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数据缺失会影响处理和解释结果。本文基于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并结合地震波同相轴横向连续性,提出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将正交多项式变换和Radon变换结合,通过正交多项式变换拟合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特性,改进了传统Radon变换只考虑地震道叠加特性的缺陷,增加了振幅变化的斜率和曲率信息,保留了地震波AVO特性,有利于地震波振幅信息在横向变化情况下缺失地震数据的重建。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空间假频,实现缺失道数据重建,并保留振幅AVO信息。  相似文献   

2.
薄层反射波非零炮检距的属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薄层顶、底界面反射波的走时入手,研究了薄层反射波在非零炮检距集上出现的干涉现象,导出了薄层反射波在出现干涉时的炮检距计算公式,说明薄层干涉出现的炮检距是多变量函数,即随着埋藏深度h、地层速度v、薄层厚度Δh以及地震波的主频f*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重点分析了地层厚度Δh和地震子波主频f*对反射波振幅特性和频率特性的影响。在充分分析薄层反射的振幅、频谱随炮检距变化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在应用叠前信息(如AVO分析)进行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时,应充分考虑薄层反射波的干涉和调谐现象带来的振幅和频率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沿射线路径的波动方程延拓吸收与衰减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层的吸收与衰减效应使地震波的振幅被衰减,相位被改变。在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反褶积处理假设地震信号是平稳的,即地震子波的波形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较小),这时用地震道自相关函数代替子波自相关函数才比较可靠;而地震成像也要求炮集与炮集之间、道与道之间的地震波能量一致,否则成像结果不保幅,因此必须对地震波进行吸收与衰减补偿。但是,对地震波吸收与衰减的补偿通常是针对自激自收单道记录的。事实上,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是沿着波的传播路径发生的,因此,补偿应该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一样在反向波传播过程中进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沿射线路径波动方程延拓的吸收与衰减补偿(Q值)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非递归波场延拓代替递归波场延拓,用等效Q值代替分层Q值,用平面波传播思想实现对叠前数据沿波传播路径的吸收与衰减(Q值)补偿。这种方法适合于局部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情况。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补偿后子波波形的一致性得到了改善,衰减的振幅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南方山地地震特点出发,着重分析表层品质因子、介质、波的传播速度等方面对地震波的影响,定性、定量分析激发药型、药量、激发组合与检波组合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改进单炮记录中反射波振幅不均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震波AVO与地层岩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质的各向异性,孔隙率、流体饱和度及有效压力等是影响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现有的地震波反射系数表达式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假设,推导出弱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中的反射系数近似表达式,在不降低精度的同时,表达式的形式大大简化(振幅是炮检距或入射角的显函数),物理意义明确,并且研究了双相介质(水-气,油-气)孔隙率,流体饱和度和上覆岩层压力变化对反射波AVO的影响,由于岩石孔隙流体饱和度对介质密度,纵波和横波速度及反射波振幅影响较大,本文尝试把饱和度变化对反射系数的影响表示成关于速度和密度值的显函数(饱和度修正项),从而使长期以来被人们定性分析的饱和度对速度,密度及反射系数的影响定量化,对于不同压力、不同孔隙流体情形,得到的饱和度修正项均适用。  相似文献   

6.
地震波振幅属性是识别目的层岩性的重要参数,但该属性受上覆界面的影响较大。为了弄清上覆水平界面对目的层地震波振幅的影响,从正演模型出发,利用双程波动方程进行模拟,研究地震波在不同速度、不同尺度的上覆地层中传播时振幅的变化,建立上覆界面与目的层地震波振幅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包含完美匹配层(PML)边界衰减系数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公式,使用GPU进行并行计算加速,最终获得三维层状水平速度模型目的层地震波振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上覆水平界面的反射系数发生变化时,目的层地震波成像振幅的变化范围及变化趋势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当上覆水平界面的反射系数趋于一致时,目的层地震波成像振幅便会发生异常性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过程中正确识别目的层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型的炮检距均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完全形式的Zoeppritz方程,制作了具有不同地层参数的理论模型,研究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所提出的炮检距均衡方法,目的是要校正剩余振幅误差,即在做完与炮检距有关的处理后依然存在的振幅误差。炮检距均衡是通过确定实际背景地震反射的AVO响应与相应理论模型的AVO响应之间的关系,求取校正系数,然后对地震资料进行校正,校正后可以突出真正的AVO响应。  相似文献   

8.
