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焊接》1977,(4)
前言18MnMoNb 钢属屈服强度为50公斤/毫米~2 级的可焊高强钢,在压力容器制造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特别是国产第一套30万吨/年大型合成氨设备中大量地使用了该种钢。对于用18MnMoNb 钢制造的大型设备来说,为了消除焊后残余应力,要求进行600℃左右的消除应力退火。在退火过程中,容易出现消除应力裂缝。为此,对18MnMoNb 钢的消除应力裂缝倾向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电阻传感器并电量自动记录仪测定硅铝明应力框在凝固过程中热应力或残留应力的发生过程,测得应力值与试框粗细棒面积比或其温度差有关。当粗细棒面积比为4时,700℃浇注,粗棒一开始压应力达0.04公斤/毫米2,继则转为拉应力达0.95公斤/毫米2;浇注温度提高至900℃,温差增加,拉应力可高至1.3公斤/毫米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经临界退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后多相组织低合金钢中残余奥氏体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两相区临界退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后,获得了临界铁素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以及体积分数分别为2%,5%,10%的残余奥氏体多相组织.含有不同体积分数残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钢强度差异不大,其屈服强度介于540~590 MPa,抗拉强度介于720~780 MPa.残余奥氏体含量对塑性和韧性影响显著.随着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增加,实验钢的均匀延伸率和断后延伸率分别从10.3%和23.8%提高到20.4%和33.8%.塑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残余奥氏体在拉伸过程中逐步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提供持续的加工硬化能力,推迟颈缩的发生.残余奥氏体对韧性的改善随着冲击测试温度的降低变得更加显著.冲击温度高于-60℃时,不同体积分数的残余奥氏体实验钢的冲击功均在120 J以上,当冲击实验温度为-80℃时,残余奥氏体含量仅2%的实验钢的冲击韧性仅14 J,而含有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约10%的实验钢在-80和-100℃的冲击功仍然保持在60~80 J.残余奥氏体的存在有利于提高低温冲击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能力,延迟起裂,提高起裂功,从而有利于获得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4.
手表主夹板的材料是HPb63~3Y的铅黄铜,厚度为3.7毫米,冲头材料采用Cr12,HRC60~62,每根回冲头压应力为147公斤/毫米~2,方冲头压应力为180公斤/毫米~2。原来装一次模进行冲载,有时冲几件、几十件、几百件、最多2千件左右就断冲头,生产效率很低。现在采用新的模具装配工艺后,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8Cr4Mo4V钢制直壁圆筒形轴承外套圈在不同工作温度下内外径尺寸及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引起轴承外套圈尺寸变化和表面残余应力变化的因素,并对轴承外套圈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工作温度下,保温300 h后轴承外套圈的尺寸均增加1~2 μm,轴承外套圈外径的尺寸变化量大于内径尺寸变化量;工作温度下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深度回火,均会使轴承外套圈内径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加。工作温度为150 ℃时,内、外径表面残余压应力绝对值增加幅度最大,随着工作温度的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绝对值增加幅度降低。轴承外套圈内外径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增大是由于轴承钢中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发生体积膨胀引起的。马氏体发生深度回火导致体积收缩,外套圈内外径收缩尺寸量不同将引起内外径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值变化不同,尺寸收缩将导致内径残余压应力增大,而外径残余压应力减小。  相似文献   

6.
Al—Zn一Mg—Cu系中的新的高强铝合金B93,在飞行装置的结构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各向强度为48公斤/毫米~2。这种合金在各向的机械性能高而均匀,因而有可能广泛用来锻造和模锻热处理强化的零件。热处理时,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由于沿零件断面的温度梯度大,因而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结果形成残余应力。在不超过合金弹性极限的残余应力作用下,每个零件就象处于同样大小的外应力的作用之下一样。如果残余应力超过合金的屈服  相似文献   

7.
材料硬化模型对316L不锈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济进 《焊接学报》2014,35(3):97-100
316L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强的应变硬化特征,建立合适的硬化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焊接残余应力.建立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混合硬化模型,基于SYSWELD软件,采用间接耦合的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316L奥氏体不锈钢三道槽焊缝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材料的硬化模型对焊接残余应力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硬化模型的影响越明显;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随动硬化模型低估了焊接残余应力,等向硬化模型高估了残余应力,采用非线性混合硬化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8.
《铸造》1979,(3)
技术参数1.活塞直径φ22.6毫米2.活塞裁面积4厘米~23.活塞产生最大推力240公斤4.活塞滑动磨擦力o.1-o.2公斤/厘米25.车轮推进行程50毫米6.低压表(D)测定范围 0~0.12公斤/厘米~2(抗压值)7.使用低压附件时 0~0.24公斤/厘米~2 (抗压值)8.高压表(G)测定范围0~12公斤/厘米~2(抗压值)  相似文献   

