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工艺条件对玻纤增强ABS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加工工艺对玻璃纤维增强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条件能够将ABS和玻璃纤维本身的优良性能充分表现出来,挤出温度、挤出速度及注射速率都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玻纤维增强ABS加工过程中,采用侧向加料、提高ABS的加工温度、降低挤出压力和注射速率等措施,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两款轨道车辆内饰用聚氨酯发泡胶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散发情况为研究对象,先通过重量法确定平衡阶段时间和散发特性,并用常规的袋式法对不同平衡时间的样品进行检测,获得聚氨酯发泡胶成型样品的散发特性,通过嗅阈值和阈稀释倍数对样品气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量法和袋式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成型后聚氨酯发泡胶VOC散发情况的评估,并能得到聚氨酯发泡胶VOC主要贡献物质,通过嗅阈值和阈稀释倍数的换算实现对聚氨酯发泡胶气味的溯源和定性的评价方法,与常规的VDA270定性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重量法、滴定法、CS法、ICP法与XRF法等5个测试方法测试原理、操作步骤和需要的测试设备.用5种方法分别对3种E6玻璃纤维配合料样品测试,得到各方法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测试时间、测试成本;并对5种方法测试玻璃纤维配合料中总硫(SO3)质量分数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获得最佳测试方案,便于各玻璃纤维测试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用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气相色谱条件等HS-GC法关键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中VO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VOC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3~0.72μg/L,回收率为76.0%~102.3%,RSD值为1.3%~5.7%。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汽车内饰材料中常见VOC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受轻质材料包装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使用碳化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汽车零部件。因为这些材料可以减轻车身重量,却不影响机械性能。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是将树脂注入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的工艺方法。该项技术有效地降低设备成本、成型成本,非常适合用于汽车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6.
胡金妮  吴博  胡生平  汤小俊 《广州化工》2012,40(14):129-130,184
根据GB/T6675-2003 C.8.2聚合物和类似材料中描述的聚合物材料中可迁移元素的测试程序,本文研究了测试样品重量和测试样品尺寸这两个因素对PVC塑料中可迁移元素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重量对测试结果基本没影响,而样品尺寸在6 mm以下时,不同样品尺寸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汽车内饰中存在一定量的挥发性气体,这些气体中常含有甲醛、苯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对汽车内饰材料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测试包含整车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测试和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测试。介绍了常用采样袋法、检测舱法、顶空法、热分析法和甲醛挥发法对车辆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五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着重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轻质热塑性片材(LWRT)热成型制备汽车衬顶的工艺因素中预热温度和时间、模具温度、保压及冷却、封面材料的选用等对制品结晶度、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和隔热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该热成型工艺条件制得的材料,其热导率明显低于GMT材料的热导率,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10 L袋式法对聚氨酯泡沫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试,分别探究了采样速率、样品尺寸、加热温度以及采样方向等因素对车用聚氨酯泡沫材料中的苯系物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速率对苯系物测试结果几乎无影响,而样品尺寸、加热温度以及采样方向对苯系物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大。通过这些因素的考察,可以为相关工作者在处理不同汽车主机厂要求的测试结果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轨道交通车辆实际重量的有效减轻,可从其内饰产品着手,选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同步优化。基于轨道交通行业各项要求,可采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来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质量减轻。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形式,与实心结构相比,其具有更大的弯曲刚度/质量比。针对动车内饰侧顶板三明治结构的轻量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品采用热压成型工艺,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泡沫夹芯。对比四种不同材料、工艺所生产制品的重量,分析减重原因,以期为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安全三大问题。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既是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玻璃钢复合材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理想材料。本文介绍了车用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前景、国内外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状况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对玻璃钢复合材料的需求;同时指出了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偶联剂、玻璃纤维含量、相容剂、增韧剂、加工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方,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改性料,达到汽车发动机风扇改性料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特殊的螺杆组合工艺,制备了汽车水室用增强尼龙( PA) 66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螺杆组合、耐水解玻纤和耐水解剂对材料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组合对玻纤的保留长度和分布影响显著.耐水解玻纤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耐水解性能,自制耐水解剂能有效地防止材料表面出现裂纹.所研制的增强PA66复合材料目前已成功用于...  相似文献   

14.
轻量化、绿色环保和舒适安全性将成为我国汽车用材料未来发展方向,树脂基复合材料将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塑料化的材料之一.介绍了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M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ET)、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NMT)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等的特点和应用实例分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设计和选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Three types of glass/nylon 6 intermediate material forms-film stacking, uncommingled yarn, and commingled yarm-were selected study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impregnating proper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size of the glass fiber block to be filled with matrix and the porosity in glass fiber bundles by spearing out the fiber bundle was different in these materials. Unidirectional glas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compression molding. The being test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three-point loading system, and the fracture behavior and the degree of impregnation were observ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the bending properties, relative to the form of the intermediate material. Bending strength increa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mpregnating property, least in the film stacking form, second most in uncommingled yarn, and most in commingled yarn. The impregnating property was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fiber blocks and the porosity in fiber bundles, because bending strength was improved by spreading out the fiber bundles. Commingled yarn is an excellent intermediate materials, which has both the fineness of matrix/fiber mixing and large porosity in fiber bundle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材料的长期强度,正确评价其耐久性能,采用SIC(Strand In Cement)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GRBMS试样在50℃、80 ℃热水加速老化试验条件下的抗折强度变化.运用XRD和SEM分析其水化产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形貌,观察了玻璃纤维在碱式硫酸镁水泥基体中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GRBMS试样试样在老化条件下,抗折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原因是碱式硫酸镁水泥中针杆状的517相分解为片状无胶结性能的Mg(OH)2;80℃老化下试样强度保留率达到50%所用的时间为12d,而氯氧镁水泥试样失效时间只有3d,因此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材料老化寿命时间长,更适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比强度和比模量、加工成型性好、耐冲击、耐腐蚀等特性,在轻量化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对比了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及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领域、能源工业、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轻量化、高性能化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短切纤维增强改性磷酸盐水泥抗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短切碳纤维和短切玻璃纤维对磷酸盐水泥进行了增强改性研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做分散剂使短切纤维在水泥基体中得到了很好的分散;通过凝结时间及抗折强度测试,研究了纤维种类与掺量对磷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纤维的加入对磷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影响不明显;两种短切纤维的加入都使磷酸盐水泥的抗折强度显著提高,磷酸盐...  相似文献   

19.
杨波  孙玲 《中国塑料》2015,29(10):64-67
通过数值模拟、单因素试验研究了30 %碳纤维/30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通过多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如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等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比30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0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更小,30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大翘曲为4.107 mm,而30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大翘曲为5.090 mm;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翘曲变形的最显著因素是保压压力,而影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翘曲变形的最显著因素是保压时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复合材料(RRIM-PU)进行了弯曲性能测试试验,研究了玻纤质量分数及玻纤长度对RRIM-PU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弯曲应力-应变曲线。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组织结构,分析了玻纤在基体中的增强作用及制品弯曲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玻纤质量分数30%,玻纤长度25 mm的复合材料制品具有最佳的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