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对海上地震资料频带有限、测井稀少且分布特殊的问题,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A油田为例,研究了用于储层精细描述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技巧,客观评价其识别效果。最终证明了在提高地震分辨率和合理选取变差函数的基础上,可以取得符合油藏研究精度的地球物理反演结果,推进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在海洋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应用地质统计学法进行露天矿勘探网度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某露天矿为例,建立了该露天矿的矿床模型,得出了该露天矿主采煤层的煤层厚度、灰分和硫分等地质变量的理论变差函数模型,并对其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估计方差是勘探网度和网型的函数这一原理,模拟得出了最佳勘探网度,并对该露天矿首采区和后续区的勘探网度进行了优化和评价,为采矿设计提供矿床地质条件的可靠性论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储层参数的预测,肯定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即克里金技术比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具有优越性,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指导实际生产工作,取得成功,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显现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回顾了其在土壤环境、水环境等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的一些成果。 这些成果表明,地质统计学方法是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精确估值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地质统计学在环 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两点统计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相建模方法,在少井的情况下刻画变量空间相关性的变差函数较难求取。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通过扫描训练图像获取变量的空间相关性,能够充分利用地质学家的经验,为少井条件下相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介绍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及常用的单一平衡方程模拟(SNESIM)算法,利用Snesim算法在南海北部湾盆地X井区进行实例研究,并与序贯指示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三角洲储层沉积相建模中,该方法在刻画砂体形态上比传统的建模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八面河地区岩性组合复杂、储层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难以有效识别。近两年,针对八面河地区储层特点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结合八面河地区地质特点,以沟谷带中段沙三上、沙四段2砂组薄储层为例,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开展储层预测,精细描述了沟谷带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优选m4东岩性圈闭内的m4-x11井进行钻探,在沙四段2、4、5砂组钻遇油层9.2m/8层,取得良好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8.
空间插值法在降水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降水信息需求日益增加,应用于空间降水的插值方法也日益完善,不同的插值方法因为所应用的地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于不同的地区,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最佳的插值方法.采用江苏省的南京市、无锡市等12个市自1999-2008年间的1月的降雨量为数据源,分别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0K)和反距离加权法(IDW)对同时期江苏省扬州市的降雨量进行插值,通过分析发现: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的结果整体上优于反距离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9.
以普朗斑岩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铜矿(化)体品位变异函数的计算分析,构建了变异函数球状模型,并得到铜品位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上的参数.分析表明,铜元素在矿区内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性:首采区、北矿段铜元素品位呈几何异向性,而东矿段铜元素品位具有带状异向性.运用球状模型套合的方法构建了铜元素品位各向异性的套合结构模型,发现铜元素品位在首采区及北矿段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坐标性变化,而在东矿段沿走向、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变化.据此认为,控制矿(化)体空间变化的因素主要由矿床成因所决定,其中首采区、北矿段斑岩型浸染状矿化较均匀,而东矿段"大脉状"矿体存在多阶段矿化的叠加,致使成矿元素具有显著的分带性.结合矿体实际地质特征及铜品位分布规律,认为首采区与东矿段所挟持地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普朗斑岩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铜矿(化)体品位变异函数的计算分析,构建了变异函数球状模型,并得到铜品位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上的参数.分析表明,铜元素在矿区内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性:首采区、北矿段铜元素品位呈几何异向性,而东矿段铜元素品位具有带状异向性.运用球状模型套合的方法构建了铜元素品位各向异性的套合结构模型,发现铜元素品位在首采区及北矿段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坐标性变化,而在东矿段沿走向、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变化.据此认为,控制矿(化)体空间变化的因素主要由矿床成因所决定,其中首采区、北矿段斑岩型浸染状矿化较均匀,而东矿段"大脉状"矿体存在多阶段矿化的叠加,致使成矿元素具有显著的分带性.结合矿体实际地质特征及铜品位分布规律,认为首采区与东矿段所挟持地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岩层模拟的地质统计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变差函数模型及格立克法的计算公式。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以变差函数为工具,根据勘探钻孔数据,对岩层标高的变化进行了模拟。三维立体图直观显示了岩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矿产开发的可靠性提供岩层空间变化形态分析直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汉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特征,利用网格法分3层在余姐河小流域采集土样,共采集207个样点。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Kriging插值法,结合坡向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丰缺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逐渐降低;经方差检验,仅0~1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林地0~10、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坡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草地0~1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0~20、20~40 cm土层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该流域0~10 cm土壤有效锌储量为45.42 kg,土壤有效锌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农地、草地;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平均密度综合评价指数,该流域土壤有效锌处于丰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空间信息统计分析原理及计算方法。运用空间信息统计的原理,以变差函数为工具,对某勘察小区工程实测数据的3a层含水量进行了分析,得到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实验变差函数及理论变差函数模型,并用克立格估值法,对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直观显示了含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直观的变量空间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15.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通过选取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为土壤肥力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并将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进一步分析土壤各肥力因子及总体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所选的5种肥力指标中,pH值具有弱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表现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运用Kriging空间插值发现pH值较高的部分处于研究区中部,而较低的部分处于北部,有机质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全氮、速效钾均呈同心圆模式由内向外逐渐降低,其核心点为黄庄街道,速效磷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整个武清区土壤肥力质量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以中等质量土壤为主.该评价结果能有效为规范农户种植、施肥行为和制定相关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杭州下沙区土壤中酸碱度和铅、锌、铜进行监测分析,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该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下沙区土壤偏碱性,重金属含量超过该区本底值,各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关系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区、绿地、商业区、高教区。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对铜、铅、锌等重金属元素富集作用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调查区域内土壤及植物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别进行了评价,所调查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Pb、Zn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有一定的选择性,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冶金污泥中的有价金属资源化并合理回收与利用,用采用氨水和铵盐复配对冶金污泥中的铜、锌、镉和铅进行选择性浸出,并且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分别考察铵盐种类、氨水和铵盐复配体系作为浸出剂中氨水和铵盐各自的浓度、浸出反应的温度和浸出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锌、镉和铅浸出率的影响,从而通过对比得出最佳的金属浸出工艺条件:复配体系中铵盐选择为碳酸铵,浓度为0.5mol/L,缓冲剂氨水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为50℃,浸出反应时间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铜、锌和镉的浸出率分别为91.51%、85.13%和89.51%,而铅的浸出率则低于6.00%,本工艺可以实现铜、锌和镉的回收同时可以实现对铅元素的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