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肝动脉硬化栓塞术(TAE)治疗的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 对15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硬化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3、6个月复查 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化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平均(8.47 ± 2.27)cm,术后3、6个月血管瘤直径分别平均(5.75 ± 1.40)cm和(3.51 ± 0.82)cm(P < 0.05)。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其硬化性栓塞与药理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栓塞方案。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 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非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32例先接受PTPVS再行TACE治疗,其中2例病例放置门静脉支架未成功。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记录PTPVS术后并发症。用 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用 Log rank法检验;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5个月(治疗组风险比为0.570,95%CI为0.328 ~ 0.992,P = 0.0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30例患者在3、6、12和18个月积累生存率分别为70%、56.7%、10%、3.3%。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远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2例,6.6%)、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3例,10%)、肝肾综合征(1例,3.3%)。结论   在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分支或(和)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闭塞癌栓患者中,PTPVS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比单独TACE治疗组延长约2个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天津肿瘤医院13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TACE术后, 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远处转移)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TACE联合CIK治疗67例为研究组,单纯TACE治疗69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取外周血,测定AFP、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变化;术后1个月采用增强CT、MRI或PET CT评价肿瘤坏死程度。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及AFP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分别由(50.26 ± 6.37)%、(53.20 ± 9.29)%、(21.03 ± 8.58)%、1.58 ± 0.43下降至(48.95 ± 8.83)%(P > 0.05)、(50.09 ± 9.99)%(P < 0.01)、(19.63 ± 8.42)%(P > 0.05)、1.44 ± 0.52(P < 0.01),CD8+、Treg细胞比率分别由(35.70 ± 8.71)%、(6.55 ± 1.47)%上升至(38.04 ± 10.50)%(P < 0.05)、(6.76 ± 1.67)%(P >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分别由(50.51 ± 12.37)%、(52.48 ± 15.55)%、(20.67 ± 10.92)%、1.76 ± 0.90上升至(53.62 ± 11.37)%(P < 0.01)、(55.62±14.63)%(P < 0.05)、(23.23 ± 10.37)%(P < 0.01)、1.94 ± 0.84(P < 0.01),CD8+、Treg细胞比率分别由(35.61±12.90)%、(6.57 ± 4.88)%下降至(32.68 ± 10.56)%(P < 0.05)、(4.77 ± 1.99)%(P < 0.01)。结论 TACE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状态,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有可能降低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TACE术的相关问题。方法 收集5例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合并脾功能亢进。5例患者TACE术前均行肝脏CT扫描,经肝动脉注入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药和栓塞剂进行化疗栓塞术,并对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脾脏栓塞约60%)。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CD4T淋巴细胞、肝功能及血常规,定期复查CT观察碘油沉积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TACE术及部分脾栓塞术均顺利进行,5例患者共行10例次TACE术。CD4 T淋巴细胞在TACE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 > 0.05);血清ALT、AST、TBIL和外周血WBC在术后1周较术前升高(P < 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 > 0.05);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外周血WBC、RBC、PLT较术前升高。5例患者均随访36个月,其中4例死亡,1例存活。结论 TACE术对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免疫状况无明显影响,术后肝功能变化与一般肝癌患者相一致。严格掌握TACE手术适应证,用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栓塞剂对肝癌进行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化疗栓塞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血管内化疗栓塞术及PVP联合治疗25例(共32节椎体)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随访并分析其疼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行椎体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及PVP,其中有15例患者行碘化油 + 吡柔比星乳剂化疗栓塞,所用碘化油平均1.8 ml[(1.4 ± 1.0)ml],吡柔比星10 mg,其余10例行吡柔比星10 mg灌注化疗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5例患者行椎体肿瘤血管化疗栓塞后1周内20例患者疼痛症状有所缓解(缓解率80%),1周内所有患者均接受PVP,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8例患者各1节椎体行双侧穿刺,其余均为单侧穿刺,技术成功率100%。