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液体运载火箭交叉输送总体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输送是指飞行中将一个贮箱内推进剂输送到另一个贮箱内的技术,它能提高液体捆绑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以某重型火箭为对象,对交叉输送总体参数进行了研究,包括运载能力贡献、输送能源、增压、出流参数以及晃动特性。研究表明:助推-芯级宜采用重力输送方式,此时助推-助推贮箱间推进剂晃动周期约30 s,初始液位差将缓慢地达到平衡,对火箭总体运动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挠性捆绑液体火箭动力学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凯恩方法(适用于质点和刚体)扩展到挠性体的动力学研究,利用拟速度和拟速率的概念推导拉格郎日方程(称为拟速率拉格朗日方程);应用拟速率拉格朗日方程,详细并建立了大型捆绑运载火箭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运载火箭(变质量、变结构)横向振动和轴向扭转的影响,还进一步考虑了贮箱内液体晃动的影响。作为上述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实例,给出了火箭运动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液体火箭推进剂温度贴壁式测量替代插入式测量方法,消除推进剂插入式测温方式的隐患,基于一维稳态平板壁面传热学原理,建立理论数学模型,将火箭推进剂液体与壁面、环境大气三者之间换热关系的二元方程问题简化为一元方程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得出依靠壁面温度拟合推进剂温度的线性关联式。回归分析及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讨论了环境温度与壁面温度偏差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稳态换热条件下,利用壁温线性拟合推算推进剂温度方法可行,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柔体火箭弹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辉  王良明 《弹道学报》2001,13(1):50-55,61
以低速旋转的尾翼式火箭为研究对象,以梁的弯曲理论为基础,进行微元体和刚体的受力分析,推导出柔性火箭的弯曲变形方程,建立了柔性火箭飞行运动和柔性弯曲变形耦合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捆绑助推火箭的分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捆绑助推火箭的分离特性,本文特提出了气动力学模型。它包括干扰气动力学模型和自由物体气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6.
火箭箭体的振动模态数据,以前主要是由全箭振动试验取得的,其实也可以由计算获得。本文阐述了用逐点计算法求解捆绑火箭模态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对带助推火箭的火箭模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中根据动量和动量矩定理,推导了火箭助飞鱼雷系统的三维空间运动方程,并对火箭助飞鱼雷助推段空中弹道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影响火箭助飞鱼雷空中弹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考虑弹性效应的平面运动弹道进行了研究.以Euler-Bernoulli梁模型理论为基础.考虑了火箭箭体的分布质量、气动力,以及振动与位移之间的藕合关系,采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弹性火箭的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弹性效应的影响,火箭弹道的高度和射程与刚体模型结果相比射程减小而射高增加,说明弹性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该文方法为高精度弹道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裂纹梁的线弹簧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般有限长裂纹的线弹簧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理论解释,该模型使裂纹梁的分析转化为一维问题,从而使分析大为简化。本对三点弯曲裂纹梁给出了静态和动态怕裂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亚轨道火箭的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然后以设计出的亚轨道火箭为例,对箭体模型的线性化进行了详细推导,得出了线性化后的扰动方程;接着对动力系数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结果推导出简化的箭体传递函数;最后对亚轨道火箭箭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火箭在1.676Ma和5.580Ma条件下分别处于静稳定和静不稳定的不同状态,与气动数据静稳定判定结果一致,为下一步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型捆绑火箭模态试验/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大型捆绑运载火箭模态试验/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相关性研究表明,试验/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相当好,大型捆绑火箭动特性计算的分析模型是精确的。  相似文献   

12.
子级垂直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制导、导航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技术.瞄准未来的组合体回收模式,结合现阶段发动机、着陆支架等环节的性能和特点,全面分析了返回过程中最关键的垂直着陆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约束条件,研究了一种针对垂直着陆段的GNC技术,包含高精度导航算法、...  相似文献   

13.
大推力捆绑运载火箭传力路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一代大推力捆绑火箭捆绑装置设计为研究背景,开展助推器传力路径优化设计研究。在方案初步优选的基础上,基于i SIGHT建立大推力捆绑火箭传力路径优化平台,针对现有优化方法的不足,选用多岛遗传(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MIGA)+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组合优化算法进行传力路径优化设计,从而大幅优化了捆绑联接结构载荷。该方法可为大推力捆绑运载火箭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运载火箭结构动力学的研究,简要地介绍结构动力分析技术的一些新技术,提出子结构试验模型综合技术、子结构试验模态综合技术和几种精确模态综合法,这些技术已用于分析大型捆绑式火箭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Z—3运载火箭(CZ—3)的研制情况、结构及性能。CZ—3是我国第一次采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的火箭,由于液氢的温度极低而且易爆,所以火箭上采用了绝热结构,对低温密封和防爆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CZ—3第三级是两次启动的火箭,除了其发动机本身要适应两次启动的要求之外,为了保证火箭在滑行段的姿态稳定和火箭的正常启动,箭上增加了滑行段的姿态控制和推进剂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运载火箭末级小推重比情况下最优弹道设计的问题,达到火箭入轨速度损失更小、消耗推进剂更少的目的,采用更加准确的线性引力场模型,通过简化偏航程序角和协态变量,将真空飞行段最优推力方向转换为含有5个约束条件的两点边值问题进行求解,进而通过积分运动方程得出最优弹道.此外,结合运载火箭飞行的特点对迭代初值进行了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为我国第一枚大型捆绑运载火箭CZ—2E承担外星发射任务,满足澳星提出的高精度、多指标的入轨要求,而精心设计的CZ—2E制导系统的制导方案及其控制机理。并以1992年8月14日成功发射澳星(Aussat B1)的精确入轨参数表明该系统具有完善的制导功能和先进的性能指标,可以承担发射各类卫星的制导任务。  相似文献   

18.
胶体推进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肢体推进剂兼具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的优点,因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都在努力研制这种新概念推进剂,并由此发展先进的肢体推进技术,即“灵巧”推进技术。美国已成功地进行了肢体推进技术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从理论上说,任何液体推进剂都可以制成肢体推进剂。因此,肢体推进剂既可以用于单组元推进系统,也可以用于双组元推进系统;既可以用于运载火箭,也可以用于武器系统。本文论述肢体推进剂和肢体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目标,简要介绍国内研究概况,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9.
CZ-3A运载火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性能。CZ-3A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1种液体运载火箭,它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特别是大推车氢氧发动机,四轴平台,冷氦加温增压,氢能源气动机伺服机构等4项重大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