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的适应证选择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4例,发病时间1 ~ 14 d。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或苍白,皮温升高或正常,31例合并肺动脉栓塞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内置管溶栓治疗。术后12 ~ 80 d经复查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后,经颈内静脉入路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 ~ 5 d。随访4 ~ 12个月。结果 共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74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1例滤器置入时倾斜25°。41例患者于术后41.3 d(12 ~ 80 d)经颈静脉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成功率达97.6%,回收过程平均耗时5.8 min(1 ~ 115 min),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未见管壁穿孔及破裂征象。成功回收的病例均一次性回收成功,1例因滤器与血管壁致密融合导致回收失败。其余33例患者未行滤器取出术,随访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下腔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结论 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具有回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技术操作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于我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发病时间1~12h,发病诱因包括术后及骨折后卧床18例、产后5例、无明显诱因13例;合并肺动脉栓塞12例。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患肢大腿周径比健侧大3~10cm)、疼痛、皮肤呈青紫色或苍白,皮温升高或正常,合并肺动脉栓塞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内置管溶栓治疗。术后45~75d经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复查证实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后,经右颈内静脉入路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d。随访4~10个月。结果共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36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过程平均耗时1.5min(0.5~5min),释放过程中滤器弹跳幅度小于2mm,1例滤器置入时倾斜25°,滤器置入后未出现新发生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12例患者于术后45~75d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均一次性回收成功,回收过程耗时4.4min(2~15min),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未见管壁穿孔及破裂征象。其余24例患者未行滤器取出术,随访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下腔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结论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具有释放定位准确、捕获血栓能力较高、可取出时间期限长(溶栓治疗时间窗长)、回收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技术操作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国产ZQL滤器与进口滤器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的对照研究,探讨国产滤器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因静脉血栓放置滤器患者分为国产滤器组62例和进口滤器组58例,术后行腹部X线平片、下肢静脉造影和(或)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怀疑肺栓塞的患者行3D-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静脉滤器均成功置入预定部位,国产滤器组术后1例发生滤器移位(>10mm),1例滤器内有血栓,2例并发下腔静脉阻塞,1例并发肺栓塞;进口滤器组术后2例滤器内有血栓,2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9例并发下腔静脉阻塞,1例并发滤器穿破静脉壁,1例并发肺栓塞。两组并发症数据均进行χ 2 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ZQL滤器置入后并发症和进口滤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替代进口滤器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随着下腔静脉滤器使用率的增高,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公认的下腔静脉滤器相关并发症包括滤器的变形、倾斜、断裂、移位,下腔静脉的穿孔、血栓形成、闭塞,再发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发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准确的认识滤器相关并发症,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以至避免其发生,对下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上更安全有效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滤器相关并发症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防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层燃炉非阻力型冒正压的特点,发展了“微爆燃”理论,提出涡脱落诱导声共振的燃烧振荡机理,并运用该机理对非阻力型正压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邹耀祥  冯翔 《工业加热》2013,(2):144-147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期的可回收滤器是否仍可回收以及回收的技术要点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实施6例超期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手术,其中Günther Tulip (Cook Medical, Bloomington, IN)2例,OptEase (Cordis Corporation, Bridgewater, NJ)4例。Günther Tulip 2例分别植入了120 d和140 d,OptEase 4例平均植入时间为56 d。结果 2例 Günther Tulip 均顺利回收,患者术中无不适主诉,术后造影下腔静脉无充盈缺损、无对比剂外漏。4例 OptEase 中3例取出,1例放弃。结论 超期的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多数仍是可以被顺利回收的,回收的成功率与植入的时间和滤器的结构有关,细致小心的术中操作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多数因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回收时间的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患者来说,回收手术仍是值得尝试的。  相似文献   

8.
