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丙烯酰胺反相微胶乳的Mannich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选用微乳液反应器形式进行了PAM反相微胶乳的Mannich反应,由于避免了因胶乳粒子凝聚而出现的破乳现象,使得反应均衡和平衡,研究发现,温度和pH是影响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在T=50C,pH=2的条件下,制得了胺化度的58%,稳定性长达1a的胶乳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Poly(n—BA—MA)胶乳附聚聚丙烯酸正丁酯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丙烯酸正丁酯为待附聚胶乳,聚(丙烯酸正丁酯-CO-聚丙烯酸)为附聚胶乳,研究了以一种聚合物胶乳附聚另一种聚合物胶乳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随着附聚胶乳用量的增大,出现两个附聚峰,本文探讨了与这两个附聚峰相应的附聚机理。  相似文献   

3.
CS-KPS复合体系引发S-g-PAM反相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K2S2O8为引发剂,研究了在反相乳液中合成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S-g-PAM),实验证明,加入少量铈离子组成复合体系,对提高反应速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文中对硫酸铈-过硫酸钾(CS-KPS)体系的用量及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聚丙烯酸正丁酯为待附聚胶乳(A),聚(丙烯醚正丁酯-CO-聚丙烯酸)为附聚胶乳(B),研究了以一种聚合物胶乳附聚另一种聚合物胶乳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随着附聚胶乳用量的增大,出现两个附聚峰,本文探讨了与这两个附聚峰相应的附聚机理。  相似文献   

5.
助溶剂存在下制备丙烯酯无皂胶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甲基丙(?)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及离子型共聚单体烯丙磺酸钠(NaAS)组成的无皂聚合体系中,加入CH_3OH做助溶剂,增大主单体在水中溶解度,减小了聚电解质的浓度。本文分别讨论了CH_3OH用量、NaAS浓度、引发剂K_2S_2O_8浓度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乳胶拉平均直径(D_W)、浓度(N_P)以及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的氧化降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各种还原性有机杂质如胺,酚和硫化物对HPAM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了研究,一般讲,大多数这些还原性杂质,对聚合物的氧化降解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得溶液粘度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甚至发生在室温条件。这由于它们通过氧化还原作用,使聚合物降解过程中过氧分解活化能大幅度降低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均聚法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利铭  伍钦 《功能材料》2004,35(2):257-258,261
以双官能度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主,配合其它引发剂组成新型复合引发体系,在低温条件下采用均相水溶液聚合法引发丙烯酰胺均聚。再采用均聚后水解工艺路线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考察各项因素对聚合反应及水解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聚合条件为:单体浓度0.0042mol/g,偶氮0.34‰,Span 2020mg/L,尿素400mg/L,体系温度3℃,氧化还原引发剂10mg/L,EDTA60mg/L,甲酸钠10mg/L,聚合分子量为2.062×107。水解条件为温度90℃,尿素500mg/L,水解度30%,胶体含量12%,NP 10用量200mg/L,水解时间3.0h,水解分子量为2.262×107。  相似文献   

8.
用DSC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橡胶共混型吸水膨胀橡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计算了各种状态水与吸水功能团之摩尔比,研究了橡胶基体和交联程度对吸水膨胀橡胶(WSR)中水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胶乳微相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透射电镜、动态力学谱等对合成的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胶乳的微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微相分离的产生是必然的,但也可以由改变加料方式造成的“过渡层抑制效应”和“分子抑制效应”而加以控制。其胶乳不同的形貌是转相过程中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 (EVA)的碱催化水解反应是一非均相反应 ,水解首先在胶粒表面进行 ,利用滴定法对体系碱的浓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简单二级反应模型对表面水解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胶粒表面完全水解时体系的表观水解度为 2 % ,水解反应活化能为 75 .39k J/ mol,指前因子为 3.46 9× 10 1 3g/ (mm ol.min)。甲醇的加入对表面水解反应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酰胺-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铵(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该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根(^1H—NMR)、透射电镜(TEM)和粘度测定法的结果表明两亲接枝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氧乙烯(PMMA—g—PEO)在甲苯中可形成胶束,PMMA—g-PEO的浓度和体系的温度决定量胶束的大小及CMC值。将PMMA—g-PEO应用于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结果表明,可形成稳定的乳液。PMMA—g—PEO用量越大,丙烯酰胺的聚合速率越快,乳液粒径和稳定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淀粉与DADMAC-AM接枝共聚反相胶乳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淀粉、丙烯酰胺( A M)、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D A D M A C)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及在造纸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变投料方式、控制两种单体适当的配比,可以获得较高分子量和阳离子度的稳定胶乳产品。通过造纸滤水性试验发现,当将本品用量为 0.05% 加入造纸系统,填料留着率与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试剂——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比,数值都高。因此,它是造纸业很好的助留助滤剂。  相似文献   

14.
含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以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BOA)作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得的四元体系的共聚物乳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液胶粒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并对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稳定性及其交联后的溶胀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及其含量和聚合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2]:mE(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 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相似文献   

16.
有关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 ,以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印花增稠剂。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引发剂、共聚单体及链转移剂对聚合的影响。指出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能作为稳定剂 ;过氧化苯甲酰 -二甲基苯胺及叔丁基过氧化氢 -焦亚硫酸钠两种氧化还原引发剂均能在 35℃引发聚合 ,得到 1.5 %白浆粘度分别达 9.2× 10 4m Pa.s及 8.7× 10 4m Pa.s的产物。丙烯酸铵与 15 %以下的丙烯酰胺共聚的产物的耐盐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聚合及吸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十六烷基磷酸单酯为悬浮稳定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吸水性能与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共聚单体组成、水中所含电解质浓度以及共聚物粒度的关系。制得的共聚物吸去离子水可达700g/g以上,吸0.9%NaCl溶液70g/g以上。  相似文献   

18.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功能高分子微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本文综述了无皂乳液聚合的理论进展、无皂胶乳的制备、聚合工艺进展、以及无皂胶乳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反相悬浮法淀粉接枝丙烯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实验室合成的乳化剂十八烷基烯酸单酯(NP18)作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体系(W/O)进行了淀粉接枝丙烯酸钠的研究。探讨了产物的最佳成球条件、产物吸水能力与淀粉用量的关系、吸水能力与油相组成的关系、纤维素对单体转化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产物的最佳成球条件和最大吸水能力的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