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动脉溶栓方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通血管。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 2011年5月55例脑梗死急性期并行超早期介入治疗患者,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机械碎栓联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30例(尿激酶组)采用尿激酶进行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观察患者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种动脉溶栓方法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23例,成功再通率为92%(23/25),尿激酶组患者则为18例,再通成功率仅为60%(18/30)。术后平均NIHSS(脑卒中量表)及ADL(日常活动量表)评分联合治疗组(1 h 分别为8.6 ± 2.5和20.0 ± 4.6;24 h分别为9.0 ± 1.8和17.0 ± 2.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尿激酶组(1 h分别为7.5 ± 2.0和28.0 ± 3.5;24 h分别为8.1 ± 2.0和24.0 ± 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尿激酶用量及溶栓时间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6.8 ± 8.4)万u和(35.3 ± 11.6)min,尿激酶组分别为(50.4 ± 15.3)万u和(55.7 ± 13.3)min, 前者低于后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早期应用动脉内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动脉溶栓。
  相似文献   

2.
高红华  文佳媚 《工业加热》2010,(11):843-84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及侧支循环对TIA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TIA患者入院时的ABCD2评分及脑血管DSA影像学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4分组和<4分组;根据DSA影像学结果,分为责任血管狭窄≥50%组和<50%组,评价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及侧支循环对TIA后2d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①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与<50%组比较,年龄≥60岁者所占比率高[分别为52.7%和27.6%,χ2=4.87,OR值=2.928,95%CI(1.109,7.733),P=0.027],既往有缺血性卒中史者所占比率高[分别为29.1%和6.9%,χ2=5.555,OR值5.538,95%CI(1.176,26.087),P=0.018]。②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与<50%组比较,ABCD2评分≥4分者所占比例高[分别为45.5%和20.7%,χ2=5.001,OR值=3.194,95%CI(1.125,9.070),P=0.025]。③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TIA患者2日内卒中发生率高于狭窄率<50%组(分别为36.4%和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8,OR值=1.500,95%CI(0.562,4.006),P=0.417]。④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TIA患者2d内卒中风险与持续吸烟、ABCD2评分≥4分相关,侧支循环开放使2d内脑卒中风险降低,[OR值=0.179,95%CI(0.051,0.624),P=0.005]。结论①年龄及既往缺血性卒中史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②ABCD2评分≥4分与责任血管狭窄≥50%相关。③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中,持续吸烟、ABCD2评分≥4分使TIA患者2d内脑卒中风险增加;侧支循环开放使TIA患者2d内脑卒中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78例)和常规PCI及静脉滴注替罗非班组(B组,10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染色分级、术后24 h ST回落> 70%的比率、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21.14% 比5.67%,P = 0.011),心肌染色分级提高(1.12 ± 0.47比2.03 ± 0.32,P = 0.021),术后24 h ST回落幅度 > 70%的比率增加(85%比94%,P = 0.003),围术期大出血发生率减少(9%比4%,P = 0.03),30 d随访期间的严重不良心脏事件明显降低。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常规PCI能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的再灌注,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动脉内注射不同剂量重组葡激酶(r-Sak)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并发症,以探讨其相对合理的治疗剂量。方法成年比格犬24条,用介入技术建立犬脑栓塞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小剂量组(r-Sak5000u/kg)、中剂量组(r-Sak10000u/kg)和大剂量组(r-Sak20000u/kg)。栓塞后5h行脑血管造影观察所栓塞血管的通畅情况,插管至左颈内动脉分别在30min内注入药物行溶栓治疗,在溶栓后0.5、1及2h复查DSA,观察栓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并分别在溶栓前0.5h、溶栓后0.5h、1h及2h抽取犬静脉血检测PT、APTT和D-二聚体。24h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溶栓后2h内造影显示对照组、r-Sak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1/10)、40.0%(4/10)、90.9%(10/11)和100%(9/9),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完全通畅的比率分别为0、10%(1/10)、36.4%(4/11)、66.7%(6/9),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5)。