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优化速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速度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动静校正继而影响叠加成像以及偏移归位。针对如何优化速度分析,提出了对道集资料噪音衰减,道集内相位时差校正,道集优化处理以及速度拾取应用约束等优化速度分析方法,对参与速度分析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资料的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三维AVO处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VO处理的基础是其振幅处理,真振幅处理主要通过振幅补偿及地表一致性振幅校正等手段完成。反褶积在提高地震波高频成分的同时,也破坏了地震波振幅原有的振幅关系,反褶积后需要重新作振幅校正。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将直接影响AVO分析的效果,做好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有利于提高AV0分析的准确性。利用叠前时间偏移产生的CRP道集代替CDP道集作AVO分析,克服了CDP道集的不足,使AVO属性得到偏移归位,气藏边界更加清楚。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AVO处理方法,对永安镇地区的三维资料进行了AV0处理,对已知的气藏进行了准确的气藏AVO描述,充分说明该三维AVO处理方法是非常可靠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表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向上基准面校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凡  杨锴  程玖兵 《石油物探》2006,45(1):15-20
对于地表高程变化剧烈、近地表速度很高的山地地震数据,采用常规高程静校正已不能满足基准面校正处理的要求,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可以实现准确的基准面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采用两步法来实现,即先在共炮点道集上将检波点延拓到基准面,然后在共检波点道集上将炮点延拓到基准面。给出了非水平地表速度模型和模拟西部某地区复杂地表速度模型的2个算例,应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算子进行了波场延拓。非水平地表速度模型的波场延拓结果表明,算法是可行的;复杂地表速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能够正确地消除复杂近地表结构对数据的影响。分别对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常规高程静校正后的数据进行了叠加处理和叠后深度偏移处理,结果表明,经过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后的成像结果较之常规高程静校正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4.
转换波CCP道集的抽取及其速度分析是CCP叠加成像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快速抽取CCP道集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精确成像的转换波时距曲线公式,利用面元分割方法,快速抽取CCP道集。针对CCP道集的非对称性,利用设置虚拟震源和虚拟接收点的方法校正非双曲CCP道集。在非双曲校正后得到具有双曲时距特征的CCP道集,因此可用常规纵波处理系统完成转换波速度的分析和动校正及叠加。分别利用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抽取CCP道集和测试非双曲校正。结果表明,新方法获得的CCP道集速度谱能量团更加集中,且校正后的CCP道集同相轴更加水平,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且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三参量速度信息的求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于三维地震勘探,在地下界面倾斜的情况下,其CMP道集的动校正速度不仅随空间位置和t0时间变化,而且与炮点-检波点连线的观测方向有关,为了得到较好的动校正效果,必须进行三参量速度分析,确定地下反射界三参量速度信息,即倾向,倾角和均方根速度。笔者介绍的三参量速度分析迭代算法充分利用采集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叠加道集上求取地层的倾向和倾角,在CMP道集上扫描确定均方根速度,减少了解的不确定性,并且使解释  相似文献   

6.
广角地震反射数据特征及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Zoeppritz方程出发,讨论了广角地震反射数据的振幅和相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选用单一界面模型和薄储层模型,说明广角反射与小角度反射在地震道集上的主要区别,进而阐述了广角地震数据进行时差校正和相位校正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校正方法。通过对一个四层介质模型的广角反射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和相位校正,分析了均方根速度等因素对校正效果的影响,并对校正后的道集做了叠加。经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分析,得出了广角地震数据校正的特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为广角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各向同性速度场会影响宽方位地震资料道集的动校正效果,进而影响剩余静校正效果、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以及叠加效果等。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时,动校正速度是随着方位角变化而变化的。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求取的多方位速度场可以有效地改善动校正后道集质量,消除各向同性速度场对OVT域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动校正后道集平整度和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该方法在南阳凹陷CY-DZ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DMO处理仍然沿用传统的做法,即在获得共反射点道集后,仍采用共中心点道集的的距曲线方程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获得的速度分析结果低于介质的均方根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本对二维情况下共反射点道集的速度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导出了可直接用于进行CRP道集速度分析的时距关系方程式,从而为DMO后的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速度分析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速度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动静校正,继而影响叠加成像以及偏移归位。针对如何优化速度分析,提出了基于道集资料噪音衰减、道集内相位时差校正、道集优化处理以及速度拾取应用约束等过程的优化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Fowler常速叠加DMO理论,根据给定的速度将共中心点的地震道记录进行动校正(NMO)和共中心点(CMP)叠加,然后通过在频率波数域的速度变换实现DMO处理,获得常速叠加DMO结果,这是一种速度估算。最后在常速叠加DMO数据体的速度道集上制作速度谱,将这种速度估算以能量谱的形式显示出来,以获得精确的均方根速度。  相似文献   

11.
