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氯碱》2013,(4):33
金牛化工PVC分厂技术人员日前在不耽误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了引发剂国产化替代试验,并获得成功。金牛化工PVC分厂进行大规模国产化引发剂替代试验时,其中引发剂HPV在国内尚无相关替代产品。当技术人员获悉国产引发剂TAPP可以替代引发剂HPV后,他们迅速在2种型号的PVC生产  相似文献   

2.
对聚合引发剂TX23替代EHP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试用,介绍了Tx23和EHP引发剂的性能和分解原理,对使用TX23和EHP引发剂生产的树脂的质量、加工性能、母液水等性能进行了对比,找出优缺点,进而拓宽PVC树脂聚合使用的引发剂种类,提高了PVC树脂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雨康 《聚氯乙烯》2004,(4):36-36,50
天津化工厂在生产PVC—SG7、SG8等高型号树脂时,用BNP与TMHP过氧化物复合体系代替ABVN氮类化合物引发剂。介绍了过氧化物引发剂及偶氮类引发剂的特性,指出过氧化物引发剂在氯乙烯中溶解性较好,可降低PVC树脂的“鱼眼”数,缩短反应周期,且该体系无毒,可用于生产环保型医药级PVC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产DP800 PVC与日本进口DP800 PVC的质量差距,并指出了改善DPS00 PVC质量的常用方法:(1)采用控制PVA配制工艺、选择适合的引发剂及PVC后处理工艺等方法消除“鱼眼”;(2)运用两因子DOE的方法设计出PVA1和PVA2的最佳用量和配比,改善增塑剂吸收量;(3)选用Perester类型引发剂,选择适宜的汽提与干燥工艺条件;(4)在聚合体系内加入热稳定剂,并采用耐热终止剂。  相似文献   

5.
本采用低温法研制聚合度2500高分子量PVC树脂,通过对聚合温度、引发剂、分散体系等因素的研究,确定了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引发剂和水溶性的分散体系,制得了指标优越的高分子量PVC树脂。  相似文献   

6.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8万t/a PVC装置采用釜内合成引发剂生产PVC树脂时,存在着腐蚀性强、生产产生死批次及反应时间过长批次、反应时间重现性不好、产品质量波动、分散体系及PVC树脂的稳定性受影响及反应温度不易控制等弊端。选用.PNCC引发剂替代釜内合成引发剂后,生产运行状况良好,提高了产量及产品质量,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悬浮法PVC的颗粒形态,并详细介绍了改进悬浮法PVC颗粒形态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分散体系[如Mg(OH)2无机分散体系、离子敏感性分散剂、PVA复合分散剂、TiO2分散剂等]及合适的引发剂(如使用引发剂乳液、加入有机钴等);采用倒加料法及后加分散剂的聚合进料工艺。  相似文献   

