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研究推测这种方法曾应用于我国宋辽迄前的一些遗构。该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辽代遗构独乐寺山门1960年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尺=29.05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而整数尺寸控制现象表现在平面柱网、立面尺寸、剖面尺寸、用材尺寸、斗栱尺寸以及构件尺寸等各个方面,该文深入挖掘了独乐寺山门的建筑设计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这一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辽代尺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剑  赵兵兵 《华中建筑》2010,28(12):163-165
根据现存碑刻和考古报告,对奉国寺内中轴线的主要建筑进行了复原与推想,通过分析寺院中轴线院落的空间组成,认为辽代佛寺传统布局的复原,既要着眼于平面布局,亦须注意它的立面轮廓和空间构成。  相似文献   

3.
刘江峰 《建筑创作》2008,(8):172-175
论坛:2008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建筑学人在行动 节日的意义在于以国家法律规定形式表达政府导向和大众意愿,“中国文化遗产日”作为法定节日,重复传导出了国民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和政府对保护文化遗产事业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国家设立此节日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保护活动日益丰富,大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关注正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已经发表的辽、宋、金建筑实例测绘资料数据,可以了解现存辽、宋时期遗构的斗栱断面高度,并可初步了解这一时期诸殿阁之材分制度所用材广尺寸。基于古人“以材为祖”的概念,依据已知的材分等级知识,以及这些殿阁斗栱所用材之广,或可以粗略地反算出这些建筑可能的用材等级,并进一步推测出其可能的用尺长度。本文根据奉国寺大殿所用材广尺寸,尝试推算出奉国寺大殿的可能用尺,再以其材分之值及用尺之长,结合大殿各部分实测尺寸,以期初步厘清大殿可能的原初设计尺寸及重要构件材分关系。此研究对 10 世纪中叶至 12 世纪间所建诸木构遗存的可能用材等级与用尺长度,做了一个推测性的探讨,希望对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可以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山门澡堂     
几年来BaO一直致力于农村地区建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在2009年,他们尝试着在山东东营附近的村庄建设一个澡堂,遗憾的是这个计划没能得到实施,但是从中他们得到了很多关于农村澡堂建设和水可持续利用的经验知识。马大夫之家在了解这个项目之后邀请BaO设计并建设了甘肃山门澡堂项目。设计山门澡堂也是一个机缘巧合,其实这个项目正是满足需求人要求的结果。设计师本杰明·贝勒这样说:"我们对当地的文化、社会、环境以及甲方的需求作了综合的考虑,认为农村不是城市的附属品,它在未来建筑发展和改革方面潜力巨大。"被限制在浮华空间中的城市人,他们的需求被消磨了。你也许设计1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南关九都东路南侧, 东傍廛河130M,南临洛河120M,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现存主要建筑有照壁、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大殿、拜殿及东西穿房、配房等(图1)。主体建筑及整体格局基本完好,为中原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群之一,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山门木构架的形制特点和矫正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天洋  周晶 《建筑师》2020,(4):15-21
本文从镇国寺万佛殿与奉国寺大殿的大木结构入手,结合时代相近的其他建筑实例,针对其斗栱里跳与梁栿的结合情况,总结出“打破-弥合”的做法,并初步分析了产生这一做法的原因与其反映出的大木设计原则,以此探寻唐代至辽代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演变的辩证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辽代木结构建筑设计中可能存在以山西地区为源头的流派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崇圣寺是榆社县仅存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院隐于禅山山坳,依势而建,院落格局保存完好,现存最早为元代建筑,寺内附属文物如碑刻、彩画、壁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自明清修缮以来,寺内建筑未曾进行过大的修葺,但由于自然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寺内各建筑、院面及围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些问题已危及到文物的安全。本文依据残损情况提出了具体修缮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崇圣寺是榆社县仅存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院隐于禅山山坳,依势而建,院落格局保存完好,现存最早为元代建筑,寺内附属文物如碑刻、彩画、壁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自明清修缮以来,寺内建筑未曾进行过大的修葺,但由于自然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寺内各建筑、院面及围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些问题已危及到文物的安全。本文依据残损情况提出了具体修缮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承德殊像寺建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在1988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建筑、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历史原因,寺院各区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东西跨院的僧房区现除一座僧房外,其余建筑仅存遗址.现借《承德殊像寺文物保护工程实录》出版之际,以历史文献、皇家档案、...  相似文献   

11.
柳肃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92-A0093
长沙县杨公庙山门戏台被毁于60年代中,因它是杨开慧烈士曾经就读的小学,在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长沙县政府决定修复重建杨公庙辟为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修复重建唯一可参考的形象资料就是一幅不太清楚的50年代的老照片,同时经过调查找到了一个当年的石门框,依照这个石门框在照片上的推算建筑的造型以及各部分的尺度比例。最后证明这个推算出的尺度比例是正确的,使这一被毁三十多年的古建筑得以基本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12.
13.
杨宇振 《华中建筑》2005,23(1):157-158,163
根据《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等志书中提供的有关清代四川城池资料,结合民国时期城池的测绘国纸,对城池形态、城的拓展、祠庙建筑的空间格局、府州间的数量与分布等4方面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解读;绘制相应的图表,旧纳其中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昌大佛寺因石弥勒像而声名远扬,成为一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内涵的寺庙园林。本文通过历代文献典籍整理,结合地方志、现存碑刻等史料考证,梳理出新昌大佛寺较为完整的营建历史。在此基础上,试对大佛寺空间营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大佛寺空间格局具有沉谷为寺的特征,空间序列具有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其“景愈藏,意境愈深”的艺术手法值得关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韦克威 《华中建筑》2004,(B07):A0026-A0027
应县木塔由于严谨的等量与微差比例控制而形成连续变化、统一协调、节奏明朗的造型。  相似文献   

16.
赵万民  毛芸芸 《华中建筑》2009,27(7):134-138
该文探讨了地方性寺庙建筑及建筑群保护规划的相关问题,并结合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平县双桂堂的保护规划实践,在历史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文物古迹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维修保养过程以及木结构油饰彩画的表面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故宫神武门防震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故宫神武门防震构造,通过对台基夯实、柱脚平搁、侧脚及生起、榫卯连接、斗分层、梁架稳定、屋顶厚大、平面对称等构造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古建筑具有良好防震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谷健辉 《华中建筑》2005,23(2):114-115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从深层文化背景上对其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探索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文化根源,以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这些特点,这将有助于我们保存各自建筑文化中的精髓并将之发扬光大。本文将以天坛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69年6月,在修建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中,拆除北京内城西墙北端的西直门城楼及箭楼时,在箭楼台基中意外地发现一座保存良好的砖券洞城门,这就是元大都西城墙和义门瓮城城门。出土的旧瓮城城门券洞结构,是在两座门墩中间起四层砖券。当时正值浩劫之时,所幸保留下了全部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