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N-取代(间甲氧基)苯氨基乙酸(RPhG,R=m-OCH3)及其铬(Ⅲ)、锰(Ⅱ)、钴(Ⅱ)、镍(Ⅱ)、铜(Ⅱ)、锌(Ⅱ)的配合物。经金属元素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磁化率的测定,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磁性、热稳定性及可能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二种新的异多核配合物[Mn(Phen)2]3[Cr(OX)2]3·10H2O(1)和[Co(Phen)2]2Cr(OX)3NO3·8H2O(2),Phen代表1,10-邻二氮菲,OX代表草酸根。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漫反射光谱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3.6~300K),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2)中的Cr(Ⅲ)离子与Mn(Ⅱ)离子,Cr(Ⅲ)与Co(Ⅱ)离子间均存在较弱的反铁磁性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Schiff碱杯[4]芳烃衍生物H4L为配体,合成了两个新的铜(Ⅱ)和锌(Ⅱ)配合物,分别为H2LCu2SO4,H2LZn(OAC)2。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与具有微弱荧光发射能力的H4L相比,锌(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铜(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乙二胺和乙酰丙酮合成了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Cu(Ⅱ)、Ni(Ⅱ)、Mn(Ⅲ)的配合物,着重进行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Mn(Ⅱ)化合物合成Mn(Ⅲ)配合物,以及Mn(Ⅲ)配合物与NaN(CN)2所形成的超分子的研究,通过对此超分子红外光谱的分析,提出了其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最外层电子排布方式导致金属离子采取不同的杂化方式,进一步影响配合物的最终构型.金属不同使得配合物中金属/B2体比例也不相同,可为1:1、2:2,甚至3:3或4:4.双(吡咯-2-甲烯胺)-环己烷(BPMACH)/金属配合物中,Ni(Ⅱ),Cu(Ⅱ)配合物采取1:1比例,而Zn(Ⅱ)配合物为2:2,分别得到单股单核和双股双核螺旋.常规氢键及参与配位后的富电子的过渡金属原子外层形成的所谓“三中心-四电子”(3c-4e)结构导致的一些非常规氢键弱作用在晶格的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且引起了红外光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型钯(Ⅱ)抗肿瘤配合物的合成(I)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合成了新配体1,10-邻菲罗啉-5,6-二酮的3个(Pd(Ⅱ)-AA-Cl2)型可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的配合物,AA为1,10-邻菲罗啉(phen),5-硝基-1,10-邻菲罗啉(NO2-phen)和1,10-邻菲罗啉-5,6-二酮(dione-phen)其中配合物Pd(NO2-phen)Cl2和(dione-phen)为首次报道,合成的化合物均经元素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进行了表征,明确了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配体1,10-邻菲口罗啉-5,6-二酮和3个[pd(Ⅱ)-AA-Cl2]型可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的配合物.AA为1,10-邻菲口罗啉(phen)、5-硝基-1,10-邻菲口罗啉(NO2-phen)和1,10-邻菲口罗啉-5,6-二酮(dione-phen).其中配合物Pd(NO2-phen)Cl2和Pd(dione-phen)为首次报道.合成的化合物均经元素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进行了表征.明确了配合物及配体的化学式,并根据配位化学理论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简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水杨酸及其卤代衍生物与邻氯对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四个新Schiff碱,并制备了六个铜(Ⅱ)、镉(Ⅱ)Schiff碱配合物,探索了配体及铜(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倍频性能。  相似文献   

9.
