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王永强 《工矿自动化》2011,37(12):27-31
介绍了煤与瓦斯突出联网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联网数据的形成。该系统通过分析和计算各矿井的煤质结构、地压活动范围和瓦斯倍率的密切关系,得出判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综合分析指标,以预测与防治事故的发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配煤系统的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如何实现配煤系统的自动化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自动配方的技术原理 ,并对该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系统应用后 ,配煤稳定性和精确度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3.
吴涛 《工矿自动化》2008,(2):100-102
文章介绍了煤炭除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图象处理和识别技术对煤与杂物进行识别,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煤、杂物的自动分选。  相似文献   

4.
李爱国  王旭辉  王海 《工矿自动化》2012,38(12):108-111
针对某洗煤厂现有PLC配煤控制系统存在线路多、距离远、信号干扰、可靠性差、故障点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配煤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拓扑结构、称重控制器数据上传和变频器通信的改造方法、硬件设备的相关参数设置、硬件组态配置等。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配煤质量,降低了系统故障率,系统可维护性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火电厂贮煤筒仓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介绍了CAN总线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整体结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及各节点功能分别作了说明。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对实现目前火电厂贮煤筒仓安全监测系统本质安全化运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C1020的煤自燃无线温度传感器自组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CC1020煤自燃无线温度传感器自组网络节点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CC1020的煤自燃无线温度传感器自组网络监控系统具有通信距离较远、穿透性和绕射性较强等特点,更适用于煤矿井下存在障碍物、巷道空间狭小、巷道弯曲等复杂多变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针对井下配煤过程的多变量、大滞后、非线性和难建模等特点,设计了一套采用以太网结构的自动配煤系统,并将专家系统和PID相结合的专家PID控制方法应用于该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常用的接触式煤与瓦斯突出预报方式需要专门施工作业且操作复杂、可靠性差等问题,根据煤与瓦斯突出伴随产生电磁辐射信号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单片机的煤与瓦斯突出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软硬件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TMS320C5409 DSP和AT89S5单片机的双CPU工作模式,分别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任务、整个系统的协调和人机交互任务,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实现了实时、非接触式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火电厂贮煤筒仓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介绍了CAN总线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整体结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及各节点功能分别作了说明.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对实现目前火电厂贮煤筒仓安全监测系统本质安全化运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综放工作面煤矸自动识别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煤矸识别设备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煤矸识别算法。该系统由煤矸识别设备依据煤与矸石跌落到液压支架上时的振动信号不同来辨识煤矸,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根据辨识结果控制液压支架动作。该系统在某煤矿进行了煤矸的可辨识性和自动放煤过程的可控性测试,并已应用于部分煤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专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具体描述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以水泥工业的新型干法分解炉喂煤量智能控制系统为例说明了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的推理过程。控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解炉喂煤量是水泥工业生产过程中复杂且至关重要的过程。因为决定喂煤量的因素很多,按照常规的控制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根据五级筒底部温度,CO浓度进行分析,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并设计多用途的模糊控制器来智能控制喂煤量的大小;不仅使得用煤量减少,还提高了水泥的质量和产量,节约劳动力,同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薄煤层工作面低,滚筒直径受限,出煤口面积小,严重影响装煤效果的问题,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采煤机滚筒的装煤过程.依据滚筒设计理论,在UG中建立滚筒模型.结合采煤机在实际生产中装煤的具体工况,确定颗粒本构模型以及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配套方案;利用三维离散元软件PFC3D,运用Fish语言和PFC命令编写程序,建立滚筒、煤壁、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联合仿真模型.设置滚筒牵引速度为2.5 m/min,转速分别为40,45,50,55和60 r/min,得出滚筒逆转情况下不同转速的装煤效率,提出滚筒转速的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结构及组合规律进行研究的问题, 提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结构的定义, 提出子系统的两种组合方式并论证了相关的性能保持条件. 利用系统的结构及组合规律, 可以在建模过程中同时考虑控制需求, 避免常规方法的分析困难和综合复杂性, 大幅度减少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的开销, 从而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监控理论的应用开拓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赵立厂 《工矿自动化》2012,38(9):101-103
分析了矿井胶轮车运输信号系统的架构设计,指出应采用分布式架构,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结构,比较了RS485总线和CAN总线两种通信方式,提出将CAN总线作为系统的主传输通道;介绍了胶轮车运输信号系统的分布式架构及其工作流程。实际应用证明,与传统的主从式架构系统相比,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胶轮车运输信号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 hierarchy of epistemological levels of systems is introduced. It consists of source systems, data systems, generative systems, structure systems, and various levels of metasystems. The problem of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Given a neutral data system, identify the best representation of this system by a directed structure system whose ele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ubsets of variables of the data system, A procedur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is described. It consists of generating meaningful structure candidates for a given data system, analyzing each of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 given data an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overall sampling mask,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data. A partial ordering is introduced for the structure candidates. For each particular number of variables in the data system, the structure candidates together with the partial ordering form a lattice. The ordering in the lattice makes it possible to reach the best structure system by analyzing only a fraction of all possible structure candidat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RS供热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基于GPRS无线数据通讯技术和网络的供热数据采集的实现,对系统的结构、软硬件设计、系统功能、特别是对通讯架构作了阐述。该系统已应用于电厂的热网监测,通讯具有实时在线、高速传输、稳定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提出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机械结构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综合考虑了机械结构的结构参数和动态耦合力,实现了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机械结构强度设计、结构改进和电机选型的精确参考.给出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机械结构的理想情况和非理想情况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对机械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追踪测量系统中机械结构的动态耦合项可以忽略,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运动轴系可单独建立动力学模型,依据建立的模型选择用于激光跟踪控制的电机,并验证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滞后抛物型控制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讨论了滞后抛物型控制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通过对系统进行直接分析,给出了仅由状态函数描述的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所得结果削弱了文献[7,10]中对系统的某些要求,减化了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并且给出了整个切换面为滑动模态区的条件以及轨线到达滑动模态区上的时间估计。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分子结构可视化系统的Java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医药、化学分子结构可视化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求,研究了利用Java技术开发基于Web的分子结构可视化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并着重介绍了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分子结构模型库设计与实现、平面模型显示及检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真实感分子图形显示等。所开发的B/S结构的可视化系统,使得本地和远程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对二维和三维分子结构进行检索和编辑,对具有数据库写权限的用户,还可以将新的分子结构添加入库。在该系统中,用户只能与中间层服务器通信,中间层服务器负责将各种请求转发给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对用户不可见,从而确保了数据安全性。本文所述系统的开发对于医药、化工方面的信息化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类似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