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欧盟的27个国家中存在三种主要的社会住房政策模式:“剩余”模式(residual model),主要存在于南欧及前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住房仅供给那些最贫穷的阶层。“一般”模式(generalist model),这一模式下,虽然受到一种或多种形式的收入和租金上额的限制,但社会住房将提供给更广大的社会群体,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德国、英国、法国和比利时。“普惠”模式(universal model),社会住房更多的以一种不带任何社会目标的“公共住房”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形成强大的社会租赁部门,为所有人提供大量的可支付的租赁住房。瑞典、丹麦和荷兰仍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这一模式。第一部分介绍这三大模式,以及当前欧盟众多国家不同的社会住房情况。第二部分揭示了欧洲住房政策的普遍趋势以及为何走向“普惠”模式的废除,许多实行“一般”模式的国家如何向“剩余”模式靠拢及其原因。最后一部分重点是法国的情况,揭示2000年代的住房危机以及国家住房政策的主要方向是怎样向社会住房的“剩余”模式靠拢。最后,分析了这一过程对城市问题的主要影响,如社会融合和房地产的贬值。 相似文献
2.
3.
(接上期)社会出租住房制度具有其他方面的住房政策优势。其中之一就是上文提到的社会房屋的实际,社会出租住房经营者的利润剩余滞留在组织内部,可以再用于住房的修缮。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在住房的国际统计上,出租房屋经常被区分为社会出租房屋和私人出租房屋。在这一分类中,所有权基础不是要考虑的唯一重因素,因为,正如其显示的,社会出租住房可以包括所有的私人出租房屋。 相似文献
5.
在1950至1970年代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法国在城市边缘和郊区进行了以大型住区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虽然有效缓解了战争破坏和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却因廉租性社会住房在城市特定地区的大量集聚,以及大型住区本身存在的选址远离中心、建筑形式单调、空间尺度夸张、建设质量低下、设施配套缺失等不足,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引发了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化现象,并在1980年代随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而不断加剧,迫使法国城市不得不从社会、经济、环境、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政策和项目计划,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以抵制社会排斥,鼓励社会混合,促进城市整体和谐发展。文章通过梳理法国社会住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住房的建设发展,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旨在为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的社会住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人们对自有住房的态度差异相当大。极端的例子是: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这两个国家的住房政策存在着共同特征,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对自有房屋给予补贴,以使住房普遍具有可支付性;同时,严格控制补贴以便严格限制住房使用权。因此.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历史城区面临严重衰退:常住人口持续下降,空置住宅比例增加,社会隔离现象严重。1975年法国实施的住房政策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混合,提升经济活力,在历史城市复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得中国历史城市借鉴。本文解析了该政策的背景、特征以及效用,提出了值得借鉴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欧洲大陆人口稠密,解决住房问题成为了困绕欧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项重点问题,在欧洲将近60年的住房发展历史中,经过了不断探索过程,其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住房体系。鉴于此,本刊特别推出欧洲社会住房发展史专题连载,意在总结欧洲的社会住房发展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当前,北京市房价持续走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层次人群的极大关注.其中,如何看待住房商品化下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基本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欧洲各国社会住宅发展大都遵循萌芽、鼎盛、反思改造、混合多样化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对欧洲5个国家社会住宅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的分析,总结其发展的宝贵经验,为中国保障性住房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社会住宅政策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几个时期的演变,政府在实践中不断通过政策调整来推动社会住宅建设,其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同时,具有公益色彩的低租金社会住宅组织(HLM)的成立为法国社会住宅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社会住宅政策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几个时期的演变.政府在实践中不断通过政策调整来推动社会住宅建设.其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同时.具有公益色彩的低租金社会住宅组织(HLM)的成立为法国社会住宅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正面临着巨大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压力,促使各级政府不断地在住房保障政策上进行尝试与革新。然而,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行之有效。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并评价了在不同供给模式以及区位条件组合下,住房保障政策的市场供需绩效及利益分配绩效。提出只有将保障性住房政策纳入一个空间资源配置政策体系中,才有可能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Marianna Filandri 《Housing Studies》2014,29(7):977-993
On the basis of European Survey on Income and Living Conditions (EU-SILC) data,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ousing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European countries by focusing on social class. The variance in housing conditions by social class could provide further insights about the divergence/convergence hypotheses stemming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iving conditions of European countries. To support this claim, two main dimensions of housing inequality will be identified: tenure and housing well-being. A micro-level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take account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costs of access and maintenance of ownership in settings and in periods (such as the present day) of rising housing prices and income resources that decrease in terms of amount and stability. The aim is thus to demonstrate that, despite the difference in well-being in Europe between owners and non-owners (on the average the firsts are better off), homeowners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privileged category per se. 相似文献
15.
Procurement, meaning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a purchaser obtains a product or a service, is at the hea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social housing and is, for this reason, crucia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ly-funded housing programm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rocurement methods, particularly their implications for value-for-money including quality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Procurement methods may be classified along two principal independent dimension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ntractor assumes responsibility for design work and secon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rice of the contract i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negotiation or a competitive tender or a mixture of the two. 相似文献
16.
法国社会住宅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固社会住宅系统创立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二战后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以政府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为刺激,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建设管理社会住宅的系统.社会住宅系统起到了解决贫困人口居住问题,缓解社会矛盾,调控房地产市场等多种作用.但社会住宅空间分布集中,建设规模偏大等原因,造成了1980年代以来法国严重的居住隔离问题.2000年以后,法国确立了通过社会住宅的重新分布实现社会混和的战略目标.文章通过对法国社会住宅政策演变历程的回顾,总结出它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应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扩大融资方式,建立以租赁为主的保障性住房系统,并以此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注意通过综合规划,防止居住隔离现象进一步加剧,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法国社会住宅系统创立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二战后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以政府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为刺激,通过公私舍作的方式建设管理社会住宅的系统。社会住宅系统起到了解决贫困人1:2居住问题,缓解社会矛盾,调控房地产市场等多种作用。但社会住宅空间分布集中,建设规模偏大等原因,造成了1980年代以来法国严重的居住隔离问题。2000年以后,法国确立了通过社会住宅的重新分布实现社会混和的战略目标。文章通过对法国社会住宅政策演变历程的回顾,总结出它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应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扩大融资方式,建立以租赁为主的保障性住房系统,并以此调控厉地产市场;同时注意通过综合规划,防止居住隔离现象进一步加剧,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P. P. J. Houben 《Housing Studies》2001,16(5):651-673
The inter-sectoral policy systems of housing for elderly people in the EU-countries chang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eing in place and by general processes of modernisation of society and welfare state.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s the relev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ector housing, care and social services depends on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ectors in a country. However, modernisation threatens co-ordination by decentralisation, privatisation and transfer of choic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individual. This paper i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describing how countr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re dealing with the topic of co-ordination. Nowadays especially policy actors at the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inter-sectoral co-ordination. Looking at the practices of these 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a shared vision on ageing in place seems to be very important.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facilitate this approach and control the results. The term 'managed co-operation' describes very well this new way of management of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19.
以法国大力推行社会住宅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国际性的住宅危机和供需状况,以及社会住宅的融资方式和公共资助体系。随着社会住宅政策的不断演变,法国的公共干预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逐渐由公共部门主导向公私合作方向发展,进而在协议区开发模式下鼓动私人部门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