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拉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结构和功能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法,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文章介绍了湿地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因子的评价模式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实际,提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从功能整合性、生态特征、社会环境3方面,构建一套以"3S"技术为核心,具有可操作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国内外评价指标标准,根据各指标对湿地生态健康影响的程度,将27个指标进行标准分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选择垦利县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垦利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脆弱,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道型水库常作为城市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城市景观等紧密相连。健康的城市河道型水库是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维持正常水生态系统的运转,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流健康的内涵,构建出含水文水资源、库岸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方面14个指标的城市河道型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赣州市八境湖水库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河道型水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八境湖水库评价结果为(0. 451,0. 491,0. 034,0. 022,0. 002),处于健康状况,其中社会服务功能是该区域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湿地处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处在城市中或近郊的自然湿地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位于城市中的湿地时,对其景观的要求不仅是要平衡湿地生态环境与各个领域相互协调的关系,更要发挥湿地的经济效益。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时应该考虑建立健全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合理的进行动植物设计和配置,设计出和谐优美的驳岸线条以及健康的驳岸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为干扰造成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趋下降,退化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但对于目前健康城市湖泊的评价指标的认识尚不统一,给城市湖泊生态修复和规划建设带来困难。在系统梳理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景观优美、岸线形态合理、生态服务功能完整、自我修复能力较强等健康城市湖泊生态特征出发,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的评价参考标准,为城市湖泊生态修复和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景观格局的形成与演化之间着紧密的联系,水文在湿地生态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流域水文过程与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演变的内在规律,研究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对于湿地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机制,并从生态水文角度提出湿地景观的修复改进措施,为湿地生态改善和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湖湿地景观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湖湿地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越来越被社会广泛重视。通过对城市河湖湿地景观价值的分析,构建了适应城市河湖湿地景观价值的评价体系,并利用意愿价值评估法和旅行费用法等方法实现对评价体系的指标量化,用价值工程理论来综合衡量工程景观价值的功效,为开展城市河湖湿地改造的投资决策提供经济评价支持。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特征和规律,通过文献调研,筛选出150篇代表性文献,并对其中41个典型评价案例中准则层和指标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文献对河流健康评价准则层划分较为统一,而对指标的选取和权重取值差别较大;将河流健康评价划分成水文、水质、生物、生境物理和经济服务功能5项是评价准则层较为公认的划分方式,其相应权重期望值分别为0.15、0.21、0.18、0.22和0.24;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径流变化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鱼类完整性指数、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河岸植被覆盖率、河流连通性、湿地保留率、流域天然植被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以及河岸景观适宜度,其相应归一化后的权重期望值为0.15、0.21、0.11、0.07、0.09、0.07、0.06、0.09、0.08和0.07。  相似文献   

9.
河口边滩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平衡正成为目前湿地保护与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国内外对河口边滩湿地的研究较少。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湿地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河口边滩湿地的特点,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河口边滩湿地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奠定了开展湿地功能和健康评估的技术基础,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功能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化趋势及其生态功能退化程度;基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与相应年份气象资料,对影响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提取影响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2年,研究区内湿地整体面积及生态功能呈持续衰退趋势,湿地面积共减少了5 231.40 hm~2;湿地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几何质心向北、向东波动偏移,斑块类型呈多样化分布,景观破碎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呈波动态势发展;湿地景观破碎化及面积的缩小导致了其生态功能的衰退,其中固碳量累计减少约5.65万t,蓄水量减少了约4 149.33万m~3;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和生态功能变化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人类活动占据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趋势,更好地进行湿地保护,通过黄河三角洲湿地遥感影像,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分别对东营市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和东营区湿地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景观斑块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景观分离度、聚合度6个指标构建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湿地退化分为无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等级,利用综合指数法对4个区域进行了湿地退化评价,结果表明:河口区和垦利县处于重度退化阶段,利津县处于轻度退化阶段,东营区处于中度退化阶段,即各区湿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湖泊是城市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发展,对城市湖泊各种资源的需求日趋加强。