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药盒 ,能简单、快速、有效地制备188Re -硫化铼混悬液制剂。药盒由A、B、C 3瓶 (10mL/瓶 )组成 ,在无菌环境下 ,配制各种试剂。A瓶加入mol比为 70 :1的Na2 S2 O3 和KReO4溶液 1mL ,再加入一定量的赋形剂 ;B瓶加入 5mol/L的盐酸溶液 1mL ;C瓶加入摩尔比为 10 0 0 :1的PVP和NaOH溶液 1.5mL。B瓶加盖密封 ;A瓶和C瓶在冷冻干燥后 ,压盖密封。无菌、细菌内毒素及安全性检验均合格。常温下放置 ,制备188Re -硫化铼混悬液 ,在两个月内始终保持很高的标记率 (>98% ) ,颗粒度为 1— 5 μm(6 0 .1± 12 .7) % ;5— 10 μm(30 .9± 8.1) % ;>10 μm(9.0±4 .7) %。制备的188Re -硫化铼混悬液在 5天内非常稳定 ,放化纯度 >98% ,颗粒度为 1— 5 μm(49.9± 4 .4 ) % ;5— 10 μm(41.1± 5 .4 ) % ;>10 μm(9.0± 3.3) %。  相似文献   

2.
采用着色法研究了杯式连续沉淀器中流场形状与性质,并采用加入颗粒、即时沉淀反应生成颗粒两种方式考察了沉淀颗粒在中心涡流区域的分布与扩散情况。在26 ℃时,采用杯式连续沉淀器研究了料液的加料方式、搅拌速率、表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成的草酸亚铁沉淀颗粒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对连续沉淀器和搅拌桨表面颗粒粘结的影响。当草酸料液与硫酸亚铁料液均从杯式连续沉淀器中心涡流区域加入时,可以有效避免沉淀器内壁产生颗粒粘附、结块现象,且所生成的颗粒平均粒径较大,其中生成的粒径为2~5 μm和小于10 μm的颗粒所占比例较小。当搅拌速率在500~800 r/min时,提高搅拌转速不利于生成粒径为2~5 μm和小于10 μm的沉淀颗粒,而草酸亚铁连续沉淀反应的表观反应时间大于30.0 min时,沉淀颗粒的生长速率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3.
凝聚法和分散法制备^188Re—硫化铼混悬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俊峰 Knap.  FF 《核技术》1998,21(9):553-557
对聚法和分散法备^188Re-硫化铼混悬液的条件进行了比较。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凝聚法的最佳条件为Na2S2O3和KReO4的摩尔比35:1,反应时间7-8min;而分散法分别为70:1和30min。随着超声时间的加长,硫化铼的颗粒逐渐变小。从而得出结论:聚凝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标记率不高(约70%),颗粒小,稳定性差:而分散法的标记率大于96%,颗粒较大,且72h内均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凝聚法和分散法制备188Re-硫化铼混悬液的条件进行了比较。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凝聚法的最佳条件为Na2S2O3和KReO4的摩尔比35:1.反应时间7─8min:而分散法分别为70:1和30min。随着超声时间的加长,硫化铼的颗粒逐渐变小。从而得出结论:凝聚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标记率不高(约70%),颗粒小。稳定性差;而分散法的标记率大于96%,颗粒较大,且72h内均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研究液态铅铋合金(LBE)流体中颗粒物对管道壁面的冲蚀作用,采用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DPM)对管壁的冲蚀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弯管角度、颗粒粒径、颗粒物浓度、管道的管径以及流速等对管壁的冲蚀磨损产生明显影响,其中,流速影响较大,在高流速下的冲蚀严重;弯管角度的影响显著,对直管段的冲蚀较弱,对弯管角度在30° ~ 90°之间的管道的冲蚀比较严重;颗粒粒径在1 ~ 9 μm内的微颗粒对管道冲蚀影响较小,粒径增大到10 ~ 90 μm时,冲蚀速率变化不明显,粒径增大到100 ~ 900 μm时,大直径的颗粒对管道冲蚀严重。   相似文献   

