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金沙江上游白格地区发生两次大型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对下游造成了巨大破坏。根据白格滑坡残留体变形监测,仍具有下滑堵江风险,下游4座在建水电站仍面临风险。文章对下游叶巴滩、拉哇、巴塘、苏洼龙水电站进行调洪计算及风险分析,成果表明:2021年汛前苏洼龙水电站大坝蓄水后将具备防洪功能,届时将阻断溃坝洪水向下游演进,但因该工程地处下游,无法减轻上游3个电站的防洪压力; 2025年汛前叶巴滩大坝修建至2840m时,可阻断溃坝洪水向下游的演进;当前至2025年汛前在叶巴滩坝体尚未形成规模时风险依然存在,对此提出了卸载残留堰塞体的方案及建议,并已获实施。  相似文献   

2.
王周萼  蔡耀军 《人民长江》2022,53(4):125-129
高山峡谷区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水电工程正常运行,需准确评价不良地质体的堵江风险,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在无人机航拍技术的不良地质体判识方法与堵江风险判识准则的基础上,对旭龙水电站库区的不良地质体进行了判识与堵江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库区分布不良地质体共19处,现状均稳定,不存在堵江风险;蓄水后,仅17号堆积体可能存在堵江风险,经各种工况计算分析,17号堆积体不会造成堵江。因此,旭龙水电站库区不存在堵江风险的不良地质体。研究成果对保证旭龙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对同一地区观测的两幅复数值影像(既有幅值又有相位的影像)数据进行相干处理,以获取地表高程信息的技术。星载InSAR技术专业性强,数据处理过程相对复杂,图形成果大都通过专业软件生成,因此难以应用于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大型水电站库区不良地质体星载InSAR数据在监测信息化平台GIS场景中可视化呈现,基于北京超图SuperMapiDesktop、 i Server软件对InSAR多时序矢量点云数据的专题图制作、瓦片模型构建、在线发布等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金沙江上游水电梯级风险评估工作大纲安排,2019年4月8日~16日,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北京、西北、成都、中南、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开展了对金沙江上游河段奔子栏、旭龙、昌波、苏洼龙、巴塘、拉哇、叶巴滩、波罗、岗托等9个梯级电站28处重点不良地质体的现场查勘工作。查  相似文献   

5.
纳坝水库坝区为碎屑岩,不良地质体发育,其不良地质体主要有坝轴线下游1号堆积体、坝上游2号变形体,该两个不良地质体对大坝建成有较大的制约。针对纳坝水库坝区的不良地质体进行分析评价,为后期施工、处理措施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董金玉  王庆祥  王晓亮 《水力发电》2020,46(9):80-83+119
拉哇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泄洪规模大,水头高,水库放空要求高,经研究,将枢纽主要建筑物布置于右岸地下,避开了左岸大型不良地质体和大断层,适应了坝址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密集布置的大流量洞室泄洪,并将泄洪洞和放空洞结合布置,解决了枢纽泄洪和水库放空问题,并节约了投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某水库库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库区区域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分析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为水库修建提供了详细的依据,并奠定了基础保障。结果表明:库区工程地质构成较为复杂,但无大的不良地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
小浪底水库运用对下游水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俊营  周艳丽  穆伊舟  张宁 《人民黄河》2006,28(10):41-42,54
黄河小浪底库区及下游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是河南省沿黄地区和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通过对2002年以来小浪底库区及其下游小花区间水质监测资料的统计,从水质方面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对下游河道水环境的影响;结合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方式,对调水调沙期间库区及下游河道水质变化、泥沙对污染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对小浪底库区水质的改善有利于优化下游河道的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期库区及下游水环境状况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控污染 ,保护环境 ,减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997年 3月开始对小浪底工程库区及下游影响区水质进行监测。 5年的监测表明 ,小浪底库区及下游影响区水质主要受耗氧有机物污染 ,干流污染重于支流 ,非汛期污染重于汛期 ,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库区污染源、工程施工以及水量变化的影响。随着工程施工结束以及库区开发活动的开始 ,上游来水水质和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污染将成为影响小浪底库区及其下游影响区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东深供水工程茜坑隧洞全长322 m,围岩为全风化、Ⅳ、V类花岗岩.全段均为不良地质条件隧洞.在茜坑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中,通过地质力学调查、地质测试和各种监测手段,将地质学对现象的研究与测试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围岩地质体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实现地质参数定量的和可视的描述,即工程地质监测.根据围岩地质体演变全过程分析,对围岩变形演变过程及其所代表的稳定性状态,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万州区金金子滑坡是三峡水库右岸涉水覆盖层滑坡,在降雨、人工活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局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形破坏。该滑坡于1996年发现变形迹象,2003年库区大坝蓄水后仍存在变形,滑坡近20 a来变形持续,2016年滑坡体局部发生了变形破坏。在深入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从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滑坡成因及变形破坏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地质调查发现,斜坡区大量松散崩坡积物堆积于下伏近水平粉砂泥岩上,斜坡形态呈阶梯状,其上冲沟发育,大片覆盖人工种植苗木。滑坡监测数据显示,位移变形曲线存在突变,突变后趋于平缓,在突变前期研究区内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分析认为:滑坡整体仍存在持续变形,局部区域变形失稳后趋于平缓;阶梯状斜坡上覆的松散堆积体和下伏的软弱地层为滑坡变形的地质基础;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则为该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问题库岸斜坡众多,滑坡灾害问题一直十分突出,需要对三峡库区的灾害隐患进行日常监测.然而常规的监测手段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监测效果也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以三峡巴东县城长江沿岸为研究区,基于ALOS-2数据,使用PS InSAR(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处理技术对2016年8月—2017年10...  相似文献   