在海底节点(OBN)和山地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震源和接收点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高程差,此时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成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共反射点(CRP)叠加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叠加速度计算输出剖面中时变的CRP采样点,然后利用改进的双平方根公式计算经由该CRP采样点的双程地震波走时,完成数据的动校正处理。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OBN和山地数据叠加成像效果,还可以准确地估计地下的叠加速度信息,用于后续的处理环节。模型和实际数据成像结果证明,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CRP叠加优于传统CMP叠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纵横波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是利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信息,解决转换波资料较大时移剩余静校正量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时,出现了纵横波速度比值求解不准确和资料呈现浅、中深层静校正量不一致的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出现以上情况的具体原因,针对该方法的工业化实施缺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纵波构造控制解决转换波长波长剩余静校正量;采用常规剩余静校正进一步求解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应用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再次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得到更精确的速度;进行动校正之后,采用基于纵横波CRP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和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求解最终转换波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改进措施后,结合文中工业化实施流程能够进一步提高方法在处理多波资料时的适应能力和静校正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 ,DMO处理仍然沿用传统的做法 ,即在获得共反射点道集后 ,仍采用共中心点道集的时距曲线方程进行速度分析。因此 ,获得的速度分析结果低于介质的均方根速度。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对二维情况下共反射点道集的速度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导出了可直接用于进行 CRP道集速度分析的时距关系方程式 ,从而为 DMO后的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鲍熙杰  赵海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39-41,55,139
叠前反演已在岩性预测和流体检测中广泛应用,其预测精度除了受反演方法本身影响外,还受到输入数据的影响。作为叠前反演的输入数据,CRP道集的质量对反演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从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地区叠前反演效果出发,提出面向叠前反演的CRP道集优化处理技术及基于正演AVO特征的CRP道集质量控制方法,并从子波、信噪比、反演残差等方面分析了道集优化处理对反演效果的影响。CRP道集优化处理显著提高了CRP道集质量,其处理数据成功应用于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地区叠前AVA同步反演,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资料的AVO处理技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与国外的处理流程相比,国内AVO资料处理过程中一般不作归位处理,这使AVO资料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在胜利油田永安地区的AVO资料处理过程中,使用克杀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常规CMP道集进行归位,得到了CRP道集。在此基础上进行AVO分析,不但较好地解决了AVO异常的归位问题,而且叠前时间偏移使绕射能量归位,削弱了随机噪音的干扰,使AVO响应更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质量。介绍了AVO资料处理过程中叠前时间偏移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偏移实现过程和偏移后CRP道集处理等,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了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鲍熙杰 《断块油气田》2013,20(3):282-285
叠前AVA同时反演技术已在岩性预测和流体检测中广泛应用,其预测效果除了受反演方法本身影响外,最重要的是受到CRP道集数据质量的影响。地震勘探虽然已从构造勘探为主向构造勘探和岩性勘探并重转变,但目前地震成像仍以构造成像为主.很少为地震储层描述进行保持动力学特征的处理,尤其是对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需要的CRP道集数据。文中从叠前AVA同时反演应用效果出发,针对CRP道集,重点考虑叠前去噪、道集拉平及剩余能量补偿等3个方面,提出了叠前CRP道集优化处理方法及流程。从正演道集、AVO子波、信噪比、反演残差等方面分析道集优化处理效果,及其对叠前反演的影响,海-塔盆地TN地区叠前AVA同时反演实例证明,道集优化处理提高了CRP道集数据质量,反演精度得到提高.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质量较差的CRP道集数据将会在叠前反演中引入较大误差,从而影响反演的储层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叠前时间偏移和AVO反演相结合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为岩性和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储层识别方法。依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平面纵波入射的反射和透射Zoeppritz方程,给出了计算弹性参数的公式。算法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叠前时间偏移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转化为角道集;然后基于角道集应用最小平方方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弹性参数剖面;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反演,进而进行储层描述和含油性预测。利用理论模型对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方法的计算误差较小。将方法应用于复杂陆相断陷盆地地震资料反演,并与商业软件的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的分辨率较高,钻井资料证实其储层预测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叠前反演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叠前反演质量成为关键,针对叠前反演输入的CRP道集数据开展预处理研究,通过道集水平性和去噪处理,将叠前反演输入地震数据质量明显提升,为后期叠前地震反演提供了的可靠资料基础,起到间接提高反演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常规纵波构造控制的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算法在处理复杂地区低信噪比、地下构造起伏较大的转换波地震资料时,容易出现“纵横波叠加剖面构造层位不匹配,导致转换波的构造校正量计算不准确”和“算法收敛于局部极值,叠加剖面出现零空间漂移”的现象。本文针对常规算法的此缺点,分析了该算法的理论原理,提出增强纵横波叠加剖面匹配质量和压制“零空间”现象的改进措施: 使用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构造层位来匹配控制转换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构造层位,达到增强纵波CMP叠加剖面和转换波ACCP叠加剖面的层位匹配一致性的目的,提高计算地下构造校正量精度,进而估算较准确的纵横波速度比值; 计算共检波点叠加道与拉平后的转换波构造层位之间的绝对静校正量,以克服静校正处理的“零空间”漂移现象。实际转换波资料的应用表明,改进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常规纵波构造控制的CRP叠加道相关算法的剩余静校正处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应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偏移效果。叠前时间偏移的速度分析是对CRP道集按一定间隔反复迭代修正,得到较准确的均方极速场。可得到信噪比较高、偏移归位较准确的成像剖面,叠前深度偏移是基于模型的,摆脱了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及各向同性的假设条件,利用射线追踪原理进行偏移,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利用层析成像等技术不断优化深度-速度模型,直至该模型达到较高精度,获得了偏移归位准确,较真实反映地下构造形态的深度剖面。图5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