溶栓后PT、APTT在r-Sak各剂量组均显著延长(P<0.001);各组的D-二聚体在溶栓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各组P>0.05)。溶栓后r-Sak大剂量组有1例死亡,病理检查在其顶叶脑实质见出血灶,其余动物均存活。结论①在犬脑梗死的超急性期,r-Sak动脉内溶栓治疗有效、可行,r-Sak对含少量血小板的白色血栓有显著溶栓作用,剂量大或等于10000u/kg时血管再通率高,剂量再增加出血风险加大;②r-Sak在有效剂量范围内不激活犬的系统纤溶,但对犬的凝血系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血栓大小的改良,建立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方法将10个长度0.8~1.0mm、宽度0.35mm的白色血栓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栓塞脑动脉,形成局灶性脑血栓模型。接受脑血管栓塞的138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单纯缺血组(n=68)和延迟溶栓治疗组(n=70)。单纯缺血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延迟溶栓治疗组分别在血栓注入3、6和9h后,将10mg/kg的rt-PA自股静脉缓慢注入。使用MRI评价梗死灶的位置、大小、栓塞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脑血流量。末次MRI检查结束后,大鼠脑组织用4%甲醛固定,作病理检查。结果共有131只大鼠在血栓注入后脑内形成明确梗死灶,模型成功率为95%,脑梗死仅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占84.7%(111/131),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或(和)左侧基底节的占79.4%(104/131),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23.12±6.04)%;对侧大脑半球也同时出现梗死灶占14.5%(19/131)。发生局灶性出血11只,大面积出血1只,出血率为9.2%(12/131),均发生在延迟溶栓组。单纯缺血组大鼠,在血栓注入后3、6和9h的rCBV分别为(34.13±17.55)%、(40.67±25.91)%和(40.72±26.51)%,各组之间rCBV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h和6h,Z=-0.958,P=0.338,3h比9h,Z=-1.147,P=0.251)。延迟溶栓后成活率高(24h死亡13只;48h死亡1只,溶栓后8d和12d各死亡1只)。结论改良后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是可靠的可重复性的类似于人类大脑中动脉分支栓塞的脑血栓模型,适用于研究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动脉溶栓治疗的影响因素,为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我中心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住院病例,采集患者病史、起病过程的特点、发病与动脉溶栓的间隔时间、有无出血、是否死亡以及治疗之后(包括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4h)患者主要神经功能的变化过程,我们所选用的神经功能包括肌力、眼震及意识水平。脑血管造影回顾则采集动脉溶栓前后DSA血管形态的异常发现及变化,以及尿激酶用量。此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整理,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溶栓时间为5.8(5.8±3.3)h;DSA资料丢失20例,造影阴性率为14.7%,血管再通率(部分及完全再通)为36.2%,溶栓后早期(<24h)症状加重24例(27.3%)。起病后6h内接受动脉内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加重率为31.7%,与6h以上接受治疗者相比(18.5%)有明显差异(P=0.01);而与年龄、起病特点、溶栓后神经功能评分及血管造影结果及血管再通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不分辨前后循环所有患者群体内,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动脉溶栓时间窗可以延长至6h,却面临更高的早期加重率。所以对于早期加重的原因揭示及有效处理,可以改善动脉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吉西他滨、顺铂结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晚期NSCLC初治病例行GP方案(吉西他滨 1 000 mg/m2 BAI d1,顺铂 50 mg/m2 BAI d1;吉西他滨1 000 mg/m2 静脉滴注 d8)治疗。结果 在可评价的60例患者中,CR 3例,PR 35例,SD 17例,PD 5例,总有效率63%。其中腺癌22例,有效率45%;鳞癌38例,有效率74%(P < 0.05);中央型37例,有效率73%;周围型23例,有效率48%(P < 0.05)。结论 GP方案经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效果确切,疗效与肿瘤的解剖部位、病理分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对延迟溶栓所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为降低延迟溶栓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然后分别在脑缺血2、3、4 h后拔出线栓形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8只体重320 ~ 380 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白蛋白组和联合治疗组(白蛋白+rt PA),其中假手术组3只,其余每组再分为脑缺血2、3、4 h再灌注亚组,每亚组15只。在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中,20%人体白蛋白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 h时间点经大鼠股静脉给药,剂量2.5 g/kg体重。联合治疗组于各再灌注时间点拔栓后立即自大鼠股静脉注入rt PA,剂量10 mg/kg。各组大鼠于MCAO 后24 h处死,分别行2,3,5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埃文斯蓝(EB)定量检测血脑屏障(BBB)渗漏情况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的表达。