13.
德厚水库工程大部分位于碳酸盐岩地区,岩体破碎带、溶洞、溶隙、溶管等不良地质体发育。通过采用组合频率与非固定观测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电磁波CT技术在岩溶地区测试所面临的因孔间距过大导致电磁波穿透介质困难的问题。根据电磁波CT反演的岩体吸收系数剖面编制工区地质解译图,推断工区范围内岩溶、岩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发育规模及分布范围,分析德厚水库帷幕地质情况,为保证库盆防渗工程质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高,洞室开挖期间安全风险大,需要监测围岩稳定情况。通过分析左岸地下厂房第Ⅰ至第 Ⅳ 层开挖安全监测资料,揭示围岩变形规律、特性和原因,并给出了为稳定围岩采取的工程措施。成果表明:洞室施工期围岩变形是地质条件、地应力和开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错动带、裂隙和断层等地质构造影响洞段的顶拱围岩变形总量和变形深度均相对较大,一般洞段下游拱脚围岩变形相对大;顶拱中心和上游拱脚围岩变形大部分在深度6.5 m以内,下游拱脚部分桩号深度超过11 m的区域有一定变形,上下游岩台围岩变形深度大于顶拱;支护锚杆应力、锚索荷载在厂房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与围岩变形一致;一般洞段顶拱的锚杆和锚索受力仍有较好的余度,岩台层采取的针对性处理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开挖成型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开挖期间围岩稳定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白家包阶跃型滑坡动态变形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内许多滑坡受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及降雨的影响,其变形时间曲线呈阶梯状,滑坡变形呈现出阶跃型动态变形演化特征。为了深入研究阶跃型滑坡的动态变形机理,评价预测该类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本文以白家包滑坡为例,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勘查资料,充分利用挖掘十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其动态变形特征、变形机理、影响因素和稳定性,预测其动态变形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此类滑坡由于渗透性能较差,当水库退水时,坡体内地下水向水库排水缓慢,形成地下水与库水位的正落差,指向坡体外侧的渗透压力增大,使得坡体稳定性降低。并且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位移速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16.
龙江水电站左岸缆机平台边坡高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局部坍塌、落石等异常现象,采用了"锚、排、挡"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并通过多点位移计、锚索测力计等仪器进行监测。龙江水电站左岸缆机平台高边坡岩体内部变形及应力监测资料表明,边坡岩体在加固后变形趋于收敛,边坡整体稳定,但鉴于该边坡地质条件复杂且受降雨影响显著,其稳定性仍需要继续进行跟踪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用2017—2019年间53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SBAS方法完成了巴东地区长江沿岸区域年平均形变速率图的绘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表形变速率维持在-5~5 mm/a之间;考虑了水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分析了水位变化与江边不同距离区域内时间序列形变间的关联关系,认为该区域形变整体受水位变化影响很小。研究成果为评估三峡库区地表形变状况及对三峡库区沿岸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程建设以及水库安全运行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库区边坡群地质资料、水文信息等数据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库区边坡群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提取相关库区边坡群岩土整体特征;然后,依据某一个边坡变形破坏的实际监测数据,反算整个边坡群的详细地质信息数据;最后,使用库区边坡稳定性耦联分析模型,跟踪和预测边坡群各个边坡体的变形情况。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一个典型边坡群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的滑坡体位移大小和方向与野外观测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的主要滑坡趋势轨迹方向与实际趋势形态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GPS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卡子湾滑坡体的变形监测介绍了GPS滑坡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监测网的技术设计、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内容,并指出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监测结果表明, 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达到毫米级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滑坡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南岩溶山区滑坡监测数据量大、类型多、来源杂、集成与分析难等问题,基于Hadoop进行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并应用WebGIS等关键核心技术,设计并初步实现了适用于岩溶山区滑坡监测预警的云平台原型系统。首先,设计了多元监测数据集成管理的普适性云平台系统架构;其次,依托校园大数据平台、采用网络开发技术,搭建了应用型云平台;最后,基于原型平台实现并验证了岩溶山区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平台原型及其试验结果表明:岩溶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的构建设想与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是探索岩溶山区滑坡信息化并进行岩溶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有效手段和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