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钢筋砼楼板的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也是目前房地产开发和建设中客户投诉的热点问题.通常,我们把0.2mm以下的裂缝叫无害裂缝,0.2mm以上的叫有害裂缝.本文所讨论的裂缝控制和防治即是针对有害裂缝来说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混凝土工程中裂缝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几种常见的干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化学反应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这几种裂缝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防制,以及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介绍的修补措施方法有开槽法修补裂缝、低压注浆法修补裂缝和表面覆盖法修补裂缝.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像分析的路面裂缝检测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二维路面图像映射到三维曲面,裂缝经映射后对应于三维曲面中的"山谷",采用基于微分几何的空间检测算子提取三维曲面中的"山谷",反映射到二维图像平面作为裂缝目标.对裂缝目标进行路径增长以获取裂缝长度信息,并以此作为判断真伪裂缝的依据,由此可消除绝大部分伪裂缝.根据不同类型裂缝的几何形态,抽取裂缝模式特征,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器实现对裂缝的精确分类.  相似文献   

4.
在砌体结构中墙体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建(构)筑物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即有地基、温度、也有设计卜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等因素.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千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5.
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CTOD)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CMOD)是衡量裂缝张开程度的两个指标.该文进行了楔入式紧凑拉伸混凝土断裂试验,研究了在裂缝扩展的整个过程中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之间的关系.发现,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关系曲线可以用三线性模型来描述,两个转折点与裂缝的起裂和临界失稳扩展相对...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 APP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采集裂缝区域图像,通过灰度化、滤波降噪、泛洪填充等图像处理算法提取裂缝目标,根据裂缝像素点坐标间的几何关系以及裂缝所包含的像素点个数,并结合拍摄手机的单位像素点尺寸来计量裂缝特征值,实现裂缝无损检测.新开发的APP裂缝检测技术能计量...  相似文献   

7.
杨莉 《硅谷》2008,(19):96-96
公路桥涵混凝土由于设计,施工等种种原因往往是带裂缝工作的,每一条裂缝的产生均是有原因的,为此通过查找裂缝产生的原因,来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预防裂缝的出现.文章就根据公路桥涵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对裂缝的种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常见裂缝及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靖 《硅谷》2008,(19):104-105
一、混凝土常见裂缝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依其形成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静止裂缝   系指形态、尺寸和数量均已稳定不再发展的裂缝.修补时,仅需依裂缝粗细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裂缝机理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钢筋混凝土裂缝分析与控制,全文共4部分1、裂缝是不可避免而又可以尽量减轻的自然灾害;2、收缩裂缝分析及控制;3、温度收缩裂缝分析及控制;4、裂缝控制的综合技术措施.较全面地论述了钢筋混凝土裂缝机理及控制措施,文末附有100多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马昆林  王中志  龙广成  谢友均  曾晓辉 《材料导报》2021,35(19):19091-19098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由于设计、施工、服役环境及其材料自身等原因,混凝土在投入使用时就存在部分非结构裂缝.工程实践发现,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会在长度、宽度和深度方向出现扩展和演变,而动荷载和环境共同作用将会加快裂缝的扩展,加速混凝土材料的劣化,导致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降低,严重影响其结构安全.动荷载的长期作用将导致混凝土裂缝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出现复杂的变化,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和应变能释放,当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大于材料断裂韧度时,裂缝将发生失稳扩展.动荷载对裂缝中的水产生动水压,动水压作用下水对裂缝内壁产生反复冲刷和溶蚀,导致裂缝内壁的集料和水化产物流失,从而加速了裂缝的扩展.低温冻融过程中,水在裂缝内壁反复结冰溶解,在裂缝内产生了冻胀应力,而动荷载作用使裂缝发生的体积变化增大了冻胀应力,同时冻融对裂缝内壁的集料和水化产物产生了剥蚀作用,加速了混凝土裂缝的扩展.动载-水-冻融共同作用对混凝土宏观裂缝的扩展演化更加复杂,目前尚无系统研究.本文归纳了目前对混凝土宏观裂缝在动载-水-冻融共同作用下扩展演变研究的最新进展,梳理了动荷载作用下水和冻融对裂缝扩展演化的加速机制、裂缝扩展与演化的计算方法和有效预测模型,并提出了该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掌握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完善混凝土结构损伤理论及养护维修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钢筋高延性混凝土(RHDC)梁裂缝开展机理,共设计四根钢筋高延性混凝土梁和一根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高延性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和配筋率对构件裂缝宽度、裂缝间距以及裂缝发展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RC梁相比,RHDC梁的裂缝数量多且宽度小,加载过程中裂缝发展缓慢;(2)RHDC梁的裂缝宽度和裂缝高度随材料极限拉应变的增大而减小;(3)配筋率对RHDC梁裂缝宽度的影响与对RC梁的影响规律相同,随配筋率增大,RHDC梁裂缝宽度、裂缝高度以及平均裂缝间距均减小.基于试验和相关文献,考虑纤维桥联的贡献,建立RHDC梁的平均裂缝间距和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烟草包装的保存期与裂缝面积的关系曲线,定义了临界裂缝面积.并讨论了影响临界裂缝面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路立娜  王辉 《硅谷》2008,(19):108-108
分析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对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国玮  丁照峰 《硅谷》2008,(21):91-91
裂缝是砖混结构的常见现象.针对庆化综合办公楼在5.12震后、出现裂缝的现象,对裂缝进行了鉴定,并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波在介电材料中的传播理论及其对金属界面特性的敏感性,利用CST-微波工作室(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microwave studio)对微波检测热障涂层下金属的裂缝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热障涂层的厚度、裂缝方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了热障涂层厚度为400 μm、裂缝长边方向平行于矩形波导探头长边的不同宽度的裂缝.结果表明:热障涂层厚度不同时,微波检测金属表面裂缝的敏感工作频率不同;裂缝方向与波导口长边的夹角为50°~55°时检测敏感度低.裂缝宽度小于8 μm时用本研究中的频率范围无法检测,裂缝宽度在10~~30 μm时检测效果不明显,裂缝宽度在30 μm~1 mm范围内,裂缝越宽微波的反射系数相位差越大.因此,在合适的工作频率下能利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对热障涂层下金属表面的裂缝进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6.
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一种作用效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较难避免的.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裂缝问题,从设计,荷载,原材料,施工等方面对产生裂缝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将车辆视为7自由度的整车模型,桥梁为多跨变截面的混凝土梁,裂缝分成开口裂缝和呼吸裂缝两种类型,建立了多跨变截面的损伤混凝土梁的车桥耦合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数值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呼吸裂缝所对应DFC的绝对值约为开口裂缝对应绝对值的1.55倍,故忽略呼吸裂缝随载荷张开与闭合的特性是不可取的;裂缝参数、裂缝位置等对耦合系统振动特性影响很大,如当裂缝参数a值从0.2变化到0.4时,对应的DFC绝对值增大1.95倍,且随着裂缝区域出现越多,各阶振动频率减小越快.  相似文献   

18.
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是很普遍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要数钢筋砼构件以及砖墙裂缝.本文分析了钢筋砼结构裂缝产生的八种原因,就这些原因给出了七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楼地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楼地面裂缝的防治措施,从而避免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内部发生碳化反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及使用功能,严重将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应加以了解,并对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混凝土工程中的微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裂缝程度在允许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裂缝程度超过允许范围或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则必须对裂缝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