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MTS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分析和测试了不同塑性变形阶段Cu-19Ni合金退火前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合扫描电镜进而探讨了退火温度对Cu-19Ni合金细观损伤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保温时间60 min不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晶粒长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显微硬度下降。退火前,微观组织由大量细小晶粒组成,合金中条状组织大量存在。材料经过退火后,晶粒发生了不完全再结晶,条状组织减少。合金拉伸断口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韧窝尺寸和深度都增加,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Cu-19Ni合金形状因子随着应变增加而增大,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对归一化形状因子的函数拟合,建立了拟合方程D=a+be~(ε/c),揭示不同退火温度下Cu-19Ni合金宏观变形与微观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Fe—Ni—Cr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000℃固溶处理及时效条件下,Fe—Ni—Cr合金的强韧性较好,σb、σ0。2高达1277MPa及985MPa,δ、Ψ值分别达到25%、43%;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强度及韧度指标明显下降;固溶温度超过1100℃后,合金中TiC相逐渐溶解,奥氏体晶粒明显粗化;固溶温度较高时,沿晶界析出的薄片状M3B2,间隙相,导致Fe—Ni—Cr合金强韧性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7,(7):1594-1596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00Cr9Ni9Co5Mo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850℃进行固溶处理,钢中马氏体通过α′→γ的无扩散相变形成的逆变奥氏体,继承了锻造组织中的高密度位错,随后的快速冷却过程中形成高强度马氏体钢。此外,奥氏体中的高密度位错增加了马氏体的相变抗性和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使得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750℃固溶处理后,钢抗拉强度可达1 380 MPa,低温冲击吸收功为60 J。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在低温下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Ni47Ti44Nb9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约束回复与未约束回复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真空热处理态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冷拔状态和一般热处理态的力学性能;约束回复试样的应力曲线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其σ0.2远远大于未约束回复试样的屈服强度σs,但是它的抗拉强度又小于未约束回复试样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感应法制备高铌含量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探索了热处理制度对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i47Ti44Nb9合金在300℃以前或400℃以后处理,相变温度As、Af 、Ms、Mf变化很小,而在300~400℃处理,相变温度As;Af、M5、Mf呈近似线性上升,即300~400℃是Ni47Ti44Nb9合金相变温度调节工艺敏感温度区间.相变焓的变化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呈相反趋势,即Ms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递增,相变焓则呈递减趋势.组织分析表明,在300~400℃进行处理,由于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所以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因而,300~400℃的特征相变处理温度区间对NI47TI44Nb9合金的加工、热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U-2.5%Nb合金在-100~700℃温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抗拉伸强度随试验温度上升呈下降趋势,其塑性在600℃以下温度并非单调变化,而是在500℃附近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出现极小值,合金拉伸断口与室温(20℃)相比具有明显的沿晶断裂特征。试验温度高于600℃后,合金塑性明显升高。热处理后的该合金加热至500℃经保温并冷至室温后,合金的冲击韧性有所降低。在-100℃~室温的温度范围,合金的冲击韧性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并在-30~-10℃的温度范围发生韧脆转变。当温度低于-30℃后冲击韧性下降趋势明显减缓,合金冲击断裂面颗粒高低不平,具有准解理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η相和γ'相在LF9合金中的析出特征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820~940℃保温1 h水冷后,室温冲击韧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940~980℃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980~1040℃随加热温度的升高,韧性急剧提高,这是合金中η相、γ'相以及贫γ'区综合作用的结果;合金在800℃时,γ'相尺寸约30 nm,随温度升高,γ'相长大,约980℃时尺寸达到最大值(120 nm),约1020℃时,γ'相完全回溶;820℃时次生η相从晶界析出并以片层形态沿晶界平行往晶内生长,约1040℃时,η相完全回溶。  相似文献   

8.
Ni-Ti-Nb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实用工程记忆合金。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Ni-Ti-Nb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TB9合金属于亚稳型β钛合金,热处理强化效果明显,抗腐蚀性强、本文研究了固溶处理、固溶+时效处理对TB9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00℃-900℃固溶处理后,TB9合金强度随固溶温度提高逐渐下降,塑性变化不明显;超过820℃固溶处理时,β晶粒尺寸迅速长大; 800℃-900℃固溶处理后对时效态TB9合金强度影响不明显;塑性随固溶温度上升明显下降,延伸率从15%降低到10%,面缩率从37.5%下降到20%以下;经过820℃/30min、WQ+520℃/8h、AC固溶时效处理后α相充分析出,合金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钨基合金中钨的含量与其显微组织、断裂方式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钨含量的增加,钨邻接值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当钨含量到达一定值后,强度可达最高,再增加钨含量,强度则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粒度小于25 μm的Ni16Cr9Al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形、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Ni16Cr9Al多孔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Ni16Cr9Al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16Cr9Al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由于烧结颈的形成、长大,体积发生收缩,随着温度的升高,烧结体的孔隙度和孔径减小,强度提高,1130 ℃具有良好的三维孔隙结构,高于1150 ℃,孔隙减少,材料逐渐致密  相似文献   