9.
前言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的目的是减少焊接残余内应力,降低接头的硕度和改善其金相组织。但是,由于钢种的不同,在消除应力热处理(以下简称 SR 处理)过程中,在某些钢种的接头区容易产生裂纹。一般认为,这种消除应力热处理裂纹(以下简称 SR 裂纹),对80公斤/毫米~2级低合金高强度钢和Cr—Mo—V 钢等钢种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TA15(Ti-6.5Al-1Mo-1V-2Zr)粉末激光成形基板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成形出19个不同工艺参数的试件,采用压痕法分别对其进行残余应力的测量,总结出激光功率、送粉速度、激光扫描速度、成形层数、扫描转角等参数对基板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基板残余应力数值随之增大,当功率高于1700 W时,基板残余应力开始减小;基板残余应力在送粉速度为0.5~1 g/min和1.5~2 g/min 2个区间内,表现出随着送粉速度的增大残余应力减小的情况,而在1~1.5 g/min区间内表现出相反的情况;基板残余应力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基板残余应力随成形层数的增加而递减;对于不同扫描转角的测试件,扫描转角为60°的情况下,基板残余应力值最小,而30°扫描转角情况下,基板残余应力值最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冲击波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进行强化处理,用金相显微镜、光学轮廓仪分析激光冲击处理前后金相组织与表面粗糙度,并用应力测试仪测试了激光冲击处理前后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的变化,分析了激光冲击波改善焊接接头表面质量的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焊接接头表面晶粒细化,表面粗糙度有所提高;激光冲击处理形成了残余压应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激光冲击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奥氏体对慢拉伸性能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内积功下降3.8%;激光冲击处理后应力腐蚀敏感指数ISCC由50.94%下降至45.10%,残余压应力和晶粒细化是提高其抗应力腐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强、耐热镁合金,特别是含有纤维结构的镁合金及其用途。含有铈和钍的镁合金是一种耐热镁合金,这种镁合金大多数用锆来细化晶粒。这种合金能耐320℃的温度。20℃时它的抗张强度在14和28公斤/毫米~2之间,比重在1.77和1.83克/厘米~2之间。这种材料以粉末混合法用镁—锆或用铝和铝一镁合金制取时其抗张强度达36.5公斤/毫米~2,屈服点达31公斤/毫米~2,延伸率为8%,用钇添加剂和用钪添加剂使性能得到更好的改善,但这些添加剂是相当昂贵的。从用途范围来看,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中耐应力的构件和电机部件采用上述材料制造,是因为它重量轻、强度和重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合理,而且切削加工性能好。然而提高其强度值和扩大高温下的使用范围是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3.
等温淬火高硅铸钢的断裂韧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祥  李言祥  符寒光 《金属学报》2005,41(10):1061-1065
研究了在不同等温淬火温度热处理后高硅铸钢的显微组织与残余奥氏体量和材料断裂韧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实验的等温淬火温度范围内,随着等温温度的提高,高硅铸钢中残余奥氏体的量逐渐增加,残余奥氏体含碳量随等温温度的变化也有同样的规律.高硅铸钢的断裂韧性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360—385℃范围内等温时,断裂韧性达到一个最大值(63MPa·m~(1/2)),然后下降.当高硅铸钢的残余奥氏体量在30%—35%之间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4.
我厂于1969年开始试制1200HP×6250Z型柴油机,该机转速1000转/分,功率1200马力.曲轴材质用球铁,曲轴本体性能要求达到σ_b≥75公斤/毫米~2,δ≥1%,AK≥1.5公斤·米/厘米~2.曲轴毛坯主轴颈和连杆颈均为φ240,总长2986毫米,毛重1.6T(包括浇胃口重300公斤),最大热节园φ100.  相似文献   

15.
《焊接》1971,(3)
不锈钢及耐酸钢的种类很多,应用也很广泛,其特性各有不同,但也有其共性。下面对最常见的一种18—8型不锈奥氏体钢的手工电弧焊,谈谈体会。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有的称白钢),强度较高(强度极限≥54公斤/毫米~2,屈服  相似文献   

16.
1.液化石油气钢瓶技术参数 (1) 材质:日本产SS—41钢板,板厚3毫米,其化学组成为:碳0.16~0.22;硅0.01~0.02;锰0.36~0.37;硫0.01~0.09;磷0.01~0.14。其抗拉强度46公斤/毫米~2;屈服强度32~38公斤/毫米~2;延伸率39~43%。 (2) 技术特性:工作介质为液化石油气;设计温度为45℃;容积为24升;设计压力为16公斤/厘米~2,工作压力为10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17.
针对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加工性差、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开展TiB2/7050Al复合材料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铣削残余应力试验,研究各加工参数对超声振动辅助铣削表面及亚表层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力热耦合作用对超声振动辅助铣削残余应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TiB2/7050Al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辅助铣削表面残余应力均为残余压应力,且残余压应力随每齿进给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随着切削深度及超声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工件亚表层残余应力影响层厚度为90~120μm,且未观测到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1.机床皮带轮轴的修复喷涂工艺采用氧乙炔喷涂一步法,粉末选用镍基 PHNi—45A 粉。喷涂规范:氧气压力为4~5公斤/毫米~2;乙炔压力为0.5~1.2公斤/毫米~2;喷炬型号为 SPH—l/h;喷涂火焰为中性焰;喷涂厚度为0.5毫米。  相似文献   

19.
ZG18CrMnSiMoV铸钢是生产油井防喷器的重要材料。防喷器的工作压力高达210公斤/厘米~2,要求壳体铸造质量高,机加工后进行严格的超声探伤和强压试验(420公斤/厘米~2)。由于防喷器壳体体积大(重1.8吨)、壁厚(60~380毫米),铸造应力大,在工件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评价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残余应力,采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应力测试,并通过对等强度梁应力的X射线测试,得出316L奥氏体不锈钢测试的最优参数。使用该测试参数对两种约束条件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奥氏体不锈钢残余应力,应以(311)晶面为衍射晶面,且Mn靶的测试效果优于Cr靶。两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纵向残余应力沿横向和纵向的分布情况相同,但预置反变形的纵向拉、压应力值均大于背板约束的纵向拉、压应力。横向残余应力沿横向随距焊缝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随距焊缝的距离增加,反变形条件下横向残余应力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而背板约束时仍保留一定的残余拉应力。横向残余应力沿纵向的分布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