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在目前加热炉出口温度、焦炭塔操作压力和分馏塔蒸发段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采取外甩部分循环油出装置的手段降低循环油的循环比。结果表明,将循环比从0.4降低至0.13,延迟焦化装置蜡油收率上升9.44百分点,柴油收率下降3.37百分点,汽油收率下降2.3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提高2.96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1.98百分点,能耗降低221.95 MJ/t。  相似文献   

2.
比大循环比操作更有效的降低蜡油收率的延迟焦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有别于大循环比操作方式且更有效的降低蜡油收率的延迟焦化技术:在现有延迟焦化装置的基础上,增加焦化蜡油补人原料系统的设施,改变普通延迟焦化操作方式,在一个焦炭塔操作周期的后期一段时间内,通过切换焦化蜡油为装置进料,提高加热炉出口温度10~20℃,实现焦化蜡油深度热裂化,提高其单程转化率。该方法与循环比为0.8的普通延迟焦化操作相比,焦化蜡油收率下降到2.89%,焦化汽油收率增加了2.8个百分点,焦化柴油收率增加了4.7个百分点,焦炭加富气收率下降了2.46个百分点,焦炭的挥发分下降了1.49个百分点,综合能耗降低了82MJ/t。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的加工方案下,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循环比对装置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及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焦化装置的关键操作变量。在大量收集现场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能量优化及数值回归等技术手段,从产品分布、能耗和效益3个方面分别研究了循环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求解最优循环比的一般方法,即以循环比为优化变量,以包括产品收益和能耗成本在内的装置效益为目标函数,通过最优化计算得到最优循环比。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指导生产,按其优化的循环比操作,处理量1.2M t/a的焦化装置可提高经济效益3.516×106 RMB Yuan/a。  相似文献   

4.
可调循环比在焦化改造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石油》2002,16(4):53-54,57
  相似文献   

5.
以塔河常压渣油为原料,在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开发的在线循环延迟焦化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循环比对其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比由0.92降低到0.39时,气体和焦炭的产率分别降低了1.71和2.57百分点,而液体产品的收率则增加了4.17百分点,液体产品收率的增加主要表现在焦化蜡油收率增加了8.97百分点;降低循环比后焦化蜡油的性质变差,密度(20℃)由918.0 kg/cm~3上升到938.3 kg/cm~3,残炭由0.03%增加到0.25%,95%馏出温度由390℃提高到463℃,尽管这会增加其加氢精制的难度,但仍可作为加氢处理工艺的掺兑原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2 Mt/a延迟焦化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增设了渣油换热器并将蜡油并入渣油系统跨线流程,将350℃热蜡油经调节阀补入加热炉进料油中,实现了供氢体循环技术改造。改造后,分馏塔底部温度可提高25℃,装置液体收率提高1.14百分点,焦炭收率降低0.54百分点,石油焦挥发分质量分数降低0.40百分点,有效地改善了装置产品分布,同时加热炉负荷降低、热效率提高0.35百分点,燃料气耗量减少200 kg/h,在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延迟焦化工业装置改造中采用的灵活可调循环比新工艺特点和加热炉管的进料工艺流程的技术革新,对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技术分析。通过技术改造。循环比降低0.12,焦化装置处理量扩大,产物分布得到改善、液收增加2.10%,炉管烧焦周期延长1倍,另外综合能耗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最后对装置未来技术革新提出了建议,技术改造经验对同类装置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焦化装置灵活循环比流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迟焦化因投资低、对原料适应性强和工艺简单而成为炼厂渣油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求焦化装置在安排生产方案时从增大处理量和提高轻质油收率两方面综合考虑以达到效益最佳.调节循环比是改变焦化装置的处理量和产品分布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循环焦化通过炉对流油进入分馏塔与油气换热来调节循环比,循环比调节不直观,而且分馏塔底易结焦,不能实现超低循环比.因此应用既能灵活、直观调节循环比,又能实现超低循环比的灵活循环比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规延迟焦化的循环比的调节幅度较小,限制了装置的灵活性,武汉石化利用调循环比工艺流程对延迟焦化装置进行改造,投资120万元将装置的加工能力从40×104t/a提高的100×104t/a。结果表明,可调循环比工艺流程液收高,焦碳产率低,操作灵活,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0.
延迟焦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迟焦化已成为国内外劣质渣油加工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加工能力和技术进步近年发展较快.随着原料劣质化,现代延迟焦化多采用降低循环比和低压操作提高焦化液收,同时采用缩短生焦周期等措施提高焦化装置的处理能力.延迟焦化工程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延迟焦化装置大型化、设备自动化、操作安全可靠等方面.延迟焦化的生产操作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污油回炼等方面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对某公司的一套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长周期运行的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首先从工艺生产方面,对影响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因素,如原料性质、装置负荷率和生产方案的变化,以及公用工程和操作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英国TISCHUK公司的T-OCA软件对设备进行基于风险检验(Risk-based Inspection,即RBI)的定量分析,分析了装置中工艺设备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确定了设备运行的风险等级并按风险大小进行了排序;最后,确定了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以便为该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贾树军 《石油化工设计》2011,28(4):20-22,36
针对延迟焦化装置实施缩短生焦周期、降低循环比操作后产生的焦炭塔油气焦粉携带严重、分馏塔高温部位的结焦倾向增大、蜡油柴油重叠度增加、干气不干、含硫污水脱标、冷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给水不畅、除焦过程卡钻频繁、冷焦水带油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建立了延迟焦化装置产生弹丸焦的临界卡边操作体系,即通过不断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循环比和反应压力等措施,使焦化反应无限接近于弹丸焦生成时的临界状态,以达到焦化装置液体产品收率最大化。同时提出了以焦炭塔C点中子料位计指示值、急冷油量、C点壁温以及焦炭塔工况为手段的弹丸焦产生预判体系,为产生弹丸焦临界卡边操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Petro-SIM桌面炼油厂模拟软件构建延迟焦化装置模型的及炼油全流程优化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Petro-SIM模型不仅可以对单体设备、联合装置进行计算优化,还可以建立炼油厂全流程模型,真正实现桌面炼油厂。某炼油厂利用Petro-SIM模型优化延迟焦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有效降低了干气中的C3含量,减少经济损失;而利用Petro-SIM建立全流程模型,将延迟焦化装置循环比从1.15降低到1.08,全厂的产品分布会有所改善,通过模型计算每年可使全厂增效890万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公司1.2Mt/a延迟焦化装置传统工艺流程和1.60Mt/a延迟焦化装置的可灵活调节循环比两种流程的比较分析认为,后者具有灵活、直观的优点,对于防止分馏塔底结焦、改善辐射泵的运行环境有着独特的效果,在加工劣质渣油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延迟焦化装置的用能分析及优化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延迟焦化过程的用能特点及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结构理论,对国内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能量平衡和火用平衡计算及其分析,为该装置的用能状况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找出了装置的用能瓶颈,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出了装置的节能方向,提出了相应的用能优化改进措施。通过采取减小循环比、优化分馏塔取热、优化换热网络和利用装置低温热等措施,使装置能耗降低了19.1%。  相似文献   

18.
仿真系统指导延迟焦化装置优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便于试验的有利条件,结合延迟焦化装置的生产情况,在仿真系统上对焦化、吸收稳定、干气脱硫3个部分分别探索了实际极限生产能力,找出了制约生产能力的“瓶颈”,并用仿真系统的试验结果指导实际生产和装置改造。几年来,通过改造一部分设备和流程,消除了“瓶颈”,使装置达到满负荷生产,3年累计多加工减压渣油0.24M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