8.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乙酸乙烯酯接枝PVC的共聚物,考察了脱氯时间,引发剂、分散剂和单体的用量,反应温度,接枝时间对接枝共聚的影响,以及单体用量对接枝共聚物吸油性能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与乙酸乙烯酯适合的接枝共聚工艺条件为:PVC脱氯时间1 h,分散剂用量0.8 g,引发剂用量0.9 g,反应温度90℃,单体用量7 g,接枝时间2 h。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水溶性过硫酸铵(APS)和油溶性偶氮二异庚腈(ABVN)引发剂进行氯乙烯(VC)微悬浮聚合,并与APS引发的VC乳液聚合以及ABVN引发的VC悬浮聚合情况进行比较,考察了引发剂类型对聚氯乙烯(PVC)乳胶粒子粒径分布和增塑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相同时,VC微悬浮聚合转化率大于悬浮聚合,而小于VC乳液聚合;APS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乳胶粒子存在数目较多的纳米级粒子,而ABVN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基本不存在纳米级粒子;引发剂和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在水相/油相/胶束中的分配和成核机理不同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ABVN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树脂成糊后呈剪切增稠特性,而APS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树脂成糊后呈剪切变稀特性,且糊黏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对于悬浮PVC聚合引发剂的品种及其性能有关文献曾进行过较广泛的介绍及聚合应用试验,对每吨氯乙烯单体引发剂的实际消耗量问题,也曾作过生产数据的实地统计和经验估算。但是对于一种已知半衰期的新型引发剂的应用,其中包括不同型号(即不同聚合反应温度)PVC树脂所需引发剂的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生产3种牌号PVC树脂的复合引发剂配方。中试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法生产S-700、S-1000和S-1300 PVC树脂时宜分别采用Tx-36和Tx-23、EHP和Tx-99、Tx-99和Tx-23复合过氧化物引发剂体系,聚合时间可控制在3.2~3.8 h,反应过程平稳,反应速率快,生产的PVC树脂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2.
结合悬浮 PVC 的生产实际,我们开发了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体系。当应用有关方程计算引发剂(单一的或复合的)用量、控制引发剂残留浓度的比值时,获得了预期的反应周期、稳定的聚合反应条件及优质的 PVC 树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PVC消光树脂的发展现状、合成工艺、性能表征方法、凝胶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加工性能,总结了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及PVC消光制品消光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氯化专用PVC树脂的性能,考察了引发剂、主分散剂、助分散剂、链转移剂、转化率、搅拌等因素对氯化专用PVC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通过综合调整工艺条件可以提高PVC树脂颗粒孔隙率,减少皮膜,控制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在不同温度及时间下,于空气中降解脱氯化氢的聚氯乙烯(PVC)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建立了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面积表示降解后PVC中共轭多烯含量及着色程度来评价PVC热稳定性的方法。还研究了引发剂及稳定剂对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C中共轭多烯含量及着色程度随降解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随降解时间增加先迅速而后缓慢增加;采用EHP引发剂及添加适量有机锡稳定剂均有利于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塑料助剂》2003,(1):31-31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开发成功高效无毒聚氯乙烯(PVC)树脂专用引发剂,取代传统有毒引发剂,在小试研究中成功制备出高聚合度管件专用PVC树脂。通过用无毒过氧化物引发剂取代日本进口的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使树脂性能超过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热性能。其制品也具有强度较高、外观良好的特点,是管件专用材料的一个系列新产品。管件专用PVC树脂,是市场有待开发的产品。传统的后加工厂家一般采用低聚合度树脂替代制备PVC管件,从而导致产品性能与管件专用料存在一定的差距。氯碱公司专用树脂开发成功,有效地解决了…  相似文献   

17.
贾晓伟  邓宇  王鑫龙 《聚氯乙烯》2020,48(5):33-35,39
用5 L聚合釜装置,以70 m^3聚合釜引发剂配方体系数据为基础,验证B厂家引发剂等量替代A厂家同型号引发剂工业化生产SG5型PVC树脂的可行性;并针对106 m^3釜反应后期超温超压现象,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引发剂用量调整办法。指出5 L聚合釜装置可为大型聚合釜工业化PVC生产配方中引发剂的优化和调整、排除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指导,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接枝聚氯乙烯(PVC)材料,研究了引发剂DCP、接枝单体MMA对PVC接枝物力学性能、耐热性、硬度及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PVC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均有所提高,具有较稳定的耐热性。在引发剂DCP用量为0.9%、接枝单体MMA用量为9%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浅析提高PVC树脂表观密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分散体系、引发剂的选择应用和对工艺方法及控制条件的综合分析,叙述了如何提高悬浮法PVC树脂的表现密度。  相似文献   

20.
以丁苯胶乳为种子,采用传统的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型聚氯乙烯(PVC)抗冲击改性剂MBS.对不同引发体系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乳液粒径及结构、接枝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溶性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不适宜作为引发体系;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铵和过氧化苯甲酰-亚铁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的乳液则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