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为了研究热镀锌工艺对冷拔珠光体钢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Gleeble 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将钢丝快速加热到不同温度(250~650℃),再以相同的冷速冷却来模拟热镀锌工艺,并对冷拔态和快速加热至不同温度钢丝冷却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断续状渗碳体颗粒所占比例逐渐增多,钢丝的抗拉强度、硬度和伸长率均先升后降,最高分别为1 915MPa,503HV和8.36%,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350,350,450℃;加热至450℃的钢丝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7.
8.
9.
巴基管粒度对其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无电解复合镀方法,在45号钢基体上镀了一层镍-磷-巴基管复合镀层。本文详细实验研究了粒度对镍-磷-巴基管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基管复合镀层具有极优的摩擦学性能,而且巴基管的粒径愈小,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则愈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电压和镀液在不同温度下对刷镀铬的工艺试验及对刷镀铬层性能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刷镀铬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法研究化学镀镍磷镀层对70弹簧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试样的疲劳寿命最长,镀态试样的疲劳寿命与基体相比显著降低,其原因是由于镀层的氢脆引起的;经过除氢热处理或晶化热处理后,基体试样和镀态试样的疲劳寿命都显著降低,而热处理后试样疲劳强度的降低是由于镀层内的压应力降低引起的;经过200 ℃×1 h或200 ℃×3 h热处理的试样疲劳寿命相当.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W含量对Ni-W合金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Ni-W合金镀层,探究钨含量对Ni-W合金镀层微观结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Ni-W合金镀层晶粒尺寸均匀致密,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紧密;与基体材料相比,Ni-W合金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且硬度随着钨含量增加而增加;45钢基体磨损行为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Ni-W镀层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且随着W含量的增加,镀层的耐磨性能逐渐提高;在干摩擦和PAO6油润滑条件下,Ni-W合金镀层能够显著降低基体的磨损,尤其在油润滑条件下,镀层表面几乎没有出现磨损。因此,脉冲电沉积Ni-W合金镀层具备优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调节镀层中的钨含量可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代镉新镀层-锌钛合金电镀工艺研究的续篇(前篇在本刊93.6发表),此文着重对镀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并测定了钛在镀层中存在的形式,观察了镀层表面和断面的结晶状态及组织特征。经实验证明合金镀层有优良的耐蚀性,与镀镉层相近。镀层的氢脆达到了航空部部颁标准。因此锌钛合金镀层可代镉镀层。 相似文献
14.
稀土La3+对Ni-P电刷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钠作为配体,用电刷镀的方法使Ni-P共沉积的同时,可以从溶液中沉积出La^3 ,从而得到Ni-P-La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的研究表明:稀土元素La^3 的加入提高了复合刷镀层的沉积速度、耐蚀性和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聚焦离子束(FIB)方法制备了合金化热镀锌IF钢横截面TEM试样,研究了镀层中Г1相显微结构,得到了Г1相选区电子衍射花样(SADPs)。结果表明:在Г1相选区电子衍射花样中存在超点阵衍射,说明Г1相是一种具有2倍周期结构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这种结构不同于Г1单相试样具有的6倍周期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7.
锌镍合金镀层基本无氢脆,又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因而成为钢铁紧固件合适的防护层。通过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试验,着重对锌镍合金镀层的外观及厚度、镍含量、结合强度、耐蚀性、油漆匹配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镀锌镍合金是一种适合钢铁紧固件的可靠的、综合性价比较高的防护层。 相似文献
18.
碳素弹簧钢丝在实物质量上主要存在通条性能不均匀、可绕制性不理想、局部扭转、弯曲开裂及脆性断裂等质量问题,经分析认为:盘条质量缺陷,装备水平不高,生产中“三混”及某些厂商的不规范运作是影响 碳素弹簧钢丝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GB4357-89标准中部分技术指标未能与当前用户要求接轨,也是影响碳素弹簧钢丝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前言
对电镀铝车轮镀层质量的评定有两类方法,其一是让电镀后的铝车轮在使用条件下进行实效考核,这类方法虽然结果最准确,但测定周期很长,因而,一般广泛采用第二类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