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9  
综述了近年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对有关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异黄酮含量的一些研究报告分析表明,大豆及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主要为染料木黄酮,其次是大豆苷原,大豆黄素的含量相当少。加工条件对大豆食品中异黄酮的存在形式有很大影响。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癌症、动脉硬化症、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具有预防甚至治愈作用。  相似文献   

2.
异黄酮在人体内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被证明在抗氧化及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而逐渐受到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青睐。萌发是改善植物中营养价值的常见手段,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胁迫环境下的萌发能进一步的提升大豆中异黄酮含量、改善其异黄酮组成。因此多种胁迫萌发的条件被用于评估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提升效果。本文阐述了萌发以及萌发的环境因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以及萌发过程中豆芽不同部位中异黄酮含量的变化差异,并重点介绍了多种提升豆芽异黄酮含量的胁迫策略。以期能够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帮助,并更加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豆类食品中4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并评估市场上主要豆类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大豆异黄酮含量数据库.选购日常豆类食品11类,共计51个样品,对样品进行真空干燥、正己烷脱脂、80%甲醇提取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4种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豆干类为所选样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最多的食品,平均含量>600μg/g,嫩豆腐、油豆腐、黄豆芽、绿豆芽、豆浆粉和腐乳类样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范围100~600μg/g,豆浆类<100 μg/mL,豆奶粉类<100 μg/g,酱油和绿豆糕类样品中异黄酮含量低于检出限;腐乳类样品中苷元比例较高,说明该类食品中雌激素样活性成分比例较高.推断豆干、腐乳类食品的长期过度摄入,可能会引发较为明显的雌激素样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4.
发酵处理对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与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发酵大豆食品———豆豉与酸豆乳作为试验对象 ,通过与对照品比较 ,发现发酵处理对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总含量的影响不大 ,但对其异黄酮的组分有较大的影响 ,发酵处理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在 β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 ,从而使发酵制品中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增高 ,而糖苷型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蛋白为基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异黄酮含量较高。由于异黄酮具有广泛的激素和非激素生理活性,所以近年来人们对豆基婴儿配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研究显示,婴儿和成人一样具有消化、吸收和排出异黄酮的能力。专一食用豆基配方食品的婴儿每天摄入的异黄酮量是母乳喂养婴儿的1 000倍,其血浆中异黄酮浓度是母乳喂养或乳基配方喂养的100~200倍。研究者从个体生长、生殖系统、免疫功能、神经行为发育和甲状腺功能5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动物或人体实验,探究生命早期摄入高剂量异黄酮对生长发育可能带来的影响,然而异黄酮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豆基婴儿配方中异黄酮的限量标准还需开展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苷元含量的大豆食品的摄入对人体内异黄酮代谢水平的影响。应用现状调查方法,筛选出86名居住在哈尔滨市区健康成年男女。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摄入大豆异黄酮前后尿中雌马酚等代谢物24 h排泄量,计算出产雌马酚者比例。然后从产雌马酚者中随机选取12名受试者,在3个时期分别摄入豆浆、β-葡糖苷酶处理的豆浆和豆腐。在摄入后0~48 h收集尿液。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雌马酚的含量以确定糖苷或苷元的摄入是否影响异黄酮的代谢。结果是尿液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雌马酚的排泄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是人体内异黄酮的代谢可能不受大豆食品中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大豆种子含有异黄酮,使大豆食品产生不愉快的后味,苦味和干涩味,但它又具有一定的生理生化活性,如:抗真菌活性,抗氧化活性等。今对50份中国大豆品种进行异黄酮含量的分析,从中发现了3个异黄酮含量低的和3个异黄酮含量高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8.
浅析大豆异黄酮的AOAC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了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异黄酮的AOAC测定方法。AOAC方法从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皂化入手,然后应用HPLC法进行测定。该方法只采用了6种大豆异黄酮标准品就能较准确地测定出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且工作标准溶液配制可减少系统误差。该方法具有测定准确、成本低的特点,对国内大豆异黄酮的测定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品种、栽培环境、加工工艺等条件对大豆及其食品中的异黄酮的含量与种类均有影响。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以及预防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葛根是我国重要的药食两用食品,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产量和广大的受众人群。异黄酮类物质是葛根中含量最丰富、功效最多的活性成分,本文全面综述葛根异黄酮的组成、结构,系统阐述其降“三高”、抗氧化、解酒护肝、缓解绝经性骨质疏松、改善认知等功效及作用机制,分析葛根异黄酮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相关药物与食品开发的重要意义,为葛根基础研究与相关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建立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检测葛根类食品中9种异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并依据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不同含葛根食品中异黄酮含量情况.样品由20%乙醇溶液(含0.1%甲酸)提取,经PRiMEHLB小柱净化后检测.以乙腈-15mmol/L磷酸钾缓冲液(15:85,V:V)为流动相,在电压强度+2kV条件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9种异黄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发芽大豆中异黄酮的最佳富集条件,并分析其组成特征。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分析固定适宜的芽长条件,以浸泡时间、培养温度及培养湿度3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富集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最佳富集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特征。结果发芽大豆芽长30 mm时,异黄酮最佳富集条件为浸泡时间16 h,培养温度25℃,培养湿度90%;最佳富集条件下大豆异黄酮主要由金雀异黄酮、黄豆苷元与黄豆黄素等单体成分组成。结论大豆通过优化发芽培养条件可以富集异黄酮,尤其可提高功能因子金雀异黄酮与黄豆苷元等单体含量,为开发富含大豆异黄酮的功能性大豆食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大豆制品中水溶性功能活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方法:分别用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测定8种常见大豆制品中水溶性小肽、氨基酸、异黄酮、皂甙及低聚糖等。结果:不同豆制品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不同。新型大豆制品——大豆蛋白粉和大豆肽粉含较高含量的水溶性蛋白、小肽和氨基酸;大豆异黄酮总量以豆浆中的最高,而大豆肽粉中含较高含量的苷元型异黄酮;大豆皂甙以传统食品豆腐和豆腐皮中的含量较高,而传统豆制品中发酵豆制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小肽含量较高。此外,大豆肽粉和腐乳在低聚糖含量方面占优势。结论:现代大豆制品偏重于功能性,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普遍较高。传统大豆制品以发酵食品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较多。  相似文献   