结果   大剂量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显著改善了24 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 MCAO 3 h、MCAO 4 h白蛋白组及MCAO 3 h联合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05);MCAO 4 h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各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梗死体积有明显缩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尤其是在MCAO 4 h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3%和17.3%。脑出血转化在对照组4 h 出现2例、白蛋白组4 h、联合治疗组4 h各1例。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各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EB含量有明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白蛋白组、联合治疗组的MMP 9在梗死灶边缘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   大剂量人体白蛋白早期干预,可降低实验动物延迟溶栓后的BBB的通透性,减小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套管针与裸针2种穿刺方法经桡动脉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在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了解2种穿刺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450例,随机分为套管针组(225例)和裸针组(225例),分别采用套管针和裸针穿刺,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置鞘管成功率:套管针组221例(98.22%),裸针组203例(90.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刺操作平均时间套管针组(3.98±0.54)min;裸针组(6.13±0.61)min,P<0.01。并发症:裸针组桡动脉痉挛11例(4.89%)、皮下瘀斑15例(6.67%)、局部血肿8例(3.56%);套管针组桡动脉痉挛3例(1.33%)、皮下淤斑6例(2.67%),局部血肿1例(0.44%)上述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选择套管针穿刺相比于裸针穿刺易于掌握,操作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可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静脉采样(AVS)的技术要点。 方法 对112例拟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患者行AVS检查,记录两侧肾上腺静脉的造影形态,计算两侧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左侧肾上腺静脉以腺体型最为常见,右侧肾上腺静脉以三角型最为常见。肾上腺血样皮质醇/外周血样皮质醇比值 ≥ 3者在左侧肾上腺静脉有106例,插管成功率为94.6%;右侧有103例,插管成功率为92.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2);并发症主要是疼痛和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7%(2/106)和6.3%(7/103)。 结论 认识肾上腺静脉的造影形态是AVS成功的前提。AVS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PA分型、定侧诊断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2例发病在2~20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尿激酶平均用量65万U.患者病情在入院时由神经科医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分数(NIHSS)综合评分.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后3个月进行,按改良的Rakin分数(MRS)分为好结果(MRS 0~3)、差结果(MRS 4~6)两类.结果灌注溶栓治疗后脑血管造影复查,闭塞血管再通率达62.5%,其中闭塞时间6 h内的14例中,部分或完全再通13例,闭塞时间在6~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肾动脉、肾静脉置管,区域性溶栓对"肾病综合征"(NS)合并肾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 12例经肾静脉造影确诊有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用介入性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插入到肾动脉及肾静脉,固定导管,用微泵持续7~14 d区域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12例区域溶栓患者,溶栓后7~14 d颜面部水肿、双下肢水肿、腹水等显著好转,每日尿量增加,体重减轻,肾功能逐渐恢复,急性期症状改善非常明显,随访并继续用常规方法治疗3~6个月,达临床治愈效果.结论经肾动脉及肾静脉分别置管持续区域灌注尿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对比评价单纯抗凝与血管内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 收集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的CVST患者各30例,单纯抗凝组患者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治疗12个月;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分别接受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18例)、颈内动脉溶栓(6例)、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结合颈内动脉溶栓(6例)治疗,术后常规口服华法林12个月。结果 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30例患者静脉窦主干实现再通,有2例窦内接触性溶栓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增多并发症;单纯抗凝组27例患者静脉窦主干实现再通,3例患者影像学显示再通不明显,但临床症状改善,无出血并发症。出院前单纯抗凝组患者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分别为13.4±1.6、1.8±0.7和14.2±1.3、1.4±0.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随访时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恢复好于单纯抗凝组,单纯抗凝组有2例患者自觉偶发头痛,其中1例为CVST复发。