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越秀区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商业发达。自2001年春开始,越秀区在政府体制改革中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创造性地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推进。他们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互联互通”,加强属地管理,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正在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主要省区市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的陆续出台,我国电子政务的重心开始转入建设落实。除中心城市外,多数地市乃至部分县级政府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解决网络纵横双向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一些信息化起步较晚的地区则面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实现政府部门业务流程信息网络化的紧迫课题。在城市管理、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所谓电子政务“纵强横弱”现象,“指纵向部门的网络系统比较强,而横向的互联互通存在着局部的信息孤岛”(刘鹤,2002)。而电子政务“纵强横弱”现象,以市(地州)表现最为突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外网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阳市信息中心通过开展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实现了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互联互通,有效地促进了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过程中,安阳市牢固树立“狠抓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安阳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理念,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外网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使电子政务外网成为对外宣传、信息发布、便民服务的平台;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政务监督的窗口;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开展电子政务的效益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子政务的管理者。从有关部门反复强调电子政务要从建设转向应用,要重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以及要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可知,电子政务在效益问题的解决上始终未得到根本性改观,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分析,着重从效益产生机制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要求,国家将建设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外网是与电子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的统一的电子政务业务专网,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为承载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数据、安全等支撑服务,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等服务。项目将进行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公用基础通信设施或其他满足要求的网络资源,建立标准统一的网络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息界》2003,(8):46-4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17号)精神.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相关技术管理活动,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8.
张艳 《通信世界》2007,(38B):12-12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在经过近10年的摸索后,成功地运用集中模式建设系统,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投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系统的互联互通,为“一体化政府”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文结合青岛市的建设经验,重点对集中建设模式下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进行了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周景耀 《通信世界》2001,(22):21-21,28
“互联互通”在电信领域是一个较新但并不陌生的概念,尽管业界对其概念的描述并不尽统一,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解和认识:互联互通不仅仅是物理链路的有效连接,而且也是互联网络间不同电信业务的有效共享。互联互通概念的引入,进一步体现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信行业“全程全网”这一突出特点。目前我国的电信业正在逐步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并有力地推动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源共享,而要资源共享,就必须实现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玉发 《信息技术》2004,28(9):86-88
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王"字型广域网络结构采用MPLSVPN技术,解决了网络互联互通、允许内部IP地址重复问题,为推广网上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思了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些做法,为兄弟省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2007,31(11):I0001
日前,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出席开通仪式并讲话。曾培炎强调,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深化应用,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推进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系统的业务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德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和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德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标准化情况、互联互通、运行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德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和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德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标准化情况、互联互通、运行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电子科技导报》2005,(1):70-70
如果2008年之前仍未能建成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统一政务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电子政务将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相比于2002年电子政务的发展,2003年的电子政务市场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顺应电子政务市场发展趋势的厂商都成了欢乐英雄;与此相反,一批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中小型公司正在退出电子政务市场甚至就此消亡。当整合、产品化、回款、公司架构等问题困扰着身处电子政务市场的厂商们时。他们开始越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出席开通仪式并讲话。曾培炎强调,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深化应用,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推进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系统的业务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曾培炎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在各方面的共同…  相似文献   

17.
宁家骏  李丹  刘增明 《电信科学》2003,19(12):38-42
本首先分析了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然后介绍了一个正在建设的国家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框架,这个框架设计是严格按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需求和国家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安全要求而设计的,考虑了电子政务工程跨不同的信息安全域和网络信任域的实际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在走向深入发展、重视效益和产出的阶段。从2004年我国中央与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通信领域里,互联互通问题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最初垄断的电信市场中,互联互通问题只存在公网和专网(企业专用通信网)之间。今天,随着我国电信市场中运营商数量的增多,企业(网络)的互联互通已成为电信业“破除垄断,扩大竞争”的最大障碍,因此互联互通也成为电信监管部门管制的核心问题。可喜的是,各电信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互联互通的重要性,成立了专门的互联互通部门,信息产业部也制定了一系列互联互通的条例,解决了大量的互联互通问题。可以看得出,行业监管部门将下决心解决人为中断电信网间通信和通而不畅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阴志华 《通信世界》2003,(14):23-23
目前我国电信运营领域已经形成了多家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格局,在每一种电信业务领域已经至少有两家运营商在同时向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不同类型电信业务的运营商之间也存在着网间的互联互通的需求。而长期以来,主导电信运营企业和新兴电信运营企业由于存在着利益和市场的竞争关系,导致了各方在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的矛盾正日益尖锐,互联互通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通信业发展的巨大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