 在薄层发育区,无论是常规叠加速度分析,还是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的剩余速度估算,均应考虑薄层干涉响应对速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薄层干涉现象的分析,指出薄层出现干涉的炮检距随着埋藏深度、地层平均速度、薄层厚度以及地震波的主频的变化而改变。地层厚度越小,出现干涉的炮检距越小;当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时,无法分辨薄层顶、底界面的反射;地震波的主频越高,出现干涉的炮检距越大;地层厚度一定,地震波频率不变时,地层埋深越大,速度越高,出现干涉的炮检距越大。因此在实际的薄储层发育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选择切除参数和炮检距范围时,应避免较大炮检距处干涉带来的影响,保证拾取速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菲涅耳带与洞缝型油气藏地震波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姚 《石油物探》2005,44(5):491-494
碳酸盐岩洞缝型油气藏可以看作是由准均质介质中随机分布大小形状各异的低速体共同组成的复杂非均匀介质。应用随机介质模型及非均匀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对洞缝型油气藏进行了系统的正演模拟。对模拟地震波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①溶洞横向尺度的变化对振幅影响很大;②溶洞高度的变化对振幅影响较小;③宽度较小溶洞的振幅变化比宽度较大溶洞的振幅变化复杂;④利用振幅可以确定小溶洞宽度;⑤不同溶洞的振幅变化规律存在差别等结论。利用惠更斯原理和菲涅耳带的思想从理论上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说明溶洞型油气藏的地震波场主要由那些非均匀分布、大小形态各异的低速体所产生的强弱不同的散射(绕射)波组成,因此,要解决溶洞型油气藏的问题必需加强以散射(绕射)波为基础的处理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显洲 《石油物探》2005,45(3):288-281
为探讨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盐体下伏地层的影响.选择了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块,从速度、振幅、频率、偏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对该区块的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然后对DMO叠加速度以及炮域波动方程和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取了下伏地层地震反射波的振幅和频率.探讨了盐体对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盐体对下伏地层的成像精度以及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野外观测方式的变化和采集密度的调整对室内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常规处理方法多基于地震数据的点、线、面进行分析,对这类新观测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理论上简要说明常见的几种地震波的波场特征及其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形式,据此提出基于地震波场空间连续性的分析方法,包括炮检关系分析、叠前等时数据集分析、转置数据分析及(F-Ks,Kr)域分析等;从叠前多道、多域处理的角度认识连续地震波场在数据处理中的意义。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野外采集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激发和接收条件的一致性,在观测系统设计上应保证每个面元属性(方位角、炮检距、覆盖次数等)分布均匀一致、地震波场连续,为室内灵活的数据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裂缝储层地震波特征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通过多种裂缝物理模型和MTS岩石物性测试系统,测试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状态下裂缝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裂缝特征参数的变化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裂缝密度、方位、张开度的变化对纵横波的速度、振幅、衰减和主频等均有明显的影响,但裂缝参数的变化对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参数(振幅、主频等)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运动学特征(速度等)的影响,为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衰减和主频等属性参数进行裂缝特征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震资料采集中的最大干扰距离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务祥 《石油物探》2007,46(1):90-93
