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群管理信息集成与三维可视化的表达问题,通过Geo-BIM技术实现IFC和City GML两个数据标准之间的转换,构建基于GIS+BIM的建设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施工区域三维GIS平台,以水工建筑物BIM模型为基础,实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多层次信息集成,为水电工程项目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促进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水利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与日俱增,结合表面分析能力强大的三维GIS与几何语义丰富的BIM数据,形成集成宏观地理环境数据与微观建筑信息数据的水利工程精细化三维模型,是实现水利工程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概述了多种集成方法,主要介绍了基于SuperMap软件平台实现两者集成的方法,并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展示集成结果.其中,精细模型数据由Revit软件构建,并提出精细三维模型与当前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后的综合应用构想,说明BIM与GIS集成后产生的精细三维模型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建设工程项目工期紧、管理数据来源多、管理模式多样、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GIS与BIM技术各自的优势,建立基于GIS+BIM技术的数据中心,研发了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BIM模型、GIS数据、倾斜摄影数据、工程管理数据等多源数据的集成,为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工具,是对传统建筑行业的信息革命。文章根据农村水利供水工程建设一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BIM在水利工程合同和资料储存管理、GIS+BIM技术在工程设计环节、BIM技术在施工中、BIM技术在项目等工程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痛点,利用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等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构建建设过程多参与方的协同平台,开启智慧建造模式。本文从业务角度提出智慧建造协同平台功能需求和BIM模型应用要求,从技术角度对BIM与GIS集成技术、云计算等进行阐述,并对输变电工程特有的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数据转换进行了重点说明,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台解决方案和实施路线。在国家电网大力推进三维设计的基础上,智慧建造协同平台将实现输变电工程建造过程由模型应用走向信息化集成应用,并推动工程建设的相关参与方加快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GIS+BIM技术结合物联网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应用研究,将三维GIS、水利工程BIM模型、三维实景模型、监测数据等融合应用,开发出的系统实现了水利工程三维模型、水利工程监测信息展示和分析统计,三维标绘、量测、三维飞行浏览等,对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BIM+GIS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采用BIM技术在公路设计不同阶段通过概念化设计手段提升了项目可视化水平技术形象,确保了项目通过率,通过参数化设计手段提升设计质量及效率;施工阶段在统一的BIM+GIS管控平台上,采用物理网、大数据分析及技术,可集成项目数字化管理质量、进度、安全、档案、合同、物资及设备管理各模块,智慧工地人员定位、AI监控、设备及环境和监控各应用,通过业务及应用数据逻辑打通的方式,实现项目全要素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电站工程大规模精细化全尺度建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采取基于BIM的集成分析方法,通过从BIM平台软件获取通过3S技术构建的三维地形模型,应用地理信息中的GIS技术完成三维统一地质模型的构造。基于BIM实时信息获取的技术,利用AutoCAD系列三维软件Revit、Inventor、Civil 3D等开展三维精细化设计,并结合NURBS理论建模的方法建立大规模精细化全尺度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整合现有各类水利信息资源,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在区域水利机构间的高度共享和统一管理,综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以及数字水库流域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GIS),以网络系统为依托,构建三维BIM+WebGIS可视化区域数字水库安全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可对区域信息进行实时融合分析,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综合分析,对水库BIM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为水库运行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的完善与推广将对保障我国水库安全科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拓宽,可以将BIM技术引入水电站运维管理,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可视化,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顺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潮流。文章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将水电站大坝、厂房等水工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管路管线等进行三维建模及信息归集,提出设备设施数字化、设备KKS编码以及数据集成可视化交互方法,通过BIM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提高水电站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中场地布置不合理、工程量统计耗时多、技术交底不直观和质量管理信息传递不到位等问题,利用BIM技术,以输水箱涵为研究对象,分析BIM技术在解决以上问题时存在的优势。通过对Revit和Navisworks两款核心软件的运用,进而实现输水箱涵场地模型和3D施工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的漫游、仿真模拟、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实例表明: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场地布置的不合理、提高工程量统计的效率、进行可视化的技术交底和及时传递质量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水库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运行维护能力,实时掌握工程管理的动态信息,以月潭水库基于BIM+GIS技术建立的一体化平台为例,梳理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分析了平台构建的总体架构,研究了一体化平台建立的关键技术,结合月潭水库信息化系统,探索BIM+GIS可视化应用技术路线,为月潭水库运行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BIM和GIS的特点以及数据融合方法和问题,以水利信息化为思路,探索BIM与3DGIS的深度融合,结合3DGIS平台CityMaker实现基于GIS平台的BIM模型展示、查询、分析、仿真模拟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是当前中国工程界的热门话题。在介绍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BIM的基本特性,针对BIM的应用点、BIM软件和BIM标准等基本要素综述了BIM的现状,预测了BIM与新技术集成和扩展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国内水利行业应用BIM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闸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价值,在实际工程开展中应重视对水闸工程的管理工作。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大大减少过程风险。结合当前水利行业现状,分析水闸运行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传统灌区工程管理可视化程度低,难以形象、直观地掌握工程管理动态信息.应用工程领域新兴的BIM+GIS技术,依托于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构建了灌区建筑物及各种设备的BIM模型,融合灌区实景模型及正摄影像等GIS数据,实现了灌区工程的可视化展示.运行实践表明:该项目的可视化应用提升了工程建设、运行、...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BIM的特点及其全面应用中的阻力。结合软件特点,以进度控制理论为指导,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从质量信息检索、存储,质量控制指导信息输入和应用及质量信息反馈3个方面研究了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业数字化、精细化转型提升,基于BIM+GIS+AR信息可视化管理技术的智慧化管理系统逐步成为建筑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的主要手段,通过物联网等手段进行各项管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对项目管理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并根据实际做出智能响应。以A水封洞库项目为例,探讨了项目在BIM+GIS+AR信息可视化管理技术的背景条件下,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与研究;可推动项目成本管理,以数据科学完成智慧化管理各项指标的实现,提高智慧工地与项目管理水平,为相关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17日,省水利厅举办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平台应用实务培训班,对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作用与操作流程进行了现场讲解和过程演示。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多、监管专业能力不足的现状,省水利厅会同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于今年3月份成功研发该平台,平台以GIS+BIM(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通过集成物联网设备,并结合工程管理数据库,实现工程可视化、数字化、精细化  相似文献   

20.
BIM技术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咨询,站在第N方的角度,采用专业工程知识结合高效技术手段的创新模式,为业主方,为工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咨询服务,主要提供BIM应用管理平台、工程咨询;建立统一BIM标准,指导各阶段的BIM应用;制定BIM应用规范,通过各阶段的BIM集成与实施,实现项目的科学管控和管理;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