在分析城市湖泊特征的基础下,提出了城市湖泊健康的内涵,基于此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湖泊状态、人-水关系的健康两方面提出12个指标描述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并给出各指标的量化标准。以苏州市吴江市潜龙渠为例进行研究,计算表明潜龙渠健康综合指数2011年与2014年分别是0.343和0.582,可见潜龙渠已从"微病态"过渡为"亚健康"状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明显,说明该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充分体现城市湖泊的特征,评价结果较为客观,易于推广。评价结果表明,潜龙渠生态修复措施颇有成效,梳理潜龙渠生态修复方案以供其他城市湖泊借鉴,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综合考虑城市河流的物理构造特征、水文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构建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建立起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并以郑州市内两条河流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完成部分水景观建设的河流段处于亚健康偏向疾病状态,未经过水景观建设的河流段处于疾病偏向亚健康状态,两者均需要加大水景观建设、治污力度以逐步恢复到健康状况。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水景观建设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5,1995,2005年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GIS软件,对鄱阳湖湿地数量结构和空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湿地景观斑块分维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反映出的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鄱阳湖湿地及周边景观类型数量结构中,滩地、水库坑塘、林地和草地减少最为显著,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旱地明显增加;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维数和优势度减少,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人民黄河》2021,43(3)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为了保证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开展湿地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管理等工作,需要科学评价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选取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三门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域,将水资源利用效用定义为单位水资源量所产生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2017年为基准年,结合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基于湿地生态环境需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作用辨识,建立了湿地各类型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服务功能间的耦合关系,评价了三门峡库区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三门峡库区湿地在景观保护、水质净化和生态系统平衡维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总需水利用效用为0.47元/m~3;湿地在景观保护和娱乐方面作用显著,景观保护需水和娱乐需水利用效用较高,分别为19.87元/m~3和6.47元/m~3;维持水体自净能力需水利用效用最低,仅为0.01元/m~3。  相似文献   

16.
文中建立基于能值理论的湿地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模型依据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及表现效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集对分析法估量湿地综合发展水平,并以东居延海湿地为例进行实际运用。结果表明东居延海湿地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但纵向来看,湿地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偏低,这与东居延海湿地理论研究及系统功能价值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北固山湿地AHP方法生态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因其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生态评价是湿地保护的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生态资源评价为综合评价层,以11个单项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建立北固山湿地生态评价结构.通过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到在综合评价层中,湿地生态保护功能的影响力最大为0.408,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权重与之接近为0.399,生态资源功能则次之,最小为0.193.而各个生态指标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湿地的调节功能,其权重为0.237,湿地的稳定性次之,权重为0.158,影响力最小的为湿地的生物资源,权重为0.032,代表性次之为0.036.通过进一步可以得到湿地综合评价指数CEI=0.57,同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值将湿地生态质量分为5类.因为0.55<CEI<0.7,认为北固山湿地生态现状为一般偏下,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措施,促进其生态恢复,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为基础,以兰州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湿地公园景观方案优化可以从采用生态驳岸、建立植物生态隔离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期对后续同类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究现阶段北运河健康现状,采用北运河河流快速评价方法和SPSS多元统计方法中相关性分析,对北运河山区和平原段河流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快速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便捷高效,在本研究中基本能够简洁、准确地反映北运河健康状况,适合专业、非专业人员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的早期快速判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SPSS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北运河健康指数(RHI)与河流快速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生物、物理化学、水文地貌指标显著相关(P0.01),与二级指标中植被、河道、物理、化学指标显著相关(P0.01),表明该快速评价指标体系能很好地识别北运河表征河流健康的影响因子;北运河属于亚健康河流,表现出山区河流生态等级较高、平原河流生态等级较低的特征,山区河流后期生态修复指标应以水量、水质及生物多样性等为主,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指标多考虑水生指示性物种、水质、植被及景观。该研究可为流域河道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水体面积、湿地管理水平等15个指标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指标权重和指标隶属度,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脆弱、病态、疾病"5个等级,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7年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为0.696,处于"脆弱"等级,接近"亚健康"状态;压力、状态、响应3个目标层中,状态层的约束性最强(0.548 5),响应层次之(0.241 0),压力层最弱(0.210 5);在15个评价指标中,物质供应、生态环境恢复、科研娱乐和湿地受胁迫程度是影响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