12.
赵晓然  赵明宣  武海军  俞建树  刘毅  许昆 《贵金属》2019,40(3):17-22, 32
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Au-20Sn合金薄带钎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方法对合金的熔化特性、相组成及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研究了与Cu、Ni基材的焊接性能。结果表明,急冷钎料合金熔化温度低于共晶点且随铜辊转速发生变化,铜辊转速越快,熔点越低,急冷合金显微组织细小均匀,棒状或卵状δ-AuSn相分布于基体组织上,晶粒尺寸可达纳米级;急冷法抑制了脆性相ζ’-Au5Sn的形成,改善了合金塑性性能;急冷钎料薄带与Cu、Ni基材表面润湿优良,在Cu基材上扩散距离更远,形成无针状组织析出的界面层;与Ni形成疏松的颗粒状IMC层;Cu基体的焊接接头抗剪强度高于Ni基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Zr50.5-xAl9Ni4.05Cu36.45Nbx(x=0,1,2,4,摩尔分数,%)完全非晶棒材。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和力学性能试验机对合金的相组成、结构、热物性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Nb对所研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影响不大,但提高了晶化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ΔTx;当x=4时,合金具有最高的玻璃转变温度Tx=773.4 K和最大过冷液相区ΔTx=68.1 K。依据耐温和热塑性成形要求,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可用玻璃转变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ΔTx来分别表示。随着合金中Nb添加量的增加,非晶合金的双重热稳定性提高。非晶合金的断裂强度随着Nb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x=4时,合金的最高断裂强度为2032 MPa。  相似文献   

14.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元素铼对铱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元素铼可以细化铱的晶粒,显著改善铱的显微组织。随着铼含量的增加,在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作用下,铱铼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铼质量分数为7.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72.0和526.0 MPa;而在铱中添加铼以后,铱铼合金的延伸率先降后升,其中纯铱的延伸率最高为2.52%。室温下铱铼合金的断口呈脆性沿晶断裂和脆性穿晶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加入元素铼后断口形貌中脆性穿晶断裂区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对3mm厚0Cr18Ni9不锈钢板进行了对接焊接。焊接接头内形成了焊核区、热力影响区和热影响区三个区域。焊核区由动态再结晶组织构成;热力影响区内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热影响区由不完全再结晶组织构成。焊核区发生了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其显微硬度(HV)与母材相比提高了22%。在搅拌头旋转速度600r/min、焊接速度70mm/min下,接头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412MPa。  相似文献   

16.
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对3mm厚0Cr18Ni9不锈钢板进行了对接焊接。焊接接头内形成了焊核区、热力影响区和热影响区三个区域。焊核区由动态再结晶组织构成;热力影响区内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热影响区由不完全再结晶组织构成。焊核区发生了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其显微硬度(HV)与母材相比提高了22%。在搅拌头旋转速度600r/min、焊接速度70mm/min下,接头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412MPa。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Sr对Mg-9Li-Ml合金挤压态显微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可知,元素Sr富集在晶界处以Al4Sr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并对Mg-9U-3Al合金中α相具有良好的细化作用.在373 K温度下进行拉伸试验的结果表明,当Sr含量为2.5%时合金强度达到183.7 MPa,但伸长率有所下降.一方面由于Sr在晶界处的吸附作用使晶粒细化;另一方面A14Sr相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能,但大量Al4Sr的存在会割裂基体,使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杨涛  袁晓虹  武海军 《贵金属》2018,39(2):39-42
常用作电接触材料的Au Cu Ni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会得到强化,硬度明显增加。采用真空高频熔炼得到Au-15Cu-10Ni合金,对轧制得到的片材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时效处理,研究其微观组织、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150~250℃范围内时效硬化效果显著,并且随温度升高硬度值提高,时效过程中生成的Au CuI有序相是造成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200℃的条件下时效2.78 h后,晶粒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条纹状,组织发生有序转变;时效时间延长至5 d后有序转变完成,晶体结构由fcc转变为fct结构,晶胞发生体积收缩,导致晶界明显宽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196℃示波冲击试验、金相显微分析、透射电镜分析技术考察了Ni9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的低温韧性及其与焊接热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焊接热循环次数以及二次焊接热循环的峰值温度是影响其CGHAZ低温韧性的主要工艺因素;二次热循环在适当的峰值温度作用下促使钢原焊接粗晶区组织分解,并在晶界位置获得部分富Ni回转奥氏体,是原焊接粗晶区低温韧性得以改善和提高的组织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