6.
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玉米羟丙基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时间、功率和淀粉浓度对玉米淀粉糊的黏度影响和超声处理后淀粉颗粒表面的变化,再将经超声处理的玉米淀粉与环氧丙烷在微波下进行醚化反应.与常规方法制备的羟丙基淀粉相比,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的玉米羟丙基淀粉(HPS)的摩尔取代度(MS)大大提高,反应时间明显缩短.超声处理淀粉后,淀粉的颗粒表面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淀粉颗粒变得松散,更易于环氧丙烷与淀粉颗粒接触发生醚化反应.随着微波反应时间的增长,环氧丙烷用量的增加,淀粉的羟丙基摩尔取代度都有很大提高.并且增加淀粉浓度和微波的功率,淀粉的摩尔取代度先增大后减小.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羟丙基淀粉的优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600 W,超声时间25 min;微波功率100 W,微波时间14 min,淀粉乳浓度35%,环氧丙烷用量6.4%.  相似文献   

7.
用剂量传递法对十孔α源进行标定.用粒径为<4 μm、4-11 μm、11-40μm、40-74μm和74-100μm的石英颗粒,先接受2.0 Gyγ源照射,再接受不同剂量的α射线照射,测定它们的热释光响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α射线对粒径为40μm以上的石英颗粒透过性较差,粒径<4μm与11-40μm的石英颗粒对α射线的释光响应最好.本实验还比较了粒径范围为11-40 μm的石英与氧化铝对α射线的热释光响应,结果表明:氧化铝(330℃)比石英(375℃)对α射线的释光响应好.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利用FeSO4絮凝沉淀处理含^241Am废水时,在各种絮凝条件下絮凝体的粒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絮凝剂中Fe^3+浓度为40mg/L,废水的pH值为8.5~10,曝气速率在0.10L/min~0.14L/min之间时,絮凝体颗粒粒径较大而且分布比较集中,优势粒径范围为7500~20000nm,该粒径范围的絮凝颗粒占总体份额大于82%。在此条件下,经絮凝沉淀结合中空纤维膜微滤工艺处理含^241Am废水的去污效率达到99.9%,对废水浓缩系数可达180。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5%O2+N2流中加热气化和浓HNO3表面氧化处理,获得表面改性活性炭担体,采用H2PtCl6水溶液浸渍法制备Pt/C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铂在未经改性的担体表面的粒径分布不均匀,且易发生再团聚而形成较多的大颗粒铂粒子;改性担体上的铂呈均匀分布的高分散状态,其平均粒径为7nm。  相似文献   

10.
正为考察加料位置对杯式连续沉淀器中草酸亚铁颗粒粒径的影响,对4种位置进料进行了研究,如图1所示。1)草酸加入至强制涡流区中,硫酸亚铁溶液加入至自由涡流区中;2)硫酸亚铁溶液加入至强制涡流区中,草酸加入至自由涡流区中;3)草酸与硫酸亚铁溶液均加入至强制涡流区中;4)草酸与硫酸亚铁溶液均加入至自由涡流区中。在26.5℃下,搅拌速率为600r/min、平均沉淀反应时间为22min时,所得实验结果如下。当硫酸亚铁溶液与草酸均加入至自由涡流区中时,所得草酸亚铁沉淀颗粒平均粒径较大,其中2~5μm颗粒总数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该种加料方式  相似文献   

11.
加速器驱动洁净能系统中的燃耗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次临界反应堆内核素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ADS具有嬗变长寿命核废物的能力。从快堆和热堆的比较可知,ADS的快堆具有输出功率大、长寿命超铀放射性废物的累积水平低、裂变产物对反应堆反应性和能量增益影响小等优点。这些优点在利用U-P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中十分明显。对于利用Th-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热堆和快堆都是可以工作的;而对于U-Pu燃料循环的系统,快堆则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在对1号机组进行役前检查时,发现主泵工作叶轮的叶片端面与盖板连接处的焊接区域有缺陷.本文描述了北方监督站在缺陷的处理过程中所进行的核安全监督.  相似文献   

