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 钢的淬火和回火工艺是最常采用的一种热处理方法。淬火钢经回火后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也就是说,淬火回火钢的硬度H是回火温度T和回火时间t的函数,即H=f(T,t)。早在1945年Hollomon等人。根据著名的Arrhenius公式导出  相似文献   

2.
30CrMnSiNi2A钢的动态屈服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对经过不同热处理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CrMnSiNi2A钢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研究。试样经过正火热处理、860℃淬火+600℃回火、860℃淬火+200℃回火热处理3种热处理制度后,经过动态力学实验得出:30CrMnSiNi2A钢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屈服强度值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大,呈现一定的应变率敏感性;在860℃淬火+200℃回火状态下,表现为一定的回火脆性;在860℃淬火+600℃回火状态时表现为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我厂弹体的热处理,以前一直采用箱式炉,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满足不了大量生产的要求。七四年末,可控硅控温的弹体中频加热-油淬试验获得成功,接着就进行了中频水淬及中频回火试验,七五年十月建成了弹体中频淬火-回火联动生  相似文献   

4.
30CrMnMoTiA钢在轻武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30CrMnMoTiA钢是立足于我国资源、为代用30CrNi3A、25CrNiWA等含镍钢而研制的新钢种。它具有低的过热敏感性、较好的淬透性、抗回火性和较小的回火脆化倾向,经淬火、低温回火后具有细小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强度和韧性配合良好,其常规力学性能还达:σ_b≥155公斤力/毫米~2,σ_(0.2)≥135公斤力/毫米~2,σ≥9%,Ψ≥45%,α_K≥6。 30CrMnMoTiA钢用于生产五六式冲锋枪和六三式步枪枪机框。机框是枪上重要的运动受力部件,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虽然该钢淬透性较好,但较难适应多种热处理方  相似文献   

5.
<正> 枪管的原材料规定为50AE钢,其化学成份和调质处理后的机械性能指标按YB481—80规定。该零件最终热处理按产品图规定为局部淬火,要求从大头端面起70~80毫米以内淬火并回火的硬度HRC40~45。技术条件要求内膛光洁度经毛刷擦拭后线膛达到?9。原工艺采用铅炉淬火,问题较多。为了解决铅炉淬火存在的问题,我们改用高频光亮淬火——即高频感应加热,同时给零件浸涂酒精保护线膛的一种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锻件在锻打成形后,立即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进行淬火冷却,随后给予高温回火,用以代替一般采用的锻后置冷→淬火→高温回火的工艺,这就是所谓“锻热淬火”。它把锻造与热处理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正的工艺过程。从热处理角度来看,它是属于高温奥氏体的形变热处理。 锻热淬火由于其对工件的强韧化作用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国内不少工厂已用于生产,大量的发动机中小型锻件(如连杆、齿轮等)正在用户受到运转的考验。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 我厂生产的某些50AZ钢零件,成品热处理要求表面光亮,淬火硬度≥HRC56,回火后硬度为HRC49~53,热处理过程中不允许有脱碳、氧化现象。过去采用油炉淬火,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采用乙醇裂化作保护气氛,不但改善了劳动条件,消除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正> 工作压力为35MPa,容积40L,直径D=219mm,壁厚s=10mm的钢瓶采用40XH2MA号钢材制造。钢瓶的热处理(淬火和回火)应当保证材料获得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很高的抗破坏性能,使钢瓶在+60℃到—5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使用可靠。 通常,40XH2MA制品在油中淬火。经这样淬火形成的马氏体组织回火后,可使钢瓶获得要求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的结合。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缓慢地在油中冷却可以防止形成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11.
某厂生产的液压支架外导向套、经调质热处理后在进行切削精加工时发现零件端面有环形裂纹,裂纹纤细,报废率在43%以上。该零件的材料为40Cr钢,生产工艺为锻造退火调质热处理机械加工。调质工艺为860℃油淬+600℃回火空冷,淬火加热在箱式炉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 1 问题的提出 我厂生产的212车型变速器中间齿轮轴和倒档齿轮轴,现行工艺是中频(8000周/秒)感应淬火,随后经150~160℃回火,以求得到强韧性的良好配合。零件淬火后必须回火,一直成为人们的传统习惯。但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们提出异议: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去回火工艺,不但无损反而有利于热处理件的质量,其基本论点是: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 众所周知,亚温淬火的强韧化效果之一是抑制钢的可逆回火脆性。然而,其效果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异。如工作[3、4]得出,亚温淬火能抑制40CrNi钢的可逆回火脆性,但对40Cr钢无能为力,其原因不详。工作[5]得出,亚温淬火对抑制30CrMnSi钢的可逆回火脆性颇有裨益,而国内有些单位亦用30CrMnSi钢试验却未获重演。A.H.Ucisik等用杂质不同的Ni-Cr钢进行了试验,所用普通热处理规范为1200℃、1050℃和  相似文献   

14.
介绍20CrMnMo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试验过程。在试验中采用新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20CrMnMo钢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找到了适合此钢的亚温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使它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达到产品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并且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铬锰钛铸铁是在耐磨性良好的高铬钼铸铁基础上,以锰代钼,使之白口铸铁具有一定淬透性,并用钛和稀土对高铬白口铁水进行变质处理以提高硬度和韧性,而研制得到的一种新颖耐磨材料。本文通过对高铬锰钛铸铁大量试样试验,在理论上分析淬火和回火温度对组织和硬度等性能影响,从而得出高铬锰钛铸铁在淬火及回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硬度变化规律,为合理制订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厂生产的压气机精锻叶片毛坯,系用高速锤挤压而成。具热挤压模用4Cr5W2VSi热模具钢制造,硬度要求:HRC50~55;工作面透光≤0.1毫米。原用20号机油淬火,经回火尚能做证硬度,但工作面透光≥0.2毫米,使变形超差而且无法校正。改用HG42过热汽缸油于200℃淬火,取得良好效显,硬度、变形量均达到技术要求,从而保证了淬火质量。  相似文献   

17.
1.41%C超高碳钢淬火高温回火球化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对碳的质量分数为1.41%超高碳钢进行球化处理,研究碳化物超细化的机理,确定最佳的球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850~1100℃范围内淬火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碳化物不断溶入奥氏体,使粗大碳化物颗粒变小,回火后不仅从针状马氏体中析出均匀细小的碳化物,同时在残余奥氏体中也析出大量均匀细小的碳化物,碳化物数量增加。钢中含有抑制碳化物长大的Al和Cr元素,在550~750℃高温回火时,温度越高球化效果越好,即使在1100℃淬火+750℃回火后碳化物颗粒尺寸仍然保持在0.1~0.3μm。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 某产品用35MnCrNiMoV钢,经正火—淬火—中温回火后,σ_p可达到130公斤/毫米~2以上。达到美国1976年同类标准中规定的最高一级指标。但从以往的三批生产过程中,σ_p大多波动在125~130公斤/毫米~2之间,达不到钢种原设计指标。对此,课题组  相似文献   

19.
<正> 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的重要零件——击针、击锤、拉壳钩等多采用25Cr2Ni4WA钢制造。该钢的Ac_3=750℃,Ac_1=685℃,M_s=310℃,在枪械生产中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温度850~870℃,回火温度160~220℃,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热处理工艺研究,H13钢制作铝合金压铸模采用1080℃淬火,600℃回火,可获得细板条回火马氏体和少量粒状碳化物,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钢的高温屈服强度和韧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热疲劳抗力和回火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