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治欣 《中州煤炭》2016,(12):168-171
落差2~5 m的小断层现成为影响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实例,探讨了三维地震对小的断层解释。建立了一个断层落差为2 m的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在正演生成的时间剖面上提取了属性,结果显示,虽然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看不出来,但在属性上有明显反映,因此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可解释小断层。对一个实例利用地震属性技术进行了解释,解释出了一个落差2.5 m的断层,与煤矿实际揭露吻合。  相似文献   

2.
典型地质构造的三维地震波形特征及断层的量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顾北煤矿揭露的地质异常现象(包括断层、层滑及煤层变薄区)与三维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典型地质构造现象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上的波形特征以及如何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上确定断面和断层落差,使断层得到量化。  相似文献   

3.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动态范围与地震勘探成果精度相关,煤炭全数字三维地震资料成像质量与空间采样密度、观测系统相关。详细分析了煤炭采区全数字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三维地震数据目标处理技术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属性解译技术。研究表明:煤炭采区全数字三维地震勘探处理时间剖面上的煤层波频带宽度达到160 Hz以上,煤层波的主频为110 Hz,可有效识别落差5 m的断层及巷道。  相似文献   

4.
为查清彬长胡家河矿井首采区域的主要煤层赋存形态以及地质构造发育情况,以便矿井设计及采掘工程提供可靠依据,对首采区域开展了三维地震勘探。得到了较好的原始资料,查明了该区域内断层16条,落差H>10 m的断层8条,落差5 m≤H<10 m的断层7条,落差H<5 m的断层1条,并解释了区内超过5 m的褶曲6个,包括4个向斜,2个背斜,同时,预测了区内4号煤层的厚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煤炭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是在煤炭机械化采煤对地质成果高精度的要求下而展开的研究.通过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成像质量与空间采样密度、观测系统参数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高密度采集的方法,在精细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方面展开了高密度数据处理的研究,发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多属性解释技术.研究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地震成果剖面上的煤层波频带宽度达到200Hz以上,煤层波的主频为110Hz,有效地识别出了2m落差的断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发耳煤矿复杂的地形条件、构造条件、煤层条件、物性条件,根据该矿的地质条件,提出了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对策,依据采掘揭露资料、井下钻探资料、地面钻探资料,对发耳煤矿三维地震勘探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煤层埋深相对误差一般小于4%,可基本控制落差大于10m的断层,同时指出了三维地震勘探在贵州煤矿应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徐亚兵  吕进英 《中州煤炭》2012,(2):33-34,68
三维地震数据包含了煤厚变化在内的各种地质信息。根据三维地震资料,不仅能够控制落差3 m以上的断层和褶曲,还可以对煤层变薄带的范围进行圈定。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根据煤层变薄在地震时间剖面和煤层振幅切片上的表现特征圈定煤层变薄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提取反射波振幅,用AMP参数突变点参考时间剖面解释小断层,满足煤矿井下机械化采掘需要。  相似文献   

9.
小断层是影响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小断层的地震波识别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煤田落差5 m以内小断层的识别仍是一大难点。南方煤田一般地形复杂、断裂发育,为推进南方煤田小断层的地震勘探研究,本文选取南方典型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田作为研究区,通过建立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从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不同埋深落差分别为5 m、3 m和1 m的小断层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处于地表低速层,对于落差1~5 m的小断层采用地震波运动学方法难以识别,而应用动力学方法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分析,发现振幅类属性对于识别小断层较为敏感,分辨能力较强。通过模型试验,在震源频率为60 kHz的条件下,成功解释出落差5 m以内的小断层,结果与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实际小断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断层是诱发矿井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对落差5 m以内小断层的识别是一大难点。选取南方典型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田作为研究区,对煤田地层进行详细调查和现场踏勘,设计地震物理模型,采用特有速度比1∶1.74,实现地震物理模型对埋深800 m、1 000 m和1 200 m,落差5 m、3 m和1 m小断层的构建和分析。应用地震波动力学方法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对小断层进行分析,获得振幅包络、振幅一阶导数、振幅二阶导数等7种地震属性对小断层特征响应的敏感程度,据此建立地震属性与落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当煤层小断层落差5 m以内时,不仅与传统上的振幅属性存在线性关系,还与相位、频率有关的地震属性成线性关系,其中振幅包络和振幅虚部的相关性较高,瞬时频率、振幅一阶导数、余弦瞬时相位、振幅二阶导数和振幅包络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