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Serpine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第4因子(PF4) mRNA在深静脉血栓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表达变化及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15例和无血栓形成组15例,另选正常对照组15例。采集患者血栓形成和不形成时相应状态的血液样本,提取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采用PCR和实时-PCR技术,检测TGF?蛳 β1、Serpine1、vWF、PF4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PCR和实时-PCR的检测结果一致,TGF?蛳 β1、Serpine1、vWF、PF4 mRNA在血栓形成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而在无血栓形成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TGF?蛳 β1、Serpine1、vWF、PF4 mRNA表达上调可能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对成形术后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实验组(20只)及对照组(10只)。西罗莫司采取外膜给药,以pluronic F 127为药物释放载体,给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600 μg/100 μl及低浓度组300 μg/100 μl,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对血管壁PAI 1及t PA表达的影响。结果 损伤后15及30 d,西罗莫司高、低浓度实验组均促进新生内膜中PAI 1的表达(P < 0.05),对中膜PAI 1表达的影响除高浓度15 d组与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外,其余各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损伤后15及30 d,西罗莫司实验组新生内膜t P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 < 0.05),而中膜t PA的表达高浓度 15 d及30 d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在抑制新生内膜增殖的同时亦造成局部PAI 1的高表达及t PA的较低表达,两者表达的失衡可能成为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Ⅶ(FⅦa)及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活性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前后的早期改变及其与PAI-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按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均在70%以上。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样采集顺序依次为:球囊扩张前冠状动脉入口处(Ostium)用引导导管,球囊扩张15min以后及支架植入后15min通过血栓吸引器穿过病灶在病变远端采血。结果PAI-1基因多态性在本组中分布为4G/5G型最多(12例,60%),4G/4G型其次(6例,30%),5G/5G型最少(2例,10%)。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和40%。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浆PAI-1、D-D以及FⅦ活性在球囊扩张后较球囊扩张前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1),然而这些指标在球囊扩张前与支架植入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球囊扩张较支架植入更易损伤血管内皮并导致冠状动脉内局部、早期止血活性的一过性增高,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对这种反应较为敏感。PCI术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13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100~150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塞,其中23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以PVA颗粒栓塞,术后24~72h时行清宫术。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操作成功率100%。清宫术时出血12~110ml,平均28.5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配合清宫术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确诊CSP患者79例,根据不同介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UACE组(A组)43例,UAE组(B组)36例, 每组再根据CSP类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个亚组,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以清宫术中出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治疗成功率作为疗效评估参数,比较两组间、亚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 两组介入治疗后清宫手术均顺利,无子宫切除。两组HCG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生型28例,B组25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28/28)和96.0%(24/25)(P>0.05);A组外生型15例,B组11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7%(13/15)和45.5%(5/11)(P<0.05)。两组外生型患者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及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或UACE后清宫均为治疗CSP的安全有效方法。内生型CSP可考虑UAE,外生型CSP宜采用UACE。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 1月—2012年7月瘢痕妊娠、宫颈妊娠及前置胎盘患者共17例(栓塞组),在流产、刮宫术前行预防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并与前期或同期行清宫及药流等其他方案治疗的瘢痕妊娠、宫颈妊娠及前置胎盘共15例患者(非栓塞组)比较治疗出血量、并发症、保宫率差异。结果 栓塞组17例介入手术全部成功,刮宫术中出血少,平均2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40 ~ 150 d后月经恢复正常。非栓塞组患者中出血量较多的有4例,其中3例切除子宫,2例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栓塞组与非栓塞组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及保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可减少瘢痕妊娠、宫颈妊娠及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子宫出血、并发症发生,增加保宫率,是安全有效、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程曙  王士甲  张国福 《工业加热》2010,(12):925-927
子宫腺肌病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式主要采取手术及药物治疗,但各有其弊端。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梦涵  胡勇 《工业加热》2016,(5):443-447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止妊娠前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预防宫内大出血的应用价值,评估UAE术对患者再孕有无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UAE术预防宫内大出血患者82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引产和清宫临床效果,追踪患者性激素水平,月经和再孕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止妊娠前接受UAE术,预防子宫大出血有效率为93.91%(77/82),保宫率为98.78%(81/82);术后75例获随访3个月,71例月经恢复正常,9例再孕,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 中止妊娠前UAE术能有效预防宫内大出血并保留子宫,方法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前瞻性研究葡聚糖微球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用葡聚糖微球(Sephadex, G 50, 100 ~ 300 μm)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海藻酸钠微球(KMG, 直径500 ~ 700 μm)栓塞。观察两组患者在栓塞术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插管栓塞成功率100%,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 两组患者月经量减少,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性激素无明显变化。上述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葡聚糖微球栓塞组费用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葡聚糖微球栓塞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和安全的。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妊娠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剖腹切除患侧输卵管或保守治疗.近年来采用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1],一方面可以抑制或杀死绒毛滋养细胞使异位胚囊发育终止、坏死、消散;另一方面使用非永久性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可使异位着床胚胎发生急性缺血坏死,避免开腹手术,保留完整的生育器官.尤其对未育妇女及一侧输卵管被切除的妇女,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和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4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根据造影表现类型不同,灌注甲氨蝶呤(MTX)50~100 mg,灌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前和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测血β-hCG值和测量妊娠囊大小的变化,分别于术后0.5、6、12、24、36和48 h测外周血MTX浓度.结果 42例中38例获得成功,4例失败改行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治愈率为90.5%(38/42).术后血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5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栓塞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8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肌瘤染色明显,排空延迟.6例术后1周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小出血点.随访3个月,症状缓解率达90.5%.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巨型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1例巨大脑膜瘤(最大径>5 cm)患者,术前MRI提示均强化明显,血供丰富,分成术前栓塞组(研究组)38例和未栓塞(对照组)33例,术前DSA造影确定血供分型为Ⅰ及Ⅱ型脑膜瘤,研究组予以PAV颗粒(200~300 μm)栓塞,对照组仅行脑血管造影,未予以栓塞,观察两组术中出血、肿瘤切除时间及栓塞并发症情况;术后复查MRI观察切除程度。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术中出血量(ml)(562±178)比(833±234)、肿瘤切除时间(h)(5.45±2.13)比(7.23±2.45)、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Ⅲ及Ⅲ以下)27例(27/38,71%)比19例(19/33,57.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例出现栓塞后脑水肿加重,2例出现头皮缺血性坏死,1例出现术中癫痫发作,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巨型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