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9)
<正>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基本发育成熟,思维深度、广度有新的拓展,价值取向也逐步形成,学会了用辩证和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辨能力是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体现思维品质,能突出表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为作文增添理性色彩。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跟国际教育趋势接轨的体现,也是不断强化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和体验的要求。当代高中生对事物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形成不一样的观点,用科学和理性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高中语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6)
<正>在高中作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更独立新颖的观点,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上更加全面深入的依托,也是高中时期需要重点培养的作文能力。思辨能力有很多表现形式,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达成教学培养的预设目标,学生的作文能力也会稳固提升,大家也会就各类文体的写作有更好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高中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通过开展"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索出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了学校的作文教学资源,促进了有特色的学校作文教学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正>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如何体现文章的思想性,一直是写作教学的难点。高中学生的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学生的习作缺乏思想内涵。作文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对生活实际的感悟和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另一方面对写作技巧的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培养思辨能力主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2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将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实现自我情感的表达,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写作。然而,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重视作文技巧、谋篇布局等知识的讲解,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教师让学生背诵范文,提前将作文开头、结尾、过渡语句设置好了,致使学生作文模式化现象严重,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其中听、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而说、写培养的则是学生表达信息的能力。对小学语文而言,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它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展开论述,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文训练更是一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10)
<正>思维是学习的第一要素,不仅解答题目需要用到思维,写作同样需要。写作作为展示内心情感以及学习成果的平台,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想写出佳作,创新思维是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观察、发现,打开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5)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旨在要求小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熟练的运用字、词、句以及语法和修辞。然而对于部分小学生而言,通常在作文期间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阐述。一、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语文作文素材相比小学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语文的运用性相对较强,也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同时,语文的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0)
小学生处于一个充满好奇心,想法天马行空的年龄段。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拓宽小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写出有质量的作文;培养想象力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对语文内容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对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并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6)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提到作文,学生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教师也是想尽一切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从模仿、练习与创作三方面入手的方法,使小学生真正理解作文的意义,使其能在生活中处处产生创作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
<正>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开端,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是一项对于国民素质提高、人才培养、个人自身发展具有奠基意义的教育工程。创新是使国家充满活力的灵魂,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如邓小平所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国民的创新能力也要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版块,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1,(20)
<正>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比知识重要,想象是创作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正是激发想象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拘泥于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能拓宽思维空间,让思维变得更活跃,才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写出出彩的文章,所以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20)
<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极为重要。学生对问题是否有独立的理解与判断,这决定了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进入高中后,写作教学的重点要逐渐调整与改变。教师除了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作文中提出多样化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这样学生的文章才更有可读性,读起来才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22)
<正>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文章赏析能力。然而,目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以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形式进行,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对特殊写作技巧的鉴赏以及写作情感分析角度的要求也不明确,导致学生对于文章的优秀片段不能深入地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对全文进行拆解、对文章重点语段进行课堂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带着情感鉴赏课文,使他们能从鉴赏中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5)
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是仔细观察。本文从认识观察的意义出发,着重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前观察的兴趣以及观察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给教师作文教学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1,(10)
<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为了完成写作任务,便模仿范文甚至抄袭,导致作文内容、结构雷同,不能体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作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作文教学目标,将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多角度切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打造高效的作文教学课堂。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题,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很重要,但是学生不喜欢作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强化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作文训练和学生学生观察训练能力的培养要点,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1,(28)
<正>创造性思维是指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小学生思维灵活,好奇心强,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时机。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作文内容的指导,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教学生怎么写,可实际作文时,学生往往为写什么而发愁,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照抄照搬,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兴趣降低了。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文兴趣呢?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