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糯玉米芯色素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黑糯玉米芯色素的工艺,重点研究了提取剂,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固液比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出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主次因素和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方法比较其提取率.结果表明: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黑糯玉米芯色素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固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65℃,固液比1:8,超声波功率144W,提取时间45min,提取2次,超声波辅助提取黑糯玉米芯色素的提取率高达18.66%,比传统方法的提取率提高0.71%,且差异显著,提取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1/32.超声波辅助提取黑糯玉米芯色素,具有提取速度快,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运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黑糯玉米芯色素,研究了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刺、金属离子、共存物质对黑糯玉米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常规提取的黑糯王米芯色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对两种方法提取出的色素无显著性影响;过氧化氢、亚硫酸钠、维生素C溶液对黑糯玉米芯色素影响较大;金属离子中的Fe^2+、Fe^2+、Sn^2+对黑糯玉米芯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中常用的葡萄糖、蔗糖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且浓度越大,影响越大。柠檬酸、苹果酸、可溶性淀粉对色素溶液有增色作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色素和常规法提取的色素的稳定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5.
为确定超级黑糯玉米芯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超级黑糯玉米芯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RSM)分析法,建立超声-微波协同提取超级黑糯玉米芯色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并以色素提取液吸光度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考察了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及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及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率影响极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76 s,微波功率356 W,料液比1∶27(g/mL),在此条件下色素提取率达93.61%,产率达16.37%。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微波辅助下乙醇水溶液中红茶色素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微波作用时间和微波功率及固液比对红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软件对红茶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红茶色素提取工艺为: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67%、微波作用时间62 s、微波功率490 W、固液比1∶23,此条件下测得红茶色素提取率为36.5%;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微波作用时间>固液比。该方法简便易行,提高了色素的提取率,节约色素提取成本,提取的色素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着色和延长保质期等领域,有助于减少化学有害染料和颜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黑糯玉米芯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研究了黑糯玉米的穗芯色素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酸度,温度、光照、碳水化合物、微波、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及黑糯玉米芯色素的部分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色素采用0.05mol/HCl溶液以样品与浸提剂比=1:20浸提24h,在60℃下二次浸提后,减压浓缩温度为60℃、真空度为0.9Mpa,最后减压干燥(温度为60℃、真空度为0.9Mpa)得该色素的平均得率为7.03%;该色素的特征吸收峰为510nm,色素类型为花色苷类;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褪色;热、光、碳水化合物、微波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可溶性淀粉有增色作用;色素对H2O2,Na2SO3较敏感;几种常见的金属离子(除Fe^(3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野生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野生黑木耳多糖,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为提取剂、微波功率为560W、提取时间为35s、料液比为1:40、萃取时间为3h浸提效果最佳,多糖提取率达98.55%。与传统的浸提法相比,时间由24h缩短为30s+3h,多糖产率为7.12%,微波辅助提取多糖具有时间短、耗能低、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微波法提取枸杞中的色素,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主要影响因素,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结果表明,枸杞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微波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45℃,提取次数2次,色素得率为17.14%,微波法提取色素工艺简单,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以黑糯玉米为原料,在16~30 ℃下进行固体发酵,对酿制黄酒专用的黄酒种曲(1#)、市售酒药(2#)、活性干酵母(3#)三种菌种分别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测定三种菌种的糖化酶和液化酶活力,在发酵过程中测定糖度和pH的变化,发酵结束后通过模糊感官评价、测定发酵制品的pH、总酸、总糖、出酒率和酒精度来确定黑糯玉米黄酒酿造所需的最佳菌种,其结果表明:1#菌种的糖化力和液化力明显高于2#、3#,且1#菌种发酵周期短,出酒率和酒精度高,感官评价结果也明显优于2#、3#,因此1#为酿制黑糯玉米黄酒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14.
15.
黑甜玉米中黑色素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黑甜玉米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诸多因素对提取色素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色素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酸度,以70%的乙醇与0.1mol/L HCl(pH=2)混合提取剂,固液比为1:5,在70℃下浸提120min,共二次效果最佳。通过硅胶层析纯化后,色素纯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黑芝麻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黑芝麻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光谱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芝麻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一定浓度的酸性醇溶液为溶剂,保持提取温度为80℃,时间3h,物料比为1:50,黑芝麻色素呈天然黑褐色,对自然光,紫外光,温度(25℃-100℃,酸碱度(pH4-8),抗氧化剂(茶多酚),金属离子(Al^3+,Ca^2+,K^+,Zn^2+,Mn^2+,Mg^2+),均表现较稳定,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色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