射防护专项整改前后, 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率、治疗技师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率、新员工辐射防护岗前培训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放射防护培训率、辐射防护警示标记覆盖情况、辐射防护用品购进情况, 汇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 黄冈市中心医院放疗科工作人员(7人)个人剂量计佩戴率由85.71%(6/7)提高至100%(7/7), 治疗技师(4人)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率由50%(2/4)提高至100%(4/4), 新员工辐射防护岗前培训率由30%(3/10)提高至100%(10/10), 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防护培训率由90%提高至95.7%, 机房环境警示提醒标志和红色警示线整改后增加2处, 辐射防护演练次数由之前的3次(9个月, 4 次/a)提高至整改后的7次(12个月, 7 次/a), 辐射防护用品总数量增加了6个。结论: 在医院放疗科辐射防护管理体系实践中应用PDCA循环工具, 可以促进放射工作人员加强自身防护, 提高辐射防护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大亚湾核电站运行辐射防护的工作实践和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提出了我国在辐射防护领域急需解决的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现场辐射防护实践中处理好辐射安全与核电生产和效益的关系 ,以及实现辐射监测设备和防护用品国产化等三个问题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核与辐射技术在医学检查、诊断和治疗领域运用的增加,世界范围受照人群不断增多,医源性辐射已成为人类最主要的人工辐射来源之一。医疗机构和个人在选择利用放射手段获取诊断和治疗利益的同时,需要注意和防护伴随的辐射损伤效应。本文介绍了医源性辐射及其危害、机体组织的辐射损伤特性和类型、辐射生物效应分子及效应调节研究的进展,简要概述目前临床已经使用或最具应用潜力的辐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宇宙空间及空间站内的辐射环境,针对各类太空辐射,选用合适的屏蔽材料、选择发射时机和运行轨道躲避强太空辐射,合理采用各种辐射防护方法和生物化学防护剂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9.
探讨白藜芦醇二聚体(Amurensis H,Vam3)对辐射致小鼠胸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无菌分离小鼠胸腺细胞,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白藜芦醇组(Resveratrol,Res)、Vam3组、照射组(Irradiation,IR)、照射+Res组和照射+Vam3组。照射+Res组和照射+Vam3组于照射前30 min给予Vam3和Res孵育,对照组、Res组、Vam3组以及照射组加等量RPMI-1640培养基或对应药物处理,除对照组、Res组和Vam3组外,其余3组均给予4 Gy ~(137)Cs γ-射线单次照射。照射后分别用生物发光法检测小鼠胸腺细胞活力,活性氧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荧光抗体标记检测γ-H2AX表达水平以及FITC-Annexin V和PI双染标记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ROS和γ-H2AX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细胞早期凋亡数目增加;而照射+Vam3组与照射+Res组比较显示,Vam3在提升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ROS和γ-H2AX水平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比Res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Vam3对辐射引起的小鼠胸腺细胞急性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the origin and type of radiation hazards as well as the main aspect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low-energy accelerators are discussed in general,and the problem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al monitoring of the five accelecrators in the Institut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namely,one 1.2M cyclofron,two Cockroft-waltons and two Van de Graafts,as well as a powerful electron accelerator for industrial irradiation are described.The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ment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GB517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