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2)
<正>中华圣哲历来对"三"这个数字青睐有加。先秦时,老子有"三生万物"的哲学构思,孔子及其后生有"智、仁、勇,三达德"的伦理设想,叔孙豹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做人愿景。唐代禅师青原惟信悟出参禅"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三重境界"可概括为:有我,无我,忘我。清代王国维提出治学"三境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3)
语文教师要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语文课堂对话与讲授的实效性。具体说来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追求对话的民主性,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追求对话的平等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追求讲授的引导性,拒绝直接地"告诉"。  相似文献   

3.
杨宇振 《时代建筑》2014,(3):150-151
<正>《与柯司特对话》英文版出版于2003年,是"大师对话录"中的一本~①。这本书是柯司特(Manuel Castells,即曼纽尔·卡斯特)~②与马丁(Martin Ince)的对话集,由8个部分构成:一、工作与生活;二、创新;三、流动空间;四、社会运动与组织;五、认同;六、政治与权力;七、世界之旅;八、知识的世界。书前有马丁撰写的导言,书后有柯司特的简历。马丁在导言中指出柯司特在各种学术社群中享有权威的地位,在《观察家》2000年的调查中,他被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正>在QQ上与同事聊天,忽然有人问我:到底怎样才能对学习有兴趣?以下是我俩之间的一段有趣的对话:"怎样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同事问我。"请问,你对吃有兴趣吗?""有啊。"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学习的兴趣和吃的兴趣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那为什么有的人对吃就没有兴趣呢?"他又问。"我想,对吃没兴趣的人,无非有三种可能:一是吃得太多、吃得太猛,已经对吃感到厌烦;一种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好吃的东  相似文献   

5.
"2008中国水博览会"于11月13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圆满闭幕,展会同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水务高峰论坛——中欧水务对话"。中国水博览会是由中国水利部直接发起,中国商务部批  相似文献   

6.
<正>id+c:能介绍一下VOX建筑事务所吗?"VOX"有特殊意义吗?Boris Voskoboynikov(以下简称Boris):我认为建筑、设计,以及其他艺术都是一种陈述。是一场设计师、业主和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所以,我觉得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创造一种状态,将某种情感物化的过程。"VOX"取自拉丁语的"voice"(声音)。它就是一种对话,是建筑事务所与世界交谈的声音。id+c:对于大多数中国设计师来说,俄罗斯的设计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你是我们杂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文本在对话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应发挥好向导作用,构建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首  相似文献   

8.
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星国际社区是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的"场"设计依托这个"场",去探求建筑的形态及空间。在设计中强调和谐与对话的理念:强调"场"中教育建筑与住宅社区的对话;强调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对话。并在建筑组合中营造积极共融的空间,通过对建筑空间及形态的营造为儿童及少年从小培养一种与环境和谐、与人和谐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文字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览古圣今贤书写人生之文字,常令我们"于我心有戚戚焉"。若想对人生有更深的感悟,须广泛阅读,与文者对话,思接千载,心骛八极,方能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之境界。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写平凡事、身边事、真实事;教育学生真心为人,真情为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1)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运用"对话理论"指导作文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对话理论"是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创造的。他指出:"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本质上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是思想、观念、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写作困惑,激发其写作兴趣,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提升其写作素养。作文教学中,除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生活、书籍和自我的对话也不可或缺,而且同样体现了"对话理论"的互动性、超越性和批判性,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谢天 《华中建筑》2010,28(3):15-17
城市的"第三空间"是充满想象与真实的社会空间,它通过对话实现认同的目标。对话产生于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在通往"第三空间"的旅程中,主体身份的建构诉求于对话,从而使主体由边缘走向多元化的中心。开放的对话将充满现代性想象的公共空间祛魅,因此,"第三空间"充满"狂欢"。  相似文献   