从16V240ZJB型柴油机增压器机油精滤器结构、原理入手,论述了盘片式滤芯精滤器与一次性滤芯精滤器的异同。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从结构上改变精滤器的来油管接头或通往增压器的出油口管接头的规格、改变一次性滤芯弹簧的性能参数、在段修规程中增加机油精滤器试验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起DF7型机车机油精滤器上盖压紧螺栓问题引起的柴油机碾瓦故障,从机油精滤器的结构、原理入手,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不同的目标提出了柴油机微粒袋滤器自动控制的最大过滤效率控制和柴油机烟度达标控制两种方案,研制了其控制系统,并分别进行了道路及台架试验,初步证明了系统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 迄今有20余种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于临床。尽管有多款已退出市场,但大多仍在应用。临床上可回收型IVCF应用后取出率较低,长期留置患者体内引起的并发症多。本文总结常用IVCF特性及影像表现,旨在更好地临床应用及影像随访,提高IVCF识别能力,早期发现IVCF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静脉滤器(VCF)Gunther Tulip和Cook Celcet回收的合适时机。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共为58例患者施行VCF植入术,其中植入Gunther Tulip 和Cook Celcet分别为13例和31例,有21例患者遵嘱在3个月内复诊接受回收术。结果 21例患者中19例VCF顺利回收,Gunther Tulip(平均植入54.4 d,最长79 d)顺利回收3例,失败2例;Cook Celcet(平均植入37.6 d,最长67 d)顺利回收16例,回收成功率100%。结论 尽管有较多VCF长时间留置仍能安全回收的病例,但尽早行回收术有助于提高VCF回收率。Cook Celcet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但较昂贵。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临床应用腔静脉滤器的历史与现状,并对腔静脉滤器有可能被滥用的趋势,提出有必要重新审视滤器应用带来的利与弊,以及思考滤器植入的适应人群。该文对理想的腔静脉滤器应具备的条件,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适应证和植入后并发症的分析,认为可回收滤器的临床应用有逐步取代永久性滤器的趋势,也是未来腔静脉滤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曾被认为是罕见病的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确诊率迅速上升。全身因素(包括各种促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局部因素(包括肝硬化、腹腔创伤及感染、恶性肿瘤等)均可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目前依据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存在门脉海绵样变将门静脉系统血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这两类门静脉系统血栓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急性血栓的治疗原则为复通闭塞的门静脉,降低血栓进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危险性;慢性血栓则为治疗和预防门脉高压后产生的并发症。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介入治疗在血管再通、减轻门脉高压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恢复阻塞静脉血流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本文将就门静脉系统血栓从病因到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较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继发下肢肿胀、静脉淤滞性皮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目前常用的影像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MR及DSA,本文就各影像学方法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新技术,评价导丝贯穿法行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54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其中4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采用经颈静脉途径穿刺破膜后将导丝由颈静脉途径进入下腔静脉、经股静脉引出;10例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导丝经右心房、上腔静脉、颈静脉引出,1例导丝经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副肝静脉进入,经肝静脉和颈静脉引出,导丝贯穿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后以球囊扩张闭塞段.结果 54例患者采用此项技术全部取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贯穿法行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成形术特别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焦耳-汤姆逊(J-T)效应节流制冷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从开式和闭式制冷系统两方面对现有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其中重点对闭式系统中机械式压缩机驱动的J-T效应节流制冷系统、吸附式J-T效应节流制冷系统以及预冷型J-T效应节流制冷系统的有关文献做了总结,并根据研究分析对J-T效应节流制冷系统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的3.8%快速增加到2014年的19.3%.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正在经历爆发式的发展,其潜力难以估量.本文综述了此类型电池在结构和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随着对比剂在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对比剂肾病(CIN)也引起临床上更多关注。肾缺血和肾小管毒性被认为是CIN发病机制。相关检测指标除血清肌酐(SCr)外,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胱抑素C(Cys C)、肾损害分子- 1(KIM- 1)、尿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最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对比剂造影前必须评估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基础肾功能情况、糖尿病、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和对比剂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剂渗透压、黏滞度、用量、应用频度等)。CIN治疗目前仍以水化疗法为主,其它方法包括他汀类、血管扩张剂、抗氧化剂、中医药等药物治疗,以及血液净化疗法。该文就CIN诊断、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