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多次补焊下的高速列车用6061-T6铝合金T型接头进行三点弯曲疲劳性能试验,并对疲劳断口做了扫描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指定寿命为1×107次的中值疲劳极限强度随着补焊次数的增加而下降,且补焊次数越多下降幅度越大。疲劳试验中的断裂试件均在焊趾处启裂,裂纹往母材方向延伸,其断口全貌呈纤维状;启裂区和扩展区疲劳纹清晰且较为粗大,但启裂源并不明显;终断区为浅韧窝型韧性断口。  相似文献   

2.
通过拉伸、弯曲和硬度等试验以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研究多次补焊对5083-H111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补焊和一次补焊~四次补焊时拉伸试件均断于焊缝,接头抗拉强度随补焊次数增加变化不大,并且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未补焊和一次补焊~四次补焊焊接接头均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未补焊和一次补焊~四次补焊时熔合线接头各区域硬度值变化不大,均无明显软化现象;接头各个区域的显微组织在补焊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焊接热模拟及焊接接头多次补焊试验,分析了转向架SMA490BW钢焊接过热区多次补焊后的组织与冲击性能变化.结果表明:SMA490BW钢经历3次及以上峰值温度为1320℃的焊接热循环后,过热区形成粗大的魏氏组织,导致冲击性能显著降低.为此,在接头返修时,根据缺陷尺寸及位置,若将挖补区限制在焊缝内部,且离开熔合线一定距离,多次补焊后再进行(590±15)℃×2h退火处理,则过热区冲击性能明显改善,并优于焊态下过热区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补焊对Q345C钢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对比研究了进行0, 8, 10次补焊条件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断口SEM及高周疲劳性能。试验证明,Q345C钢焊接接头经过多次返修后,各项力学性能均达到ISO 15613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要求;未补焊时,焊缝组织主要为先共析铁素体与条状铁素体;当补焊8次后,焊缝中出现粒状贝氏体。不同补焊次数情况下,断口均呈韧性断裂特征,表明进行多次补焊后接头韧性良好。高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符合焊接工艺评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母材和焊材的焊接性;针对缺陷中的裂纹,以某制造厂在制造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过程中,堆芯筒体部分不锈钢堆焊层第3次产生的焊接缺陷为例,进行了缺陷原因分析,制备了去除前2次堆焊层返修区域和母材热影响区后手工补焊母材及不锈钢的模拟件,其理化试验合格;借用有限元进行补焊后和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分析,得出补焊引起的低合金钢母材的残余应力水平很低的结论;同时阐述了产品返修的过程控制,进一步强调了核岛设备制造过程中工艺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外壳需具有良好的焊接质量,如有焊接缺陷,必须补焊修复,但这可能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为揭示焊缝修补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对可用于制作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外壳的尺寸为10 mm×125 mm×500 mm的5754铝合金试板进行了1~3次的补焊试验,检测了未补焊和补焊的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补焊和补焊1、2、3次的接头热影响区均发生了再结晶,焊缝区均为胞状树枝晶,补焊的接头晶粒比未补焊的接头粗大,且随着补焊次数的增加,晶粒更为粗大。此外,补焊和未补焊的接头热影响区均发生软化,抗拉强度为母材的80%~85%,拉伸试样均断裂在热影响区。未补焊和补焊1次、2次的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退火态母材的抗拉强度,但硬度相差不大;补焊3次的接头硬度最低。未补焊和补焊的接头的热影响区硬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钮旭晶  许鸿吉  刘春宁  谢明  鲁二敬 《电焊机》2011,41(11):44-46,83
6082铝合金是高速列车车体的主要材质,因其焊接时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必须进行焊接返修予以清除.深入研究补焊工艺和补焊次数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脉动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一、二次补焊6082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并与未补焊的接头疲劳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次补焊后焊接接头的中值疲劳强度显著下降;二次补焊的焊接...  相似文献   

8.
针对ZTC4钛合金铸件中出现的裂纹、夹杂等铸造缺陷,对其进行氩弧焊补焊工艺及接头组织性能评价研究。研究发现,补焊后的试板未发现气孔、裂纹等缺陷,焊缝组织由大量针状α′和β相组成;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能最大程度地减小焊接残余拉应力,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预热焊接+热处理接头的室温拉伸性能最好,与母材相当,室温冲击性能超过母材。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6005A薄壁对接接头在焊态下和分别进行1~3次焊接修补后的拉伸、弯曲、硬度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焊态下相比,焊缝金属经过1~3次补焊后,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均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接头延伸率变化不大但都低于母材延伸率。在焊态下和分别经过1次、2次补焊后,接头在寿命107周次条件下的疲劳极限也符合规范要求,但经3次补焊后的接头的疲劳极限未能达到要求值。硬度和拉伸实验均表明,在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存在过时效软化区,且软化区为整个焊接接头最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相显微镜(OM)、能谱分析(EDS)、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低压铸造ZL104合金经过重复热处理和多次补焊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次、2次、3次补焊和热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8.4%、13.1%、20.3%,伸长率分别下降了14.1%、34.3%、52.1%。随着补焊和热处理次数增加,补焊区域硬度下降明显,母材硬度变化不大。研究发现,随着焊接次数增加,Mg严重烧损,导致Mg2Si强化相减少,铸态组织多为枝晶组织,焊接后形成细小气孔,最终导致合金焊接区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利用球墨铸铁同质焊条,制订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和工艺参数,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补焊和堆焊修复.结果证明:修复后,焊缝与母材之间具有良好的过渡及结合,没有出现白口组织;焊接修复区的硬度比母材的略高,能够满足曲轴构件的使用要求,既可以对裂纹进行补焊修复,也可以对磨损轴颈进行堆焊修复.  相似文献   