13.
从老化筛选模型人手,阐述了老化模型参数热阻的重要性。基于热阻测量原理,给出了常见的热阻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各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封装热阻估计实验方法。虽然不能精确地测量出国产VLSI的热阻值.但给出了一种国产VLSI封装热阻数据的获取方法。实验证明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不失为一种国产VLSI热阻参数快速确定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纳米结构锆合金组织氧化膜结构演变的XR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纳米结构锆-4合金在400℃水腐蚀过程中氧化膜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而考察组织纳米化对锆-4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组织锆-4合金的氧化膜结构演变趋势类似于普通锆-4合金。然而,纳米化处理使合金表层组织向(101)、(102)等低指数面产生了显著的择优取向;纳米面形成的氧化膜中,其ZrO2的晶粒尺寸小于普通粗晶面形成的氧化膜中的ZrO2晶粒尺寸;实验结果还显示,纳米化后锆-4合金组织氧化膜中四方ZrO2向单斜ZrO2转变的速率小于普通组织形成的氧化膜中的转变速率。本文对纳米化处理导致锆-4合金腐蚀动力学过程和结构演变细节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A fundamental equation for chromatography is derived starting from a very simple concept that the chromatographic movement of species can be expressed as the sum of the movement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orce and the movement caused by the internal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to appropriate forms are discussed in the cases of ion exchange (or gas) chromatography and ionic migration, without or with a counterflow.

By solving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 making appropriate assumption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which describes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 is derived for two-isotope systems in any kind of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16.
Absorption rates of dilute iodine vapor contained in air by aqueous mixtures of sodium hydroxide and boric acid were measured using a laminar liquid jet column absorber at 298 K. Absorption rates in this system are controlled by a series of complex reactions taking place in the liquid phase.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iodine hydrolysis in the aqueous phase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absorption rates observed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base-catalytic hydrolysis reaction of iodine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irreversible and that other reactions can be neglected. The absorption rates calculated theoretically with the rate constant value obtained above we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whole experimental data observed for a wide rang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阈起源的实验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500MeV/u^56Fe,650MeV/u^40Ar,600MeV/u^28Si和180MeV/u^4He对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T-12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的阈特性可用临界能量损失率表征,在一般条件下,限定能量损失率在不同重离子产生径迹时不具有相同的临界值,因此,不能作为径迹形成的判据。  相似文献   

18.
急性放射损伤小鼠血清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找急性放射病早期诊断指标和新的治疗靶点,探讨辐射损伤的发病机理,采用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8Gy γ射线照射后24h小鼠血清蛋白质的变化,鉴定有差异的蛋白质,并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双向电泳发现8Gy照射后24h小鼠血清有一显著变化蛋白点,分子量约为15ku,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为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的α亚单位。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双向电泳的结果。结果表明,经8Gy γ射线照射后24h小鼠血清中结合珠蛋白发生显著增加,可能在辐射损伤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此结果为探索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化大趋势的推动下,核电项目的成本管理意识空前强化。在众多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中,工程量是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概念区分的角度划分了核电项目实施过程的活动层次,进行了相应分析,找出了各个层次活动量的不同测量方式,通过对这些方式的本质解析和整合,既澄清了施工项目工程量概念本身,也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为工程量的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改进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实验快堆负荷跟踪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实验快堆(CEFR)主工艺系统为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负荷阶跃变化且无调节系统参与的条件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CEFR及类似工艺的池式钠冷快堆的负荷跟踪能力。分析关键环节在负荷阶跃变化的极端情况下的运行特性,探究此类工艺负荷跟踪运行模式的可行性,为未来大型快堆在运行模式和工艺设计上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CEFR及其类似工艺的池式钠冷快堆负荷跟踪能力有限,其中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是限制其负荷跟踪能力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