12.
水·龙·吟     
正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有"笛奏龙吟水,萧鸣凤下空"这样的句子:玉笛声声,龙吟细细,洞箫清彻,凤舞九天,可谓人间奇景,"水龙吟"的词牌名因此而生。但凡好诗好词,其名也颇为讲究,"水龙吟"正是其中的典型。将三字拆开一一品读,亦是含英咀华:水,老子有"上善若水"之说,最高境界的品性如同水的品性一般,利万物而不争。思而广之,世界上美的事物也如同水一般,静谧美好,隽水流长;龙,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便道出了"龙"的无限妙处——俊美矫健、飘逸灵动;吟,吟咏、吟哦、吟诵……但凡有"吟"的词语,必然令人联想起诗人的俊逸出尘与诗歌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4)
当前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有语言训练意识,但"涵泳"点选择不当,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语言,但误把学习任务当做指导策略,学生泛泛而谈;"假对话"无处不在,学生"潜心会文本"的时间大大缩水,"对话"有名无实。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村落理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筑 《华中建筑》2009,27(8):209-214
徽州先民在家园的建设中处处择水之用,融水之情,擅水之美,体现出一种"道进乎艺"的艺术化境,虽立意于实用,却与江南园林理水技艺有颇多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置身于历史时空,与古徽州的建设者对话,从空间类型、构成要素、意象特质三个层面对古徽州的理水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1月5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四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6日,大会组织了以"可靠性、耐久性和绿色环境"、"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以及"工程机械再制造"为主题的三场分论坛。在以"可靠性、耐久性和绿色环境"为主题的第一分会场第三场论坛对话中,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莹介绍了论坛主题并邀请对话嘉宾:浙江美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德胜、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军、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间的对话,主要存在四种形式:编者与文本的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以及师生对话。其中,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及侧重点,藉此渠道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师生对话的定位,应是引导生本对话有效进行,概言之,就是"助读"。教师助读应指明生本对话的方向,确定生本对话的着力点,创设丰富有效的生本对话形式,提供突破生本对话障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1)
对话是幼儿园新型师幼关系的重要特质。当前幼儿园教师"非对话"语言问题突出:儿童话语权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尊重,教师忽视自身话语、表情、手势、姿态等语言隐含的专制形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行动踟蹰不前,教师话语评判的随意性、功利性、算计化。在对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幼儿园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实现"非对话"语言转变:以平等、尊重的对话态度与幼儿进行情感、知识、行为、感受等方面的双向互动;注重语言的人性化、规范性、艺术化以及多种语言形式的并用;积极尝试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策略,彰显言行一致的实践能力;坚持机智的、复杂的、审慎的反思性评价与幼儿进行对话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6)
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是"一部专著性的教材",其专著性和教材性全都有赖于它在西方哲学史中有其根基;具体来说,《哲学通论》的哲学史底蕴主要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体现在:整本《哲学通论》在其最主要的几个问题节点上都借助于黑格尔哲学来建构自身的思路和结构,从而使这本专著性教材与黑格尔哲学形成了深刻的内在理论关联。《哲学通论》最具创意也最有特色的三个思路是:作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思想"维度,作为哲学核心问题的"思想客观性"问题,以及作为哲学历史演进的"本体论中介化"进程。这三个思路都是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并在与黑格尔的深度对话中建构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正>1.何谓"回澜"如果说大环、天阙、四望更多言及山岳形势的话,"回澜"则是对水势的一种认识。《说文》中解释道:"回,转也";"澜,大波也"。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回澜"即指河流转弯之处形成一种波涛壮阔回旋的水势形态。作为河流水势的一种特殊形态,回澜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成为重要的关照对象。历史文献对此亦多有记载,如:"三折回澜"、"二水回澜"、"回澜障川"、"洄澜映带"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李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本学术对话主席):地下空间发展需要讨论4个问题:一是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运营方面有哪些创新模式;二是如何适应密路网和土地混合发展趋势;三是轨道交通与枢纽相结合的地下空间规划以及关键要素;四是如何提高公共地下空间品质与活力。地下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