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球囊扩张、经动脉溶栓、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1例肝动脉狭窄的患者经球囊扩张后临床症状缓解;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动脉溶栓后即刻肝动脉血流得到恢复;1例患者溶栓后3d发生吻合口出血,置入带膜支架,症状缓解,1d后肝动脉再次闭塞,2周后行第2次肝移植.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谨慎实施,以避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HAS)可直接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与胆管并发症。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首选的筛查方式,血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肝动脉狭窄后球囊扩张术仍是有效的方法,如有条件采用冠脉支架对HAS更为合适,尤其是肝动脉扭曲者。但对治疗无效的HAS外科血管再通或再次移植仍是挽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门静脉造影术在肝移植后门静脉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报道3例肝移植后门静脉并发症病例,分析肝移植后门静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3例门静脉并发症均经直接或间接门静脉造影证实,2例门静脉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后狭窄程度减轻.结论门静脉血管造影在肝移植后门静脉并发症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经皮血管成形术对治疗门静脉狭窄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处理经验。方法我院502例肝移植术后临床上疑有肝动脉并发症的32例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检查,证实肝动脉主干内血栓形成(HAT)20例。对该20例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内导管持续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及PTA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HAT发生率为3.98%(20/502),发生在术后2~19d,中位时间为4.5d,20例血栓形成部位均位于肝动脉吻合口处,其中5例溶栓过程中使用球囊扩张,3例使用支架,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而使用弹簧圈作栓塞和带膜内支架。20例均经介入溶栓治疗后获肝动脉再通。溶栓疗程2~11d,平均2.5d。结论经肝动脉内尿激酶持续性溶栓及PTA和内支架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肝移植术后HAT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患者情况及介入治疗的特殊性,以移植病房20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样本,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3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20例介入治疗患者均无出血倾向及急性血栓形成,症状明显好转。结论介入治疗对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可有效预防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用血管内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0例肝移植后早期发生急性HA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10例均表现为术后转氨酶、胆红素进行性增高.HAT发生于移植术后16 h~10 d(平均4.5 d),Doppler超声波检查提示HAT,经血管造影证实.血管内介入技术有肝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低剂量溶栓和肝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同时经静脉给予低剂量肝素.肝动脉内溶栓期间间隔6~12 h复查超声波.结果10例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完全阻塞.溶栓治疗成功8例.复查血管造影显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LT)后并发症的有效处理很大程度上决定手术的成败。LT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可直接导致移植肝坏死、胆汁瘤与肝功能衰竭。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普查方式,CTA、MRA及血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肝动脉血栓形成后局部溶栓简便易行,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技术联合应用通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需寻求规范化诊疗方案;血管重建术与加压舱治疗也是有效方法,不得已时,肝脏再移植仍是重要的最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导致缺血型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导致胆管损伤,接受肝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处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成功植入12枚冠脉支架,5例单独采用胆道ERCP引流,3例采用PTCD,3例ERCP疗效欠佳后改用PTCD。随访4个月至4年,6例死于感染,其中5例1年内死亡,3例再次接受移植,2例生存至今。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导致缺血型胆管损伤总体疗效欠佳。肝动脉支架联合胆道长期引流可延长移植物存活期,为再次肝移植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左侧桡动脉置入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我科收治的6例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患者。狭窄发病于肝移植术后6~110d,平均47d。2例患者因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支架失败改用左侧桡动脉入路,4例患者参考术前CTA直接经左侧桡动脉入路置入支架。合并肝动脉血栓的1例患者置入支架前使用尿激酶50万u溶栓治疗。合并肝内胆道扩张的2例患者同时行胆道穿刺引流术。结果6例患者支架置入均成功,1例合并肝动脉血栓患者溶栓成功,2例合并肝内胆道扩张患者胆道穿刺引流成功。术后随访36~148d,中位时间76d。随访期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支架狭窄,6例置入支架均通畅,各项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经桡动脉置入冠脉支架能够有效治疗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0.
