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为了优化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月见草油包合物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经红外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进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投料比为5∶1 m L/g、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1.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分别为81.56%和92.28%。实验证明月见草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为月见草油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锚固于棉织物,再对负载环糊精的织物进行包合薄荷精油的芳香整理。分别以锚固量和包合量为指标,分析影响整理效果的各因素,优化整理工艺。结果表明,较优的β-环糊精负载整理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浓度100 g/L、CA浓度80 g/L、次亚磷酸钠浓度30 g/L、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150 s,β-环糊精的锚固量为75.76 mg/g织物;负载β-环糊精的棉织物对薄荷精油的包合整理工艺为: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4 h、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5,薄荷精油在织物上的包合量为2.26 mg/g织物。  相似文献   

3.
以在280 nm处的紫外透射比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茶多酚对涤纶织物的复合整理工艺,测试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消臭性能。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茶多酚对涤纶织物的优化复合整理工艺为:羟丙基-β-环糊精100 g/L,柠檬酸100 g/L,次亚磷酸钠30 g/L,180℃焙烘20 min;茶多酚6 g/L,浴比1∶50,70℃包合90 min。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茶多酚整理涤纶织物的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率为82.5%,消臭率分别为89.0%(氨)、50.8%(甲醛),透射比为0.58%。  相似文献   

4.
对当归和党参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进行探究,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和包合工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综合评分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β-环糊精包合工艺;用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来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粒度为粒状,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8(g∶m L),提取时间10 h,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75.3%;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混合挥发油为1∶10(g∶m L),β-环糊精∶水为1∶10(g∶m L),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1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包合物收得率平均值为82.51%,挥发油利用率平均值为82.49%,综合评分为82.51%。  相似文献   

5.
研究野坝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野坝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物含油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野坝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并使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6 mL/g、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 h,在此工艺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物的收率和含油率均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印奇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印奇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印奇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印奇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其制备成粉末;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优化印奇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结果以包合率为指标,印奇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A2B1C2,即当包合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30 min,药液滴加速度为1 m L/min时,包合率最高。按最佳工艺参数进行3次平行试验,平均包合率为36.9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6%。结论以最佳工艺制备包合物,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陈萌  雷克林  王玉娇等 《印染》2014,40(2):4-8,28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艾蒿精油和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的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制备包合物的优化工艺条件:MCT-β-CD:艾蒿精油=10 g:1 mL,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4 h,搅拌速率为300 r/min。MCT-β-CD接枝棉织物的单因素试验优化工艺参数为:包合物80 g/L,Na2CO325 g/L,尿素1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6 min。棉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可达5.435%。红外光谱图和热分析表征MCT-β-CD已成功接枝到棉织物上,接枝后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驱蚊效果,且可耐水洗15次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β-环糊精与黄芩素的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以及搅拌速度为变量,以黄芩素包合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反应工艺参数,并对包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和差示热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鉴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合比及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包合物最佳包合条件为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90min,β-环糊精与黄芩素的摩尔比3∶1,搅拌速度1500r/min,黄芩素包合率约为70.37%,包合比为1∶1,稳定常数为182.86L/mol.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薰衣草精油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埋。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薰衣草精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以期找到一种最佳的包合工艺条件。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实现对薰衣草精油包合物的结构及包合情况分析,进而验证薰衣草精油被羟丙基-β-环糊精较好的包埋。实验所得的最佳包合工艺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比例6.27:1(g:mL)、包合温度33.1℃、包合时间3.36 h,包合率可达80%。通过光谱分析可知,羟丙基-β-环糊精和包合物谱图极其相似,这说明薰衣草精油中许多基团被包埋进入环糊精空腔。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精油效果较好,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能够为薰衣草精油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密封控温法制备控释材料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肉桂醛和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密封控温法制备控释包合物,并确定了包合工艺参数和释放特性。结果表明,通过由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包合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包合条件为:时间温度100℃,加热2.5h,β-环糊精与肉桂醛包合比1:1.75。同时用红外光谱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发现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中肉桂醛释放速率与环境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与环境温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In the present study, complexes of vanillin with β-cyclodextrin (β-CD) were prepared by the freeze-drying method. The form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 was confirm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DSC thermograms indicated that the endothermic peak of vanillin and the physical mixture of vanillin with β-CD, due to the melting of vanillin crystals, were absent in DSC thermograms obtained for the freeze-dried inclusion complex. Moreover, the DSC studies under oxidation cond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complex of vanillin with β-CD is protected towards oxidation since it remains intact at temperatures where the free vanillin is oxidis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in aqueous solutions was establish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tudies and specifically by two-dimensional rotational frame NOE spectra. NMR studies showed inclusion of the entire vanillin molecule in the β-CD in a tilted manner and with the aldehyde group in the primary side. The stoichiometry of the complex was 1:1. A phase solubility study was performed by mixing an excess amount of vanillin with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increasing amounts of β-C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 of a vanillin/β-CD inclusion is more soluble in water than vanillin alone.  相似文献   

