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庄子》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于以"道"为核心的三重"乐"境中。学界对《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多游离于对其外在表象的分析,而疏于对其深层本质的剖析。"道"是《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道’境"是《庄子》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人为载‘道’"是《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与道为一"是《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张世英先生在他的著作《哲学导论》中对人生境界提出的看法.张世英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有3个方面:人生境界说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人生境界是哲学追求的最终目标;提高和沟通不同的人生境界的途径:提倡"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思想精神;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领悟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万物一体".同时阐述了张世英先生人生境界说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一书在建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它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部提出否定原理的哲学著作。《老子》中的否定原理深含着一种怀疑和批判精神,这种精神特质被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和发扬,也成为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思想中的否定性思维及其表现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萨特以艺术欣赏与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安顿与独立自存,这就把美从艺术的领域延伸至现实世界。在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冲撞的背景下比较二者思想,可以发现他们在自由的概念、追求自由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态度三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也存在很大不同。庄子的"逍遥游"与萨特的"自由"同具有反异化、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特征;也都希望通过想象、体道等主观方式去达到自由之境界;而他们对束缚自由的现实所采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前者主张迴避,后者勇于反抗。这些异同为"艺术化人生"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语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冯友兰先生"新理学"中进入天地境界的途径问题。冯先生指出,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进入天地境界只需了解"新理学"中"理""气""道体""大全"等哲学的观念即可,学界对此存在着争论。本文试图从冯先生提出的"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切入去探析进入天地境界的途径。本文认为,首先运用"正的方法"推导出哲学观念,其后运用"负的方法"方可体悟到天地境界,良好的精神修养是基础,较高的悟性为其关键。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通过这条玄妙的途径进入人生的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庄子的自由思想。通过对《逍遥游》一文的分析,揭示出庄子心中的自由是无所待、绝对的,要达到这种自由境界,就要做到无名、无功、无己。庄子的这种自由观产生是与其所处的时代及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作为老子哲学的继承者,既然弘扬了老子的"道",那么必然也要谈"德"。在《庄子》里,庄子赋予了"德"新的含义,并描绘了他心中的"至德之人"和"至德之世"。  相似文献   

8.
庄子认为世人趋之若鹜的"俗乐"只是浅薄的物欲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而且它反使人"役于物".庄子推崇的快乐境界为至乐,即与天地万物相感通,与自然和谐共处.要达到此境界,庄子指出的途径是遵循"无为"的方法与准则.庄子的快乐观反映了人类对自性生命的反思,以及对精神乐土的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语言在中国哲学上是独具特色的,它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而且风格飘逸洒脱、汪洋恣肆,这固然是庄子哲学的外在体现,而这些语言又为庄子哲学找到了最佳的表述方式.庄子哲学与其语言是内在融合的,这是庄子哲学的特有魅力,也因此对于后世的哲学、艺术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庄子的语言及哲学包含3种境界,即寓言之言、道境之言、梦境之言.  相似文献   

10.
庄子在阐述其哲学思想时常用音乐做比喻,从中也反映出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庄子》对音乐审美心理特征的认识十分深刻,庄子理想中的音乐最高境界是"天乐",也就是合乎人的自然情性的音乐。"天乐"使人无言而心悦,而欣赏"天乐"需要"心斋",具备"坐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思想主旨是道家世界观的集中体现,"道"即自然界固有的循环往复的规律,遵循"道"即是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相对存在的事物,用超越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相对价值,最终达到"逍遥游"的大自由。《坛经》的思想主旨具有宗教特点,强调了主观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心"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也是回归点,驾驭心灵从而达到无分别心和大智慧是《坛经》的核心思想。就《庄子》与《坛经》中的相对概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爱情观不是精神恋爱,也不是单纯的同性之恋,其真谛在于节制。庄子的爱情观是一种超然的情感,他专注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爱情背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通过对比较柏拉图和庄子爱情观,分析中西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人生之美是一种崇高的人生状态和境界。要达到这种人生状态和境界,首先要实现人生的纯朴,其次要实现人生的崇高,最后要实现人生的不朽。要实现人生的不朽,就要正确对待"生与死的夹角""有限与无限""事业与不朽"等几对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生之美是一种崇高的人生状态和境界。要达到这种人生的状态和境界,在实现人生的纯朴之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人生的崇高。要实现人生的崇高,就要正确看待"德操与人格""明哲与英雄""天才与圣人"等几对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庄子以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的"真人"为其理想人格形象,这种理想人格实现了对生死时势和哀乐情欲的超越.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所具有的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特征,对当代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当下逐渐被"物质奴役"的人们指明了找回自我的途径;给"沉沦"于喧嚣都市生活的人们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使现代人培养起一种享受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怀.  相似文献   

16.
对庄子"自由观"的发现与诠释,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重要个案。庄子"自由观"是庄子根本的哲学精神。中国现代学界对庄子哲学精神理解诠释有两种进路:一是从"自然""无为"见出"自由""平等";一是从"逍遥""齐物"发现"自由""平等"。文章在梳理分析两种进路的基础上,对庄子现代诠释之进路及方法进行反思:庄子哲学现代化何以可能?文章提出:庄子哲学现代化要得以实现,取决于能在庄子哲学中发现和提炼出"现代性问题",取决于对庄子哲学中"现代性问题"有效而充分的学理性阐释。重要的是,要有跨文化的宏阔视野与比较哲学的阐释眼光,要努力形成具有时代感的庄子哲学诠释形态。  相似文献   

17.
儒家哲学是以关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为主要特征的境界哲学,其境界形态表现为《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样一种融天与人、本体与功夫、知与行于一体的实践智慧。对现代教育而言,我们可以从意义世界、精神价值、和谐人格多方面感受和领悟到它带给人们的启示,是现代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庄子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庄子的“气”具有三种基本的意义。庄子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通过“听之以气”的途径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真人、神人、至人的境界。庄子的“气”论对中国哲学影响巨大,奠定了“气”的宇宙文化在中国文化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它生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审美范式及其美学的独特品质,对中国美学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境界"说。对其意蕴,人们往往只是从其字面词义来解释,认为此三境乃通向成功之必由途径,忽视其所蕴含的佛学禅理。因此,通过运用禅学思想来对"人生三境界"进行阐释,挖掘其中蕴含丰富的禅学意味,更能深刻领会国学大师的智慧。"人生三境界"禅学意味主要体现为:"蒙蔽—生发—了悟"的禅思过程,以及"洞见—玄心—深情"的禅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以神话哲学视角探讨《庄子》生命意识与上古神话的关系,认为《庄子》的生命意识接受了神话的变形、化生观念,在生命本源上由形象的“气”抽象出根本的“道”,结论是:《庄子》的生命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原始先民生命思考的哲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