14.
汪洪涛  陈成  余芳  陈宝宏 《食品与机械》2015,31(1):30-32,163
研究青豆、黑豆和黄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发芽大豆食品生产和加工提供试验依据。采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对大豆发芽条件进行控制,定期抽样测定发芽大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Vc和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发芽1d后相比,发芽7d后青豆、黄豆、黑豆中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发芽1d后增加了24.03%,24.28%,22.88%,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29.06%,127.17%,125.73%,VC的含量分别增加了831.37%,663.97%,807.07%,粗脂肪的含量分别减少了37.28%,35.68.28%,36.69%。3种大豆都在发芽4d后异黄酮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黑豆中异黄酮的含量最高为0.53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黄原胶等食品添加剂对豆浆热处理过程中活性成分异黄酮苷元热稳定性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CMC、黄原胶、海藻酸钠都能减少黄豆苷元、大豆黄素、染料木黄酮三种异黄酮苷元的热损失,其中CMC效果最理想,海藻酸钠次之,黄原胶最差.食品胶的复配能够减少豆浆中异黄酮苷元热损失.CMC/海藻酸钠组合明显好于CMC/黄原胶和黄原胶/海藻酸钠两种组合,当CMC/海藻酸钠=3:2时,在热处理条件为95℃,lOmin条件下,各异黄酮苷元热损失最少,黄豆苷元含量提高9.83%,大豆黄素12.67%,染料木黄酮18.63%.在三种食品胶共同复配组合中,CMC/黄原胶/海藻酸钠(4:3:3)组合的效果最好,黄豆苷元含量提高9.3%,大豆黄素10.13%,染料木黄酮18.26%.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ADM公司位于伊利诺斯州迪凯特的现今世界上最大规模异黄酮生产厂已于1998年9月建成开工。将向市场提供浓度含量为40%异黄酮制品(每克约含400毫克)。1998年初,ADM公司已向美国医药食品管理局(FDA)呈交申请大豆异黄酮为GRAS(公认安全)制品,在申请书中称,大豆异黄酮系为大豆天然组份,在亚洲已有几千年食用史。  相似文献   

17.
费洪立 《中国油脂》2022,47(2):148-15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不同品种和产地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的不同对大豆异黄酮溯源特征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同一产地不同品种之间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总体差异显著(p<0.05),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之间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总体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品种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作为对大豆异黄酮溯源特征指标实现品种溯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青方、红方、白方和低盐红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和构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类型腐乳中大豆异黄酮基本以苷元形式存在,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仅为红方腐乳的33.01%,从单一异黄酮来看,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四种类型腐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豆黄素;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转化研究发现,白坯中大豆异黄酮以糖苷型为主,染料木苷含量高于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前酵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盐腌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有轻微降低,发酵过程中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量在后酵前30 d显著下降,其中大豆苷元可能部分转化为雌马酚,导致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对其转化物质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试食品豆豉和中药淡豆豉样本中的药典成分,分离培养其留存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微生物类别、发酵过程与功能成分的关系。方法 平板筛选培养、菌苔外观和显微镜鉴别微生物菌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及苷元成分的含量,纤维平板法测试纤溶酶活性。结果 中药淡豆豉和食品豆豉的微生物以枯草芽孢杆菌最多,其次是霉菌和酵母;样本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差异较大,有些中药材淡豆豉低于药典标准;个别食品豆豉样本具有纤溶酶活性,中药材淡豆豉少有纤溶酶活性。结论 留存于淡豆豉或豆豉中的微生物丰度顺序如下: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酵母;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的含量与发酵过程有关,样本的差异较大;溶栓不是中药材淡豆豉的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20.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升高,但芽茎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降低。进而通过DPPH和ORAC两种方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和芽茎的抗氧化活性均和其中的异黄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