12.
考查了二氢杨梅素及其β-环糊精包络物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0℃温度下,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溶液用0.08 mol/L KClO3氧化5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13.91%和12.84%;在60℃温度下,用0.1mol/L KClO3反应6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26.58%和22.79%。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的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40℃和60℃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83 3、0.280 8 h-1和0.489 8、0.392 1 h-1。  相似文献   

13.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g/L,次亚磷酸钠50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胡椒碱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胡椒碱包合率为评价指标,比较饱和溶液搅拌法、微波辅助法,以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用TLC和HPLC对包合前后的胡椒碱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m(胡椒碱)∶m(β-CD)=1∶80(g/g),微波时间40min,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700W,包合率可达88.12%。结论:微波辅助法为最佳的包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产品氧化稳定性和水溶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核桃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包合时间4.5h、包合温度65℃,此条件下包合率达81.6%、收率达61.6%;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核桃油-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水溶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加棉织物的功能性,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了水溶性的β-环糊精预聚体(β-CDP).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SHP)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β-CDP接枝到棉织物上.研究CA、β-CDP及SHP的浓度、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接枝工艺:β-CDP质量浓度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青藤碱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最佳条件,测定青藤碱与不同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青藤碱与不同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最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利用相溶解度法测定青藤碱与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对包合物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研究。结果:青藤碱与不同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物质的量的1:1、包合温度50℃、包合反应3h、包合反应时溶液pH7,青藤碱与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分别为501.1、150.0、600.3L/mol。结论:青藤碱与环糊精可以形成1:1型稳定的包合物,以环糊精为载体制备的不同青藤碱-环糊精包合物相对于青藤碱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溶液法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角鲨烯/γ-环糊精包合物,应用相溶解度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氢谱核磁共振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并对包合物分子结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角鲨烯过量时,形成的包合物主客物质的量比大多为1∶1;而当γ-环糊精过量时,可形成平均主客物质的量比为3.45∶1的包合物。包合物的分子结构为角鲨烯链状分子将γ-环糊精环状分子均匀地“串联”在一起,且随着主客物质的量比增加,包合物分子结构趋于稳定。由于角鲨烯分子链长所限,理论上最佳主客物质的量比为4∶1。包合物的包合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55 ℃条件下最大可达1 778.086 L/mol,且在此温度下最大可使角鲨烯的水溶性提高为原来的309 倍。根据能量变化推断,熵增加是角鲨烯分子进入γ-环糊精空腔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采用超声法制备生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生姜精油包合率及包合物产率的综合值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包合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200W、m(生姜精油)∶(β-环糊精)=1∶5,超声时间为30min,温度30℃。在该条件下包合,包合率为74.1%,包合物产率为65.8%。该法简单可行,是一种制备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