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分析了面向对象软件度量学C&K方法,并结合面向对象技术的特性,对C&K方法的固有缺陷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对C&K方法在类的耦合性度量这个度量指标上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度量指标可以有效地补充C&K方法,优化度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度量学是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软件度量,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保证软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软件度量的特点,在著名的C&K度量方法及其它度量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度量,包括面向OO项目的度量、面向OO系统的度量、面向类继承树的度量、面向类层的度量、面向方法(操作)的度量。 相似文献
5.
软件度量学是软件工程的一个新分支,通过度量反馈的信息来控制开发过程,以提高软件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将数据和操作分离,强调以算法为核心.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面向对象软件的主要特性包括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强调以对象为核心.因此,面向对象软件度量方法也随之发展起来,著名的是C& K度量方法.文中指出C& K度量方法的不足,并就面向对象度量学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工具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软件度量工具对程序源代码的各类质量属性度量,对于提高程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多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软件度量工具的灵活软件结构,该结构的核心是以数据库为中间件。给出了该工具的结构,总结了该结构的特点和实用性,给出了以图形形式显示的分析结果和度量指标与质量特征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8.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自动化参考模型MOOP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估软件质量涉及到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在定量的度量方面,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度量什么,二是如何度量。面向对象技术的新特点给软件度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面向对象程序分析的度量自动化参考模型MOOP,该模型采用三层结构:翻译层、表示层、分析层,具有可重定编译前端、中间表示与语言无关、度量集可定制等优点。基于MOOP参考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种面向对象度量自动化系统MOOP-Kit。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度量学是软件工程的一个新分支,通过度量反馈的信息来控制开发过程,以提高软件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将数据和操作分离,强调以算法为核心。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面向对象软件的主要特性包括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强调以对象为核心。因此,面向对象软件度量方法也随之发展起来,著名的是C&K度量方法。文中指出C&K度量方法的不足,并就面向对象度量学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个面向对象软件度量自动生成工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技术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环。但是以往适用于过程性和结构化软件开发的传统度量方式是不适用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及其对软件度量的影响,并介绍了一个具体的支持C++软件度量的自动生成工具。 相似文献
11.
耦合性是两个模块间相互作用的测度。面向方面编程是一种新的编程范型,它支持关注点的分离。目前,对于面向方面软件耦合度量的常用方法是对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静态代码分析。然而,由于系统中的动态绑定以及代码中大量无用的方面代码导致静态度量结果无法精确地反映程序运行时的实际耦合。首先提出适用于面向方面软件的动态耦合度量框架。接着,在该框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耦合关系类型,形式化定义了动态耦合度量指标集,并验证数学属性。最后,讨论了动态耦合度量工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软件的演化,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上升往往会造成代码设计质量的退化,进而导致代码可维护性下降。已有大量软件度量指标用于量化代码设计质量,但是由于数量众多,不同指标体系度量结果可比性较差,使得开发人员难以找到存在设计质量问题的模块。系统调研并整理归类了现有的规模、耦合、内聚、封装、继承和多态等6方面软件度量指标。结合度量指标关系以及实验分析,从每个方面的指标集中发现了与代码设计质量关联度最高的6个指标,从而提出一种面向代码设计质量监控的软件度量指标集。实验表明,该指标集可以有效挑选出存在代码设计质量问题的类,可作为开发人员监控和定位代码设计问题的重点关注指标。 相似文献
13.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中的内聚缺乏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宗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38(2):138-143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面向对象软件度量中内聚缺乏度本质与表现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给出了内聚缺乏度的 3种定义 :α,β和γ,比较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理论与实验均表明 ,α内聚缺乏度 (也就是 C& K内聚缺乏度 )和β内聚缺乏度均没有“度”的含义 .而γ内聚缺乏度有较好的特性 ,但对于方法数特别少的类 ,稳定性差 .还简要分析了基于α内聚缺乏度 (C& K内聚缺乏度 )派生出的两种内聚缺乏度定义 ,即β′和γ′内聚缺乏度 ,它们与β和γ内聚缺乏度有相同的性质 .并指出 ,内聚缺乏度研究应当与程序员心理学研究相结合 .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1)
结合幂律分布的研究方法对面向对象软件度量的结果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结构层次软件度量中出现的长尾分布现象。基于4个大型Java开源项目,分别对类代码长度、类属性个数和类方法数这3个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度量因子进行度量。度量结果拟合幂律分布,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拟合的幂律分布形状参数进行估计,并使用基于拔靴法的假设检验方法评估拟合效果。通过对3个度量因子统计结果研究发现,幂律分布存在于大部分统计结果的尾部。利用度量因子拟合的幂律分布函数,在互补累积分布图中找到偏离拟合幂律分布函数较远的类,可以在这些类中发现代码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软件复用度量是软件复用技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软件复用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软件复用开发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不同,从而影响到软件度量,因此需要新的软件复用度量方法,软件复用度量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是一篇软件复用度量综述,阐述了软件复用对度量的影响以及有关软件复用的度量。 相似文献
16.
面向对象软件覆盖度量的研究和软件测试工具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是面向对象方法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面对面向对象技术所引入的新特点,传统的测试技术已经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因此,结合传统的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软件覆盖度量-基于段的面向对象覆盖度量(object-oriented segment coverage),解决了传统的覆盖度量没有考虑到继承和多态等语言特征对面向对象软件软件测试过程的影响的不足,可以比传统的结构化覆盖度量获得更精确的测试覆盖数据。同时,还分析了一个已实现的、具有高度可重用性和灵活性的面向多种OO语言的测试工具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7.
钱旭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7,14(1):1-5
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法,一个集散式控制系统与硬件环境是紧密相关的。设计一个集散式控制系统,首先应考虑它的硬件环境设置,而它的软件系统设计则是在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引入,面向对象集散式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已不必完全依赖于硬件的环境了,它的软件设计完全可以超前于硬件环境的设计,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软件设计所提供的不同的基本控制元类来组装成硬件环境中提出的各种不同的控制要求。在本文中,以一个机动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模型,来讨论如何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一个易维护,易组合与拆卸的开放型集散式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也是在实际中有着重要应用的面向对象技术,作者通过对高速公路收费软件的建模分析与设计,展示了UML的建模机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功能构件的软件复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构件(FC)的软件复用方法,讨论所定义的功能构件的特点.以功能构件的设计思想为指导,设计了软件系统模型,建立了包括用户管理、用户操作稽核、权限管理、数据录入、电子数据导入、数据库管理维护和监控、界面风格控制、静态参数维护、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工作流管理等功能构件的构件库,并用该复用方法完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的开发.该复用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实现新系统的搭建,能极大地节省软件开发的人力、物力投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0.
软件过程度量的过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度量是软件工程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给出了一个软件过程度量的过程模型,定义了实施软件过程度量的角色、内容、主要活动及相关的支持环境,重点阐述软件过程度量的数据采集、验证和分析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方法。通过一个软件项目的度量过程实例,研究并确认该模型在过程评估和改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的研究对于规范和改善组织的软件过程度量,提高组织的过程能力成熟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