参照文献方法合成了Zn(Ⅱ)、Cu(Ⅱ)、Ni(Ⅱ)、Co(Ⅱ)、Fe(Ⅱ)和Mn(Ⅱ)的邻磺酰苯甲酰亚胺配合物,进行了热重一差热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磁化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ESR波谱,算得配合物的光谱参数(△和B)和化学键参数(β和α~2)并分析了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均为高自旋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白杨素及其磺化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杨素及其磺化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分子结构中具有的完整π键共轭体系,强配位氧原子及合适的空间构型,可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稳定的环状配合物。一系列白杨素及磺化衍生物的配合物已被合成,其结构通过光谱手段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结构新颖、性质独特。其中Ca(Ⅱ)、Zn(Ⅱ)与白杨素磺化衍生物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强的光致发光现象,是新型的光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过渡金属谷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模拟酶催化氧化的方法合成了五种谷氨酸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Mn(Glu-Sal)、Fe(Glu-Sal)、Co(Glu-Sal)、Ni(Glu-Sal)、Cu(Glu-Sal),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用IPC法制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配合物的结构分析与目标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铜(I,Ⅱ)氧合配合物的结构和各类氧合配合物的反应性。重点概述了过氧配合物的结构和氧化有机底物的反应,提出了过氧Cu(I, Ⅱ)配合物的氧化性与配体的结构、配位原子的给电子能力及Cu...Cu之间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溶剂挥发法生长了标题配合物单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结果表明,单氮杂冠醚1,4,7,10-四氧-13-氮杂环十五烷与氢离子结合形成铵离子,四个硫氰酸根以氮端与钴(Ⅱ)离子配位形成配阴离子.铵离子与配阴离子通过离子键力结合成标题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用溶剂挥发法生长了标题配合物单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结果表明,单氮杂冠醚1,4,7,10-四氧-13-氮杂环十五烷与氢离子结合形成铵Weng离子,四个硫氰酸根以氮端与钴(Ⅱ)离子配位形成配阴离子,铵Weng离子与配阴离子通过离子键力结合成标题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羟基乙酸与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羟基乙酸铕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u(CH2OHCOO)32H2O,试验了配合物的溶解性。分别测定了该配合物在水和二甲基亚砜中的摩尔电导,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偻末衍射,荧光光谱以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由邻香兰素缩邻苯二胺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2种新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2」NO3(lN=lA,tB),推断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三-三苯基膦氧化钴(I)与过量的异硫氰酸苯酯反应,依据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证实生成物的结构为四员钴杂环配合物。该配合物不稳定,容易脱硫,生成苯基异腈钴(Ⅱ)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金属醋酸盐、4-硝基邻苯二甲酸亚胺、尿素及钼酸铵为原料,采用固相法于190℃合成了2,9,16,23-四硝基酞菁锌、镉。由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O2)4PcM·2H2O(M=Zn,Cd),研究了两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谱和热稳定性。二者的红外光谱很相似,紫外-可见光谱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有两处主要吸收,一在600~700nm间的Q区,另一在350nm左右的Soret区。在氮气中,两种配合物均比在空气中稳定,且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比镉配合物高。  相似文献   

19.
用牺牲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方法合成了3种新的一价铜配合物Cu(Ⅰ)(dppe)(CH(CN)2),Cu(Ⅰ)(dppe)(CH3COCHCOOEt)及Cu(Ⅰ)(CH(CN)2).(CH3CN)。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测试及表征,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对配体的红外光谱及氢谱的影响,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合成一系列关于Eu(Ⅲ)/Gd(Ⅲ)与α-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对甲氧基苯甲酸(PO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对这些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Gdx(POA)(TTA)2Phen(x=0~1)。配合物Eu(POA)(TTA)2Phen的荧光激发光谱并不是配合物Eu(TTA)3 Phen与Eu(POA)3 Phen的荧光激发光谱的简单组合,配体TTA因化学环境不同,在配合物Eu(POA)(TTA)2Phen中的激发带比在配合物Eu(TTA),Phen中的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这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离子对配合物Eu1-xGdx(POA)(TTA)2Phen的荧光增强效果非常明显,掺杂配合物中Eu^3+与Gd^3+的物质的量的最佳比为3:2。配合物Eu1-xGdx(POA)(TTA)2Phen的荧光增强机理主要是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