结论 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溶栓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估机械辅助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发病时间在90 ~ 450 min行机械辅助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采用的机械辅助方法有导丝碎栓、导管抽吸取栓及支架应用等,术后统计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 28例患者应用机械辅助溶栓成功再通血管23例,血管再通率为82.1%,平均血管再通时间为65.22 min,3个月后mRS评分均≤ 3分;5例血管再通无效者中2例死亡,1例mRS评分4分,2例mRS评分≤ 3分。血管再通组中,机械辅助溶栓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率。结论 机械辅助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能减少尿激酶用量及血管再通时间,提高再通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2007年7月- 2010年3月开展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70例,针对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包括出血倾向、肺栓塞、滤器移位、脱落、滤器血栓闭塞、滤器穿破下腔静脉、患肢静脉功能不全及患肢皮肤水疱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70例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67/70),经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未出现肺栓塞、滤器移位、脱落、滤器血栓闭塞、感染等并发症。4例出现血尿;3例出现穿刺点渗血;3例腹部手术伤口出血;3例有皮下淤斑;3例患肢皮肤出现小水泡,及时发现处理后痊愈。结论 预防术后潜在并发症为主要目的的术后护理是一种前瞻性护理,需要扎实基础知识、观察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和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SMVT患者,其中23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治疗(经静脉溶栓组),9例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经动脉溶栓组)。结果 28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中经静脉溶栓组患者22例,经动脉溶栓组患者6例。CTA检查显示经静脉溶栓组17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大部分再通,经动脉溶栓组仅有3例大部分再通。经静脉溶栓组导管溶栓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均明显长于经动脉溶栓组。结论 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及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均为治疗急性SMVT的有效方法,前者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后者在操作上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疗效.方法总结35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胃动脉灌注化疗的结果.其中包括手术所见、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疗效.结果 31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证实有效率为81%,无效19%.有效者中轻度有效14例(45%),中度以上有效11例(36%).临床疗效缓解率77%,完全缓解5例(14%),部分缓解22例(63%).结论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近期抗癌效果好,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介入治疗常遇到的问题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所致的管腔再狭窄。在此过程中,细胞黏附分子(CAMs)可能起到重要作用,P 选择素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主要表达在活化的血小板/内皮细胞表面,通过启动细胞初始黏附,并参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早期炎症及管壁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比较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伴下腔静脉(IVC)混合型血栓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BCS伴IVC混合型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22,机械性血栓抽吸后辅以尿激酶溶栓和血管成形术)和对照组(n=21,单纯尿激酶溶栓后辅以血管成形术)。 结果研究组IVC-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5.2±4.1) cmH2O改善至术后(9.1±1.6) cmH2O,对照组IVC-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3.3±5.1) cmH2O改善至术后(8.9±1.9) cmH2O,两组间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完全溶解率分别为68.2%(15/22)和57.1%(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溶栓天数、尿激酶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3.4) d、(25.4±13.9)×105 U、0%,低于对照组(10.3±4.1) d、(40.8±15.7)×105 U、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4.5±12.7)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再狭窄率分别为9.1%(2/22)和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治疗BCS伴IVC混合型血栓效果与单纯导管溶栓相当,但溶栓天数较少、尿激酶用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