动脉窃血综合征(ASS)是肝移植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以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窃血导致移植肝灌注不足为特征,可导致胆道狭窄甚至移植物失功能等并发症。加强对ASS的认识,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移植肝脏功能的保护相当重要。术后常规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检查可筛选可疑病例,血管造影是诊断ASS的金标准。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高效、并发症少,而脾动脉中段弹簧圈栓塞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可吸收线缝合法建立犬双侧髂外动脉狭窄模型。方法 全麻下以可吸收线缝合10只大型杂种犬双侧髂外动脉约50%的管腔,术后3个月行血管造影评价动脉狭窄率。结果 成功建立8只犬双侧髂外动脉狭窄模型,2只动物死亡。术后3个月的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管腔狭窄率为(60.6 ± 12.5)%。结论 可吸收线缝合法能够建立良好的犬髂外动脉狭窄模型,可为大型动物周围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支架端改型对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其安全性。 方法 10例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用支架端增加硅胶膜的改型支架进行治疗。术后每月随访吞咽困难程度Stooler分级评分、胸部X线片、CT和食管钡餐,了解支架的位置及有无梗阻;每2个月行胃镜检查以了解支架有无狭窄,随访有无严重胸痛、出血、肺炎、食管气管瘘等相关并发症。 结果 10例患者随访 4 ~ 10个月,9例随访期间吞咽困难程度Stooler分级评分均为0 ~ 1级,1例吞咽困难程度逐步加重,随访至5个月其程度分级增至3级。术后9例未见支架移位,1例携带125I粒子支架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发现支架脱落至胃内,食管钡餐及胃镜检查示原狭窄段管腔内壁较光滑,未见狭窄。1例逐步出现吞咽困难患者的胸部CT扫描提示病变超过支架上缘,食管造影及胃镜证实为肿瘤增生造成再狭窄;其余8例病变长度未见明显增加,食管钡餐及胃镜均未见支架端口狭窄及梗阻征象,其中4例释放未携带125I粒子支架的病变厚度有增加,4例释放携带125I粒子支架的病变厚度较术前变薄。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轻度胸痛及咽部不适,经对症处理后均逐步缓解,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端口改型支架对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周陈  丁文彬  袁瑞凡  金杰 《工业加热》2011,(11):882-884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胆汁瘤的形成原因及介入治疗。方法 2005年至2010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共收治15例胆汁瘤患者,并行介入治疗,其中11例为TACE术后所致,1例外伤引起,3例外科手术引起。治疗方法是通过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后间歇应用敏感抗生素冲洗,通过引流液量的变化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胆汁瘤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行引流术,其中8例患者引流30 d内胆汁瘤愈合拔管,2例30 ~ 60 d愈合拔管,3例60 d后拔管,1例施行肝移植,1例未能拔管并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 胆汁瘤是肝胆手术、外伤和肝脏介入治疗等所致的一种并发症,介入治疗肝胆汁瘤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主要累及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罹患率逐年增高。跨大西洋多学科共识(TASC)Ⅱ文件的出现,有助于规范治疗选择,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腔内介入治疗。长球囊、长支架的应用提高了介入治疗的疗效。覆膜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等的出现可能会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内膜下成形术及多种新器材的问世,提高了髂股动脉长段闭塞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复合手术在下肢ASO的治疗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然而,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以进一步提高ASO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徐翠荣 《工业加热》2010,(10):824-82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对54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和严重并发症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订科学的护理对策,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通过及时的观察与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了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能对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已被广泛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治疗。TIPS术后增加了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生存较标准治疗无延长,而作为二线治疗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对生存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重要的评价TIPS预后不良的指标及模型作一综述,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规范。方法20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肝胆管引流术、经皮胆道球囊扩张术和内支架术,经皮穿刺肝胆汁引流术13例、经皮胆道球囊扩张术5例及支架植入术7例。结果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并发症,适当的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移植的成功率,提高受者的生存率。回顾性分析2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过程,通过及时的观察与针对性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了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与有效的减黄,使患者治疗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结论认真有效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早期诊治,从而提高移植肝和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