11节胸椎骨水泥平均注入量为(3.3 ± 1.6)ml,21节腰椎为(4.2 ± 1.5)ml,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0.0 ± 5.6)个月,PVP术后24 h,1周及1、3、6和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100%(25/25)、96%(24/25)、84%(21/25)、82.6%(19/23)、78.9%(15/19)和69.2%(9/13)。结论 采用血管内化疗栓塞术和PVP联合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可迅速缓解椎体疼痛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多种重建方法对腹主动脉瘤(AAA)进行术前影像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共75例AAA患者的MSCTA资料,并对比分析其中61例成功实施血管腔内修复(EVAR)术患者的MSCTA及术中DSA资料。应用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分别测量EVAR术相关各解剖学数据,并对照DSA测量数据,比较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结果 ①12例(12/75,16.0%)行外科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2例(2/75,2.7%)临床定期随诊,未行手术治疗,61例(61/75,81.3%)行EVAR术治疗。②行EVAR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中,Ⅰ型仅2例(3.2%,2/61);Ⅱ型44例(72.3%,44/61),其中Ⅱa型27例、Ⅱb型11例、Ⅱc型6例;Ⅲ型15例(24.5%,15/61)。③对比61例行EVAR术病例的术中DSA数据和MSCTA数据,近端瘤颈长度、内径,瘤体长度,远端瘤颈长度、内径,髂总动脉长度、内径等各测量值差异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006 ~ 0.427,P = 0.653 ~ 0.999),以DSA测量值为参考标准,应用Bland And Altman方法计算3种重建方法测量数值的偏倚在0.00 ~ 1.70。结论 采用VRT重建图像观察AAA与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关系,MPR重建图像测量血管内径,MIP重建图像测量血管长度和血管走行角度,CPR重建图像观察血管及分支管腔内及管壁情况,合理应用MSCTA多种重建方法可以准确、直观显示AAA的形态学变异、腔内精确结构及分支血管关系,精确测量AAA与治疗相关的主要径线,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 = 0.04);治疗组肿瘤最长径总和由术前(9.92 ± 2.63)cm下降为术后(7.32 ± 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 ± 3.12)cm下降为术后(9.13 ± 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 < 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 ± 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 ± 250)cm3,(548 ± 249)cm3,(552 ± 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 ± 7.6)%,(16.1 ± 10.9)%,(17.2 ± 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 > 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病灶平均长径7.9 cm)的疗效。 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大肝癌的患者的41个病灶,先行TACE治疗2 ~ 3次,2 ~ 4周后行RFA 1 ~ 3次。术后随访临床症状、B超造影或CT扫描的肿瘤大小、肝功能、AFP以及生存期。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较术前缓解。术后CT复查显示:18个(43.9%)肿瘤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23个(56.1%)肿瘤病灶部分坏死。AFP下降25例(83.3%)、不变2例(6.7%),升高3例(10.0%)。并发症中1例出现表皮灼伤,2例顽固性呃逆,3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4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所有病例随访4.1 ~ 20.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平均生存期11.1个月。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RFA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有效方法,确切结论仍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筛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对1 60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仅占0.25%。其中,2例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与肝镰状韧带动脉有关,另外2例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分别由肋间动脉灌注化疗及代替肝右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并发症轻者通常只需行局部对症处理即可,重者可能需行局部清创术。结论 TACE可导致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应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无水乙醇-碘油动脉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以无水乙醇-碘油乳剂(乙醇-碘油比例为2∶1)8~25ml 行超选择肝动脉栓塞。观察术后肿瘤大小、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其中最大病灶位于肝右叶15例、肝左叶10例,肿瘤最大径6.5~15.3cm,平均(8.2±2.0)cm,栓塞后6、12个月观察见肿瘤明显缩小,分别为(5.3±1.6)cm和(2.8±1.2)cm(P<0.01),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除轻度腹痛、发热,转氨酶短时间轻度升高并于2周后恢复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无水乙醇-碘油栓塞是肝脏血管瘤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