12.
苟维杰  王丽红  胡伟 《焊接》2016,(7):52-55
针对水轮机叶片空蚀补焊修复技术,设计试验调整焊接工艺及焊接参数,研究以马氏体不锈钢为母材的水轮机叶片补焊工艺规范,研究成果为水轮机叶片原修复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含缺陷(裂纹、气孔)焊接接头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扩展规律,以及重熔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对预制缺陷及多次重熔工艺下处理后的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有裂纹及气孔的焊接接头,以及经过一次和二次重熔的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焊接》2016,(7)
针对水轮机叶片空蚀补焊修复技术,设计试验调整焊接工艺及焊接参数,研究以马氏体不锈钢为母材的水轮机叶片补焊工艺规范,研究成果为水轮机叶片原修复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拉锻式摩擦塞补焊方法对4 mm厚的LD10铝合金熔焊接头缺陷进行了补焊,焊后对塞补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塞补焊接头分为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三部分,焊缝由细小的等轴再结晶组织构成。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接头结构,塞补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310 MPa,达到或超过熔焊接头的强度。塞补焊接头断裂位置分析表明,塞补焊后接头多断裂于塞补焊焊缝外侧的熔焊区域。  相似文献   

16.
多次补焊对A6N01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焊机》2015,(11)
通过对多次补焊条件下A6N01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疲劳试验,获得了不同补焊条件下焊接接头的条件疲劳极限值以及不同区域的裂纹扩展速率,并分析其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补焊次数增加,接头疲劳极限值减小,三次补焊后其由98.8 MPa下降到89.7 MPa,仍然满足使用要求;焊缝区和热影响区裂纹扩展速率均增大,但热影响区抵抗裂纹疲劳扩展能力优于焊缝区。随补焊次数增加,焊缝区气孔缺陷增多以及热影响区过时效现象加剧是造成焊接接头疲劳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摩擦塞补焊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219-T87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进行摩擦塞补焊工艺试验,对塞补焊接头的焊缝成形、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对拉伸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7 500 r/min的焊接转速和40~55 kN的焊接压力下可获得无缺陷摩擦塞补焊接头;塞补焊接头沿垂直于搅拌焊缝方向的最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可以达到336 MPa和8%,分别相当于母材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的73.9%和66.7%;在母材和塞棒之间的底部结合面是最薄弱的区域,如何控制该区域的结合强度是影响摩擦塞补焊接头拉伸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生利英 《铸造技术》2012,(10):1218-1219
介绍回转窑轮带裂纹修复补焊工艺。实践证明,通过采取焊前预热,CO2tAr气体保护焊和林肯药芯焊丝,焊后退火及焊接过程中多次渗透探伤和超声波探伤等焊接工艺,可以保证补焊后轮带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拉伸、弯曲、硬度及等试验及金相组织分析,对未补焊和补焊1次的6082铝合金MIG焊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补焊和补焊1次试样的断裂位置均位于热影响区,补焊1次时抗拉强度明显下降,但仍满足试验标准的要求;二者都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补焊对焊缝和母材的硬度影响不大,补焊1次时软化现象更显著;未补焊和补焊1次时焊缝和熔合区的显微组织无显著变化.焊缝组织呈等轴枝晶分布,熔合区组织为晶粒粗大的柱状晶,基体的晶粒沿轧制方向延长呈纤维状,α(A1)固溶体基体上均匀分布大量的强化相Mg2Si.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在经过多次焊接修补后,因为重复受热,极易造成焊缝附近的母材晶粒粗大并且容易引发再热裂纹等焊接缺陷,导致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下降,影响结构的安全稳定性。EN1090-3标准中规定,铝合金焊接修补次数不宜超过两次。为了探究6082铝合金焊接修补次数超过两次后接头疲劳性能能否满足高速列车结构设计的要求,对高速列车结构中的关键焊缝进行焊接修补模拟试验,测试其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修补三次后,接头的疲劳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