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岩心、测井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特征等,确定扶余油田中城区扶余油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并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测井相识别模式。研究认为Ⅰ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湾、席状砂和湖泥等6种沉积微相;Ⅱ、Ⅲ、Ⅳ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识别出分流河道、溢岸砂、决口扇、分流河道间湾等4种沉积微相。结合砂体以及沉积微相分布规律,总结了研究区沉积相模式,确定了砂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河道是油气的富集区和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为研究区剩余油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岩心、测井及综合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十屋油田SN17,SN18区块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通过区内取心井单井相分析的同时,研究沉积构造、岩石微相特征,识别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关系,建立微相的测井相模式。研究表明本区为湖泊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浅湖等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浅湖砂坝等微相。研究区沉积微相的划分以及沉积相模式图的建立将有助于油田的精细开发。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岩心、钻井、测井资料及地震信息。研究了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相类型、亚相和微相特征以及其形成条件、环境和作用。研究表明,E1f1储层主要为滨浅湖滩坝沉积,砂坝、砂滩微相为有利储集相带;K2t1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分支河道、分支河口砂坝、席状砂微相。分支河道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砂体构成该区主要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火石岭组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分析,并结合单井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该区域火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辫状河道、分流河道间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半深湖一深湖亚相。通过对该区火一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火一段的砂体主要分布于火一Ⅱ、Ⅲ砂层组,其次是火一Ⅰ砂层组和火一Ⅳ砂层组。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南段的测井、单井资料和野外实测5条剖面资料,利用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和岩石学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出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二段的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其中可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河漫沼泽、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滨湖沼泽和滨湖砂坝等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多口单井、野外实测剖面、砂体展布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须二段沉积相空间展布:北部都江堰、郫县、新都地区和西南方向天全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往南的新津、蒲江地区和西南雅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南部的峨眉山等地区主要发育湖泊相。  相似文献   

6.
长岭凹陷前七号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钻井资料较少时,以岩心、测井等资料为补充地震属性分析,能较好地对沉积相展布进行研究。利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前七号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确认其为三角洲相沉积,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天然堤、决口扇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支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通过绘制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建立该区青山口组沉积模式,为有利勘探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桥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重要产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类型复杂多变,成为制约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钻井、测井及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在相标志分析基础上,对高桥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定量计算了河道带展布规模。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水缓坡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大致以天赐湾-青阳岔一线为界,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根据沉积特征,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砂体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河道带展布宽度为750~2 000 m。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层段沉积相研究是勘探目标优选的基础。以岩心分析和大量的钻井、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微相构成及主要含油储层的沉积微相特征,认为三工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储层主要为各类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的试油资料,分析了主要目的层沉积微相的演化和平面分布,指出三工河组沉积中、晚期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最重要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发现自来屯油田物源方向为北-东向,为浅水三角洲相前缘亚相沉积,发育主水下分流河道、末梢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及水下分支间湾五种微相。根据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总结了研究区沉积相模式。并在沉积相模式指导下,对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砂体在空间上分布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杏白地区长6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岩心观察与描述,综合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等特征,确定研究区整体上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以此为基础,对研究区8口取心井进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测井相识别模式,并识别出研究区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支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研究区主力沉积相带,是油气储集层。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小层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对该区及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了解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确定了其沉积过程。并根据单井相和剖面相分析,编制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恢复了长6段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1.
铁边城地区位于陕西吴旗县境内,构造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部。研究区长8储层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内陆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本文以测井相分析及岩心观察的岩石相标志为基础,通过砂地比值分布规律、单井剖面的相序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铁边城地区长8期的主要沉积体系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微相类型包括有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天然堤微相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微相。根据沉积微相展可以得出研究区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相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集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等因素影响,储层沉积相带特征十分复杂,利用测井曲线,分析地层信息与各种成因标志及其相应沉积环境中水动力因素作用关系,研究了测井相与沉积微相及其储集砂体分布发育,确认了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是形成本区低渗透储集砂体的有利相带。它们控制砂体的走向和分布,具有砂体连片、连通性好、厚度较大的特点。通过该区长332储层沉积微相和含油有利区域油藏分布预测研究,油藏处在区域由北西到南东发育的5条水系水下分流河道中部及西南部主体带上,这些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和圈定的含油有利区域油藏,总体具有中部向南西方向的中下游不断加强的特点,为该区油藏进一步滚动扩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SN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地层厚度大多在300 m以上,储集体横向和纵向变化较大,不同砂层组的储集性能、物性主控因素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的研究不够精细,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滚动评价的需求。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研究了清一段一砂组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各目的小层的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及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清一段一砂组储层以细砂岩、砂砾岩、粗砂岩和中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并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砾岩、粗砂岩和中砂岩储层物性最好;该区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  相似文献   

14.
ZG 气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盆地,断块复杂,发育多种沉积相体系类型。基于沉积背景和碎屑岩储层类型,利用测井沉积相研究方法,选取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率、密度测井曲线作为研究区测井沉积相研究的测井系列,结合岩心、录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建立取心井段测井相岩-电转换模版,识别出ZG 气田Lumut 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 种沉积相类型,建立了各沉积相测井微相特征图版。研究认为,Lower Lumut 层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Middle Lumut 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Upper Lumut 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5.
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 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 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缺前三角洲亚相;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6 油层组各微相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到混合载荷高弯度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对长6 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钻井和岩心资料,对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进行了高精度的沉积相研究,探讨了储集砂体的展布规律。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产油气层主要分布于浅湖砂坝、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水下分支河道,部分席状砂、水上分支河道以及心滩微相也是良好的储层。建议今后勘探应注重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的分支河道砂、河口砂坝中的块状粗一中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18.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  陈红汉  王家豪  熊万林  李新琦 《特种油气藏》2011,18(3):51-55,137,138
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三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远沙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建立了测井相图版。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研究区的主要砂体类型。文章充分利用测井曲线信息,刻画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交油气后备储量及合理开发方案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只在研究区北端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研究区Guaduas组经历了两期湖平面的升降旋回,十几个短期旋回.由于辫状河道频繁改道,河漫滩以及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沉积形成的隔夹层分布广泛,储层的连通性变差,形成非常复杂的油水系统.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