在2个或2个以上的地震队同时在一个地区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情况下,一个地震队所激发的地震波往往会干扰另一个地震队所接收的地震信息。这就引出一个最大干扰距离的概念,即一个地震队激发的地震波能量不被另一个地震队所接收的最短距离。很明显,最大干扰距离与震源类型和激发条件有关。讨论了最大干扰距离计算的方法原理,即利用实际地震资料,计算炮记录各道的均方根振幅,利用幂函数拟合得到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衰减曲线,结合背景噪声记录的均方根振幅,求出最大干扰距离,在伊朗AMK工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中。中国和伊朗的2个地震队同时在这一区域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为了避免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利用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了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的最大干扰距离,并进行了采集试验。结果表明,当2个队施工的距离大于最大干扰距离时,同时进行资料采集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由此说明以上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三维AVO处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VO处理的基础是其振幅处理,真振幅处理主要通过振幅补偿及地表一致性振幅校正等手段完成。反褶积在提高地震波高频成分的同时,也破坏了地震波振幅原有的振幅关系,反褶积后需要重新作振幅校正。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将直接影响AVO分析的效果,做好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有利于提高AV0分析的准确性。利用叠前时间偏移产生的CRP道集代替CDP道集作AVO分析,克服了CDP道集的不足,使AVO属性得到偏移归位,气藏边界更加清楚。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AVO处理方法,对永安镇地区的三维资料进行了AV0处理,对已知的气藏进行了准确的气藏AVO描述,充分说明该三维AVO处理方法是非常可靠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腹部均被沙漠覆盖,沙漠区地震勘探采集的地震反射波中高频能量大部分被表层沙丘吸收。为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提出了一种近地表和中深层叠前一体化Q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基于地震波振幅、主频和表层地震波传播时间等属性,经简化的谱比公式计算炮检点近地表相对Q场;然后通过近地表炮检点地层品质因子修正中深层平均Q模型,建立含近地表变化的叠前平均Q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一步法叠前Q补偿。应用此模型处理的沙漠区地震资料分辨率,比应用常规中深层Q补偿方法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高,合成记录标定结果和叠前反演结果也优于常规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拟合AVO属性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Shuey的佐普里兹方程近似式出发,通过拟合随入射角变化的反射系数,获得较精确的零炮检距反射系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而且这种拟合方法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地震资料CMP道集上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关系,进而反演出较准确的AVO属性剖面。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以往采用的AVO反演的主要区别在于不仅能够反映炮检距上振幅能量随炮检距变化的关系,而且对入射角没有限制。  相似文献   

17.
射线追踪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是和地震波传播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可以用射线理论、积分方程、微分方程来描叙地震波的传播,模拟方法也相应地有射线追踪方法、积分方程数值求解方法及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方法。射线追踪方法通过求解程函方程计算地震波旅行时,通过求解传输方程计算地震波振幅。是以高频近似为前提,适合于物性缓变模型中地震波传播模拟,但不适合物性变化较大的模型中。其突出优点是模型简单,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完全形式的Zoeppritz方程,制作了具有不同地层参数的理论模型,研究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所提出的炮检距均衡方法,目的是要校正剩余振幅误差,即在做完与炮检距有关的处理后依然存在的振幅误差.炮检距均衡是通过确定实际背景地震反射的AVO响应与相应理论模型的AVO响应之间的关系,求取校正系数,然后对地震资料进行校正,校正后可以突出真正的AVO响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QT的能量比法地震波初至拾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量比法拾取地震波初至的基本思路为:在初至到来之前地震波的振幅很小,而在初至到来之后,其振幅增加到很大,因此在初至附近的两时窗内的能量比值会很大,只要找到地震道上能量比的最大值点,此点对应的时间即为初至时间。本文在Linux工作环境下,以QT为开发平台,利用能量比法实现了SEG Y格式地震文件的读取,并以共炮点、共接收点和共炮检距的方式对初至时间进行交互式自动采集与检验校正,提高了初至拾取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20.
在地震领域中广泛地应用统计振幅均衡(补偿)技术来为幅炮检距变化(AVO)的处理和分析准备资料。这些统计技术的目的是对信号随炮检距的平均衰减进行补偿,以便能够识别和分析相对于这种平均衰减为异常的反射界面,可是,当统计振幅补偿技术用于随炮检距变化的低信噪比(S/N)的数据集时,该技术却有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的假象对人们努力检测的AVO的响应产生压制。当S/N比低且像常见